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5那么范文 第一篇: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环境污染及其治理 环境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实现帕累托最优要求私人边际净收益等于社会边际净收益,但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私人边际净收益与社会边际净收益存在差异,因而不能获得最优资源配置效率。 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污染者所承当的本钱远小于社会承当的本钱,仅受自身本钱约束的污染者终将会使环境污染超过环境的耐受值。而环境保护那么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保护者所获得的利益小于社会的收益,仪受自身
2、利益鼓励的保护者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环境保护。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影响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使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 所以要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就是要找到适宜的机制,把环境的价值表达出来,参加到企业的生产本钱中去,从而实现环境的外部性有效内部化。所谓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就是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产生的外部本钱进入它们的生产和消费决策,由它们自己承当或“内部消化,即环境政策领域中普遍接受的“污染负担或“污染者付费的方式。 环境污染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命令控制方法。命令控制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强制管理调整方法,主要通过政府的强制命令迫使污染者将污染的费用本
3、钱内部化来减少污染,例如设立环境标准以及推广某一种低污染环境技术的应用。具体表现为污染者在排污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迫使污染者将原转嫁给社会承当的污染治理费用转化为污染者自身的生产本钱,从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外部不经济性。 二经济刺激方法经济刺激方法是指利用经济手段,间接作用于政策对象,把外部不经济的环境本钱内部化,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原有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经济刺激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侧重于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环境问题,可称之为庇古手段,其具体手段有排污费和排污税等。另一类侧重于通过市场本身来解决环境问题,可称之为科斯手段,也叫产权管理。其具体手段是明晰产权和建立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市场。 随着我国社
4、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解决环境经济问题的路径选择也正经历着重大改革。新的排污收费制度也已经公布,排污权交易制度正在由试点向全面铺开的阶段过渡,环境税的征收也将提上日程。针对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三者可以相结合,相互促进,对不同的污染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使我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治理。 第二篇:环境污染及其治理论文 工业革命以及其后的技术开展,使得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到达了空前繁荣的时代,同时,人类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加强,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水、土地、生物乃至外层空间不断受到破坏。环境问题也相应超越国界,开展成为区域性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即国际环境问题。 而
5、国际环境法作为环境法与国际法的边缘学科,可见其意义重大。 国际环境保护立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展迅速,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有关国际环境方面的公约和条约的数量与日俱增。从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1992年的里约环境与开展宣言到1997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尽管面对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国际社会已先后制定了许多相关的环境污染防治法,但世界局势毕竟是纷繁芜杂的,环境问题仍然层出不穷:跨国界环境污染的法律责任问题,国际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保护、执行监督问题,兴旺国家在国际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应承当的义务等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让各国签订的各个公约、条约发挥其应有
6、的作用,使得国际环境污染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进而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向着可持续开展的方向开展。 在下面的章节中,将进一步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国际环境污染,污染防治,法律责任,兴旺国家 一、国际环境污染的严峻现状 1、国际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和开展 环境问题自古就有,但是大规模环境问题的形成和开展那么是工业革命以后的事情。工业革命以及其后的技术开展,使得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到达了空前繁荣的时代,同时,人类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加强,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水、土地、生物乃至外层空间不断受到破坏。环境问题也相应超越国界,开展成为区域性的、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即国际环
7、境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类在开展中遇到的国际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破坏,生态破坏是国际环境问题的首要表现。由于人类的毁林开垦、围湖造田、乱挖滥采、超载放牧与捕捞、不合理的灌溉等行为,引起了土地的荒漠化、盐碱化、水土流失、植被的破坏、淡水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减少以及一些病虫害的流行等。这些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如下特点:范围不断扩大、时间延续长久、问题发生频繁,一些问题已超出自然界的自净与自救的极限,引起一系列生态危机。二是环境污染,18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革命从纺织工业开始,以建立煤炭、钢铁、化工等重工业而告完成。煤的大规模应用产生烟尘、二氧化硫和其他污染物质,而冶炼业
8、生产排放的有害物质更对各地区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化学工业的迅猛开展是生产中别离出的氯化氢、硫化氢等排入大气,亦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如污染大气,侵蚀衣物,损毁建筑物,使树木枯黄、庄稼受害、河鱼中毒等等。此外,水泥工业的粉尘,造纸工业的废液,及染料、炸药、石油、酸碱精致等生产过程中的物料流失等,也给环境带来污染。20世纪20年代以来,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急剧增长,石油在燃料中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使石油污染日趋严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开展,国际环境问题有了新的变化,局部地区的问题逐步演变为全球性的问题;暂时性的问题演变成长远的问题;潜在性的问题进一步恶化演变成公开性的问题。 可见,
9、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而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事业的两大任务之一。事实上,由于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对环境资源和人体健康的危害较之生态破坏更为直接和显而易见,而且环境污染往往又是生态破坏的直接原因,所以各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根本上是直接起源于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各国国内尚且如此,国际环境的污染问题就更应得到重视和有效的解决。 2、严峻的现状 “本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加速推进了文明开展的进程。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南北差距扩大等日益突出,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严重地阻碍着经济的开展和人民生活质量
10、的提高,继而威胁着全人类的未来生存和开展。 由联合国列出的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包括: 一全球气候变暖;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四酸雨蔓延; 五森林锐减; 六土地荒漠化; 七大气污染; 八水污染; 九海洋污染; 十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从这十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不难看出,“污染是直接或间接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罪魁祸首。 而目前,就我国的环境污染来看,形势是相当严峻的。 “我国有80%左右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域,造成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我国地下水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湖泊的污染也
11、有增无减,富营养化程度逐年加重。另外,水污染导致城市缺水现象更加严重,我国南方城市因水污染导致缺水量占这些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 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开展战略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严重地威胁到城乡居民的饮水平安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除此以外,我国还面临着固体废物污染、大气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等问题。 由此可以想象,国际环境的污染已经到达什么样的程度,而环境保护工程的前景也是不容乐观的。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走过的历程,认识到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开展
12、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开展的要求,而必须努力寻求一条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开展的道路。 3、国际环境污染防治法的开展 有关环境保护的国内立法,早在中世纪时就在一些国家出现。但国际上保护环境的努力,直到二十世纪初才逐渐开始。最早的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条约,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野生物种的保护;另一方面就是界河和国际河流的渔业管理和水污染的防治,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美国和加拿大1909年签订的美加界水条约。 二战之后,有关环境保护的国际条约开始不断增多。 1954年国际防止还上油污公约是最早的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约。 长程
13、越界大气污染公约是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于1979年签署的,1983年生效。该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大气污染的区域性公约,在控制酸雨污染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1982年12月在牙买加的蒙特哥湾通过的,我国于1982年12月10日签署,并于1996年6月7日批准参加该公约。 为和平地利用核能,防止核能利用给人类带来危险,国际社会通过许多关于防止放射性和核污染方面的国际条约和公约,主要有1936年8月通过的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1968年7月通过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86年核材料实质保护公约等等。 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开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开展宣言、21世纪
14、议程、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多项重要文件。这些宣言和公约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在于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开展联系起来,强调开展对于国际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使得国际环境污染防治法的开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跨国界环境污染的法律责任 在关于国际环境污染防治的立法体系中,一些根本原那么已为各国所公认。包 括可持续开展原那么、国家环境主权及不损害国外环境责任原那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那么和国际环境合作原那么等。下面将就其中涉及到跨国界环境污染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有关原那么进行讨论。 1、损害环境者付费原那么 国际环境法的实施是国际环境法所追求的国际环境秩序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而国际环境责任是国际环境法实施的必要前
15、提,是国际环境法法律效力的具体表达。 “国际环境损害责任是指国际法主体因违背国际环境义务而承当的赔偿责任。而在跨国界环境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害活动中,实际主体多为跨国公司或私人经营者。这些所有人或经营人,要么是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法人,要么是自然人。因此,在归责问题上,现在各国根本达成一个共识,即“损害环境者付费原那么。如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规定,损害责任属于船舶所有人。又如,欧洲理事会关于废弃物引起损害的民事责任公约将损害责任归属于制造者。 “损害环境者付费原那么是指,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或者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和危害者,应当支付由其活动所形成的环境损害费用或者治理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在解决环境损害责任负担方面所坚持的一项根本原那么。 经济合作与开展组织环境委员会于1972年提出了“污染者付费原那么或“污染者负担原那么。由于这一原那么有利于促进合理地利用环境与资源,防止并减轻环境损害,到达公平负担;因此很快得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