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关键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各级党委、政府常抓不懈的中心工作,也是当前一项严峻、迫切和现实的课题。如何促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开展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最近,我们组织工作组对县的农民增收以及农村经济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几点认识和看法。 县是农业大县,总耕地面积85.89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5.2%,人均7.6亩。其中山地73.39万亩,占85.4%;原地5.3万亩,占6.2%;川地7.2万亩,占8.4%。共辖3镇12乡,111个村,646个村民小组。总农户2.46万户、1
2、1.33万人。 202223年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740元,同比增长19.1%,其中工资性收入120232元,占总收入的39.1%,家庭经营收入120238元,占总收入的40.1%,财产性收入211元,占总收入的7.7%,转移性收入359元,占总收入的13.1%。从收入的类型看,家庭经营收入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和县是农业大县分不开的,在粮食增收和草畜产业建设更加完善的情况下,家庭经营收入肯定稳定增长。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家庭经营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共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9.2%,这突显了县农民增收是以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相结合稳固增加农民收入为特点的,财政性收入和转移
3、性收入逐渐的增加说明了国家的强农、惠农和各种农业补贴政策成效显著,对县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于县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开展提出以下的看法: 一、农民增收。 1、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随着经济的开展和交通的便利,地方农产品面临国内各地农产品的强有力竞争是不争的事实,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已不现实。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我县农村人口居文秘杂烩网住分散的特点看,在全面开展农、林、牧、副业的根底上,一是把粮食做为产业种好,提高粮食作物品质与产量;二是注重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延长农业
4、的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的开展。如大凤川的白瓜籽产品的精深加工,既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又吸纳了充裕劳动力就业;三是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名、特、优、新的产品。 2、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增加农民劳务工资收入。世界银行的数据说明,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城镇化率为78,中等收入国家为49,世界平均水平为46,而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32,我县还不到25。这说明,我县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务工的潜在空间巨大。因此,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创造更多的就业时机,实现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性收入就成为现实选择。其主要途径是:积极开展小城镇,尽最大可能地把那些居住在自然条件
5、差、交通不便的山区农民转移到城镇,同时,不断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加强市场管理,标准市场秩序,完善市场体系,就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新户籍管理制度,建立开放式的户籍制度,尤其是在县级城镇更不应受地区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应允许自由迁移及定居。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进城农民只要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就应该享有长久居住权,享有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加快农村充裕劳力转移步伐,大力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劳动力到城镇从事非农业和跨地区流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
6、,搞好效劳的方针,建立乡镇劳动力转移指导站或劳动保障事务所,开设农村劳动力职业介绍窗口,切实做好农民工的效劳和管理,促进农村充裕劳动力流向小城镇,同时,合理组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沿海经济兴旺地区转移,加强对境外劳务合作的效劳与管理,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 3、积极创办乡镇企业,发挥对农村经济开展的引领作用,增加农民工业化收入。乡镇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农民,是农产品生产的终端,也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乡镇企业的根本作用有三个,一是可以开辟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解决农民“卖难,实现农民的生产目的;二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可以吸纳剩余、闲余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为此,各乡镇应依托本乡镇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大力创办或通过招商引资创办农产品加工型、流通型乡镇企业;没有条件的,要主动依托社会上已有的乡镇企业,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