1、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加快新农村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工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近日,区政协组织局部委员,深入河东、金沙等2023个乡镇的13个新型社区,采取实地查看和村组干部、农户交流等方式对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工程进度、土地利用、资金筹集、根底设施配套及社区管理运行等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现状及呈现的特点 党的xx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我区把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做为实践和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审时度势在全区实施新农村百村万户小康住宅建设工程,在城乡融合开展战略迅速推进的新形势下,按照农民集中居住、生产生活别离、功能配套完善
2、、社区管理标准的目标,采取合村并点的方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今年以来,新建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康住宅示范点48个,2023561户,其中开工新型农村社区24个,9983户,开工小康住宅点24个,578户。 (一)农村面貌变化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了农村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的变革,社区的建设,打破了传统的观念,人畜别离,把后院从原来的生产区变为生活区,有效地杜绝了畜禽、秸秆进入小区,影响环境卫生的三堆从根本上得到了治理,农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城乡融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农民将住上单元房,购物有超市,休闲有广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二)群众得到实惠多。几
3、年来,市、区财政补助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小康住宅示范点建设。对近两年20户以上的小康住宅示范点,今年300户以上的新型农村社区,每户给予不少于2万元的补助,农民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农村信用社发放微利、政策性信贷,其它商业银行积极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五和乡为解决群众资金困难,和建设银行武威分行合作,正在为社区入住农户办理按揭贷款。一些企业集团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减轻了农民负担。住房一次投入长期使用,据调查,目前我区农宅82%以上是砖土木结构,使用期限一般在20年左右,新建的农宅根本是全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期限70年左右,防止了农民在住宅建设上的重复投入。 (三)
4、拉动投资奉献大。今年以来,全区新建新型农村社区和小康住宅示范点共2023561户,目前已完工8526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1亿元,占同期全区固定资产投资204.86亿元的6.74%。带动了钢筋、水泥、玻璃、塑料、木材、砖瓦等一系列建材生产消费,促进了家电、运输、通信、建筑、餐饮等行业开展,拉动了全区经济快速增长。 (四)土地节约集约化。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以多层或小高层为主,按照小区式集中建设,单体面积在90左右,大幅度节约了土地。如金沙乡金厦社区,规划占地1204亩,入住农户4049户,可节约用地750亩;河东乡中心社区一期规划占地300亩,入住农户630户,可节约土地840亩。据区委农办
5、测算,目前我区农村住宅占地近27.9万亩,户均1.5亩,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全区预计占地不到8万亩,土地节约的空间非常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从入户和群众交谈以及在乡镇召开座谈会了解的情况看,群众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积极性高,但也程度不同地反映出了一些担忧,综合起来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总体规划滞后。全区新型农村社区总体规划还没有启动,局部乡镇只是依据当地群众的积极性搞建设,选址的随意性很大。空间布局辐射人口少,建设规模小,如发放镇在一平方公里范围内布局了贾家墩、双桥和小路社区,造成入住农户分摊的根底设施配套费用和运行本钱高。同时,新型社区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开展布局统筹考虑不够
6、。 (二)建设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和完整的工作流程,建设手续多,报批困难。如高坝镇十三里社区报批手续达15项之多,收费平均到达170元/,办完所有手续时间长达6个多月。有些社区土地使用不标准,存在未批先建的问题。社区后期的运行和管理还没有深入研究,群众还存在上水何处来,下水如何排,取暖怎么供,社区谁来管的顾虑。 (三)根底设施配套缓慢。各乡镇普遍重视住房实体建设,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建设比较缓慢。个别乡镇未将根底设施配套局部计入住宅建设本钱,实现完工入住的资金缺口大。如河东乡前期为鼓励农户到中心社区居住,未将供暖、供水、供电、排水等根底设施配套相关费用摊入房价,建设资金缺口达6
7、00多万元;补助资金、危改资金和其它工程资金拨付和工程建设进度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根底设施配套;已经建成的示范点,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还没有全面完工,影响了群众入住的满意度。 (四)筹资渠道不宽。新型社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乡镇初步测算,每户建筑面积以80-120计,建房资金需要12-18万元,主要靠群众集资和政府补助。建设500户以上规模的社区,按照目前设计要求,水、电、路、供暖、垃圾污水处理等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投入户均需2-3万元,资金压力相当大,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存在很大的难度。 (五)工程质量管理不够标准。局部社区建设前期工作不细,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以包代管,管理制度
8、不健全;个别施工企业技术力量缺乏,标准性施工不到位;有的乡镇工程招标、质量监管未完全按根本建设程序办事,监理费用由施工方承担,工程监理错位,不能有效履行其职责;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施工检查、旁站监理不到位,资料记载不全,存在质量管理漏洞。 三、对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实践证明,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更是实施城镇化战略、统筹城乡融合开展的新契机。各乡镇、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认真总结经验,抓好典型带动,用新的理念指导建设,用实际案例教育引导群众,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要进一
9、步加强领导,组建一支业务熟、素质高、能力强的建管队伍,具体负责政策研究、组织协调、措施落实、施工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强化联席会议、一事一议会议制度,但凡区上办理的各种手续,简化办事程序,尽量减免各种规费。市一级报批的建设手续,由乡镇提供完备资料,对口区级部门协助报批。同时,进一步明确部门、乡镇、村委会、农民群众在社区建设中的责任,形成政府统筹推进、部门协调配合、乡(镇)村积极运作、农民主动参与的推进工作联动机制。 (二)坚持规划先行,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科学合理。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依照XX省统筹城乡开展试验区武威城乡融合开展核心区总体规划,邀请国内有资质、有影响的规划单位,打破现行的行政区
10、域界线,采取合村并点的方式,加快制定全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各乡镇的详细规划,与区域经济开展战略以及村镇体系、农村住房建设等专项规划相衔接,与产业开展规划、农村公共效劳规划以及社会事业开展规划等有机结合、配套跟进。要充分考虑各乡镇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资源配置、人文环境和村民生活习惯等因素,合理确定社区建设位置和规模。积极探索适合我区实际的建设模式,建议城郊和工业园区乡镇发挥土地增值优势,借助相关政策和重大根底设施建设机遇,以小高层和高层为主;金色大道沿线条件较好的乡镇,以高层或多层为主;人口分散,经济条件薄弱、有荒滩空地的沿山边缘乡镇根据群众意愿以二层或平顶房为主,因地制宜建成一批各具
11、特色、风格鲜明的新型农村社区。 (三)强化产业支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农户入住社区后,虽然生活开支有所增加,但相对完善的效劳功能,可以使他们从繁重的家务和土地劳作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产业、增加收入。一是注重产业开展。随着社区规模的扩大,要更大范围规划产业布局,加大劳务输出,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实现生产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催生一批高效节水种植大户、设施农牧业大户、特色林果业大户和龙头企业,从而使农民群众既不离乡也不离土,就近就业,形成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二是引导好各种农村合作组织在社区中的衔接,发挥优势,为农副产品的外销搭建好平台。三是有针对性地引进劳动密集
12、型、适于松散管理、分散经营或生产的企业,为家庭妇女和居家留守人员提供更多就业时机,增加收入,解决入住的后顾之忧。 (四)拓宽融资渠道,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瓶颈。资金短缺是制约目前我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大因素。要进一步完善社区建设扶持政策,探索市场化融资新路子,多元化融集资金。一是建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逐年稳步增长机制。区上每年度安排一定的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并逐年增加,同时积极争取上级工程和资金支持,用于农村社区公共效劳设施建设。二是用足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地生财,借地开展,对集体建设用地,除统筹安排好农村社区及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外,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13、使用。对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除国家规定用途外,其余局部应优先用于社区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建设配套。三是整合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多个部门涉农资金捆绑使用,按照渠道不乱、各记其功、统一拨付、集中投放的原那么,用于农村社区建设。四是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建设。积极招商引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那么,对公共效劳设施工程进行包装,积极推介,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五是引导金融资金参与社区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金融产品、担保方式、投融资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多方化解资金难题。 (五)保证工程质量,不断提升农村社区建设整体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惠及广阔农民群众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必须
14、自始至终坚持高质量建设。严把质量平安关,不能因盲目降低本钱、满足群众的购置能力而无视工程质量。继续严把施工图审查、招标、监理、质监等重要环节。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对工程质量和平安生产的监管作用,对在建工程进行平安、质量、手续、监理、节能方面的全面检查,切实搞好建筑质量监理和工程验收。要按照建设集约化、居住生态化、管理科学化、布局合理化的理念,做到八通(路、电、水、沼气、 、有线电视、宽带网、科技信息网络)、五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三有(休闲广场、农家店、农家书屋)、一集中(垃圾集中处理),对根底设施、公共效劳、休闲娱乐、绿化美化、生产布局等通盘考虑,努力建设一批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效
15、劳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确保群众买着放心、住着舒心,把好事办实,让群众满意。 (六)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效劳水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仅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还将引发农村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社区建成后,几个村集中居住,村级组织如何设置、集体资产如何管理、物业和社区效劳如何开展等等,都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在社区建设的同时,就要提前思考社区管理工作。建议有关部门和乡镇及早研究农村社区管理的新途径,培养一批指导社区管理及效劳的人才,为新型农村社区管理蓄积力量。 来自市区社区建设的启示 加强居民参与、促进社区建设 关于推进城市化进程与加强社区建设关系的探讨 关于我县社区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我市社区建设工作的调研报告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