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快中心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调研报告 为促进中心城市体育事业加快开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发挥体育在保民生、促开展的重要作用,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在分管副主席的指导下,于9月开展“加快中心XX县区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专题调研。调研组听取市直有关部门的情况通报,实地观察了市体育中心、体育公园、紫金山体育公园、大锦山公园、莲东社区、莲东中小学等现有公共体育设施,并到XX省XX市学习考察。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加大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推动中心XX县区体育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第六次体育普查的体育场所数量、规模、
2、人均面积、人均投资等指标比第五次大幅增长, 主要措施有。一是持续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自承办第十三届省运会以来,我市体育设施建设进入快车道。目前,中心XX县区已形成了“xx市体育中心、“xx市体育公园和“紫金山体育公园三大体育场馆群。 3.78公里的莲花山环山木栈道获得体育总局“全民健身户外活动基地冠名、住建部“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以及石锣鼓湿地公园,莲花山与登高山公园连接绿色步道、“大锦山公园全长8.6公里的环山自行车绿道初步建成。二是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强化体育彩票公益金监管,确保每年1.5亿左右的彩票公益金和上级补助金用于体育根底设施建设和全民健身活动的经费投入。市本级严格按照全民健身设
3、施的建设经费人均不少于4元、群众体育事业经费人均不低于1.6元、群众体育财政经费年增长比例不小于5%的要求给予经费保障。三是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市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加大体育重点工程建设。采取ppp模式成功引进体育公园“健美健身馆。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基地、“xx体育运动学校等工程建设。四是不断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中心城市各级公共体育设施根据其功能、特点,在特定时间和法定节假日,对学生、老年人和残疾人优惠或者免费开放。积极创造条件将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公园绿地开辟健身设施。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中心XX县区公共体育
4、设施虽然快速增长,但距离市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设施总量仍缺乏。目前,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虽到达国家体育总局“十二五规划提出的1.5的目标,在全省排第五位,低于福州、厦门、三明、南平,但与XX省体育事业“十二五开展规划对我市提出的人均1.8的目标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心城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虽到达1.7,超国家体育总局“十二五规划0.2,但仍低于省体育事业“十二五规划0.1。根据XX省各设区市2023年人均场地面积目标分解表,要求我市至2023年人均场地面积要到达2.2023,场地总面积到达714.00万,扣除现有的443.48万,五年内需增加270.54万,建
5、设任务相当繁重。 (二)社区设施匮乏。由于我市社区体育开展起步较晚,落实新建、改扩建住宅小区配建文体设施政策不够到位,受利益趋动,大局部开发商未按规定配建文体设施,既使有配套规划也未与居民住宅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已建成的文体设施被大量挪作它用,导致中心XX县区各住宅小区文体设施匮乏。社区配置的健身器材大局部以全民健身路径设施为主,只能提供群众根本休闲健身需要,难以满足市民多元化的健身目的。 (三)布局不够合理。目前中心XX县区综合性体育场所主要分布南城、西城,全民健身设施分布不均,市民难以实现就地就近分散进行体育锻炼。以莲东板块为例,人口密度大,但真正可供群众健身的体育根底设
6、施却十分匮乏,特别是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气排球、门球、地掷球等场所十分有限,而专门提供特殊人群及残疾人参与进行锻炼的设施和场所欠缺。 (四)场地开放不够。目前,只有体育部门下属场馆向市民开放,难以满足广阔群众高涨的体育健身需求。占全市体育设施总量40%的学校体育设施,因顾及校园平安,教育系统体育设施的开放程度不升反降,据省体育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度以来,教育部门体育设施开放程度仅为17.13%(市体育局无具体数据)。由于场地开放缺乏,造成一定的资源闲置。 (五)产业开展滞后。我市体育产业开展还处在初级阶段,缺乏产业开展规划,重点开展的优势工程和领域还不明确,冠军品牌和生态优势尚未得到开发运用。
7、目前,主要集中在体育健身娱乐、体育培训等类别,而且规模都不大,效益不高,企业通过市场筹集资金的能力较弱。我市培育体育市场,引导体育健康消费等方面还较薄弱。 三、加快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的建议、意见 (一)科学规划,突破重点 国务院关于加快开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假设干意见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省政府关于加快开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十条措施的通知为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我们要根据XX省“十三五公共体育设施开展建设规划要求,精心编制我市“十三五公共体育事业开展规划,推进一批重大公共体育工程建设。一是加速生成“北城体育中心和“铁山游泳馆工程。按照能承接国家级专项比赛的标准,力争
8、在“十三五期间在城北片区建设一个占地225亩的北城体育中心,中心内要1个以上能承接国家级专项比赛的标准场馆。在铁山水资源丰富的板块建设一个适XX县区开展和承接国家级游泳比赛的综合游泳馆,实现中心城市东南西北大型公共体育设施均等化配置。二是在东山人居板块规划建设足球运动中心。围绕中央深化足球体制改革的要求,突出利民惠民主题,在中心XX县区东山片区建设一个以青少年为主面向全社会开放的足球运动中心。三是完善绿道网络建设。结合中心XX县区依山傍水的特点,建议完善沿河、沿山绿道网络建设,并实现互联互通,既满足市民休闲健身又便于通勤,提高使用率,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和缓解交通拥堵。加快沿河绿道规划建设。在规划
9、建设东风桥至湿地公园绿道的根底上,建议规划建设小溪河溪南小学至东山人居板块的绿道建设,包含健身步道和自行车绿道功能,满足东山、莲东等片区居民健身需要,保障五中、溪南小学等学校学生的交通平安。 (二)落实政策,补上短板。社区体育设施缺乏是群众开展健身活动的短板,要落实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政策规定,加快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一是严格执行新建居住区配建文体设施的规定。住宅小区、旧城改造、商业社区工程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配套建设健身设施,在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加以明确。土地出让前,应根据规划要求,将需配套建设的公共体育设施告知投标人并列入土地出让
10、合同,促进社区和居住小区配套公共体育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二是通过资源整合增加老社区体育设施。由体育部门会同街道、社区对XX县区和已建成居住区体育设施进行摸底,无群众健身设施的,或现有设施没有到达规划建设指标要求的,通过改造等多种方式予以完善。落实中央、省关于支持企业、单位在XX县区和已建成居住区建设体育设施的土地优惠和财政补助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利用未利用土地、厂房建设一批小型体育场馆,或将闲置的商场改造为文化体育设施。三是扎实推进街道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按照xx中心XX县区主XX县区公共文体设施专项规划,实现每个街道建成“四个一(一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田径场(健身广场)或
11、多功能运动场、一条健身步道、一条2023件以上器材的健身路径),每个社区“三个一(一个室内健身活动室、一个健身广场、一条8件以上器材的健身路径)的要求,建议市规划、国土部门保障用地需求,市财政给予资金补助,市体育局加强指导,由XX县区及其有关街道、社区负责实施。 (三)创新机制,综合利用。一是提高现有公共体育设施利用效率。研究出台我市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方法,不断改进和提高企事业单位现有体育场馆(地)运营管理和效劳水平,对具备开放条件的体育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设置独立的通道进入体育设施区,优化管理结构,并推行购置公共体育效劳的方法,鼓励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提高现有体育
12、设施利用率。二是探索学校体育设施的共享共建。将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纳入中心XX县区体育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建议借鉴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经验,将新建体育场馆尽量建在学校附近,既可作为市民健身场所,亦可作为学校运动场所。对具备开放条件的现有学校体育设施进行升级改造,通过物理隔断的方式将运动场所与教学场所别离,教学期间作为学校体育场所,其它时间向社会开放。对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平安、设施维护等实际问题,体育、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要进行调研认证,广泛征求意见,在不影响校园平安和教育教学秩序的根底上,能够向市民开放。 (四)发挥优势,融合开展。一是发挥生态优势,促进体育与旅游和养老产业融合开展。充分利用我市
13、山水资源,大力开展以运动体验、运动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旅游产业。筹划生成一批户外营地、徒步骑行效劳站、汽车露营营地、极限运动、水上旅游休闲训练基地等体育旅游线路和产品,促进我市旅游业向体验游、度假游升级。规划建设一批主题公园和郊野公园,在中心XX县区东面以xx洞为核心,建设xx洞文化主题公园;南面以奇脉山为核心,西面以紫金山为核心,打造集休闲运动、养生康健、观光娱乐为一体的郊野公园。鼓励养老机构建设适合老年人的休闲健身设施,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康体结合,提升养老效劳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完善促进体育产业开展的支持政策。除落实中央、省支持体育
14、产业开展政策外,建议制定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购置健身效劳政策。根据全民健身兴旺地区的经验和做法,可在中心XX县区试点推行城镇职工医保卡购置健身效劳的做法,把科学健身与合作医疗并轨,促进健康关口前移,倡导健身防病,节约医疗资源,提升市民总体健康水平。 (五)多措并举,破除瓶颈。一是发挥品牌优势,开展体育培训产业。立足我市“冠军摇篮和国家高水平运发动培训基地的品牌优势,建设高水平的体育运动学校和海峡两岸体育交流基地,加强与xx籍冠军运发动合作,用好其品牌价值,吸引市内外青少年在我市进行学习培训,争取一批国家级、省级运开工程基地落户我市。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更大政策扶持。XX市在争取中央、省的支持方面取
15、得很大成效,近三年争取上级扶持资金是前2023年总和的2023倍以上。主要有: 1.国家体育总局支持XX市一批体育场馆工程建设,组织国内顶级专家帮助赣州制定体育开展规划和场馆设计,对口支持XX市XX县区; 2.国家体育彩票中心发行振兴赣南苏区主题“红色印迹即开型体育彩票; 3.XX省安排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程,投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比例不低于全省方案的50%。建议我市有关部门学习借鉴赣州经验,更积极主动对接中央、省的支持政策,争取我市能享受或局部享受赣州政策。三是创新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融资模式。通过完善社会体育效劳管理体系建设,以政策扶持、财政补贴、平安监管、多方合作等多种措施,逐步形成公共体育设施管理运行的市场化机制,推动全民健身的持续开展。在加强监管、标准运作的前提下,可试点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人群参与体育产业的开展,开辟体育设施市场化建设渠道,扩大公共体育设施投融资范围,以此推动体育场馆建设、国民体质监测、体育中介效劳等产业的兴起。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