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我国银行业在支持城乡经济开展中的作用银行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交易市场的中介、是社会信用的根底,同时也是市场调节、控制通胀,刺激经济开展的工具。通过银行,可以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效益。首先,银行可以通过调节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调节货币供给量,实现国家宏观调控,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开展;其次,商业银行为我国经济建设筹集和分配资金,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纽带,它能掌握和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为企业和政府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一、银行业在支持城乡经济开展中的重要意义城乡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根底和支撑力量,加快城乡经济开展,
2、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银行业支持城乡经济开展是深入实施国民经济开展战略的客观要求,是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开展的战略选择。银行业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加大对城乡经济开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城乡经济结构转化,才能推动城乡经济实现跨越开展。二、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特点与开展趋势当前我国经济开展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开展。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多方面挑战。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
3、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并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固经济开展的好势头。一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当前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总体平稳,物价涨幅总体可控,结构调整积极推进,经济开展总体态势良好。第一,经济增长总体平稳。上半年经济增速虽比去年上半年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平稳较快增长区间。内需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民间投资保持较高增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位回稳。经济增速适度放缓,既有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也是我国主动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上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第二,物价涨幅总
4、体可控。虽然食品、居住类价格同比涨幅仍处高位,但物价涨幅趋于收敛,价格上涨势头得到初步控制。第三,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从需求结构看,在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奉献率下降的同时,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奉献率提升。从生产结构看,农业生产投入增加,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较快,现代物流、软件、信息效劳、文化创意等现代效劳业开展态势良好。从收入结构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快增长,财政对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投入大幅增加,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总体上看,未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控制物价上涨势头的有利条件较多,我国经济开展的根本面没有因国际国内形势新变化而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仍然强劲。受水
5、利等根底设施和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投资增长、产业转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等因素的拉动,投资增速依然会保持在高位;最终消费在就业状况改善、工资持续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能力提高的情况下,将保持较快增速;出口增速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会有所回落,但仍将回归正常水平,全年经济增长速度仍将高于9%。随着稳健的货币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社会总需求增速放缓,加之粮食和主要工业品供给较为充裕,翘尾因素逐步减弱,以及稳定物价措施逐步落实到位,物价涨幅将逐步回落。三、我国经济开展方式转变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是经济驱动向以内需为主、内外需结合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依靠出口拉动,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拉动的作用相对较
6、弱。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严峻,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大力扩大内需、实现内外需结合,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开展的内在要求。在这次“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专门用一章阐述了扩大内需的任务和措施。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转变。在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等特点,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力量。尽快摆脱“高耗能、高排放的开展老路,加快培育和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实现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刻不容缓。三是经济格局向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开展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但与此同时,城乡
7、和区域经济社会开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平衡现象,二元经济开展模式的矛盾较为突出。统筹城乡开展、促进东西部区域协调开展是关系中国经济开展格局的重要问题。四是经济制度向更好地促进包容性增长转变。最近,胡锦涛主席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开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开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开展。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制度改革等手段让经济开展的成果普惠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努力消除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四、银行业对促进经济开展的作用和重点。 我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银行业在经济开展方式
8、转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银行业应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不断提高效劳能力和效劳水平,主动促进和推动经济转型。第一,大力开展消费金融,着力促进内需。银行业机构要积极拓展消费金融供给渠道,开发多样化的消费金融产品,支持居民多样化消费融资需求的满足。继续落实房地产差异化信贷政策,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建设的信贷支持,合理满足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房地产开发贷款,有效抑制房地产投机融资需求,推动个人住房消费健康开展。 第二,优化信贷结构,着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信贷结构调整重在“优化二字。主要是:优化信贷业务的行业结构,积极支持符合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及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业务,严控“两高一剩
9、和落后产能行业项目的授信,真正落实“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那么;优化信贷业务的资本配置,完善内部评级体系,大力开展低资本消耗、高经济增加值的信贷项目;优化信贷业务开展目标,抑制规模扩张冲动,更多地关注信贷业务的质量和效益;优化信贷业务的产 品结构,满足实体经济的多元化需求。通过行业结构、资本配置、绩效目标和信贷产品的优化推动信贷结构的优化,进而发挥信贷杠杆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第三,提高农村金融效劳水平,着力促进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开展。银监会高度重视支持“三农开展,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促进农村金融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的政策措施,包括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适度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等
10、。下一阶段,将着力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积极推动农村金融创新,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效劳水平,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时,积极探索西部欠兴旺地区的金融效劳问题。结合西部地区特点,大力开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努力推进金融效劳空白乡镇的金融网点建设工作,继续加强对西部地区的信贷支持,为缩小东西部差距提供金融支持。 第四,更加重视弱势群体的金融可获得性,着力促进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的一个重要制度特征,就是国民群众合理分享增长成果,强调开展权利同质均等性。落实到银行业,就是要努力将银行效劳惠及所有人群,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
11、构建功能齐全、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金融效劳体系,扩大效劳覆盖面,增强效劳渗透力。二是有效缓解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截至今年9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7.1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3万亿元,增长22.3%,高于全部企业贷款14.5%的增速。下阶段,要继续推进银行小企业金融效劳专营机制建设,认真落实“六项机制,提高小企业信贷技术。三是重视开展小额信贷,标准开展民间金融,努力使低收入群体越来越方便地享受金融效劳。五、当前银行业在支持城乡经济开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经济快速开展,但城乡差距较大,县域经济一直是开展的薄弱环节。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效劳县域经济开展中,有效信贷投放仍缺乏,制约了城乡经济开
12、展,需要引起关注并加以解决。1、县域银行信贷审批权有限束缚了其放贷自主权。为加强信贷管理,各行、社对所属县域金融机构实行了授权管理,核定一定的信贷审批权限。但各行、社对县域经济最了解的县域金融机构的贷款审批权限一般都核定在较小的额度内,有的甚至没有贷款权限。在公司贷款方面,各大国有商业银行、邮储审批权的信贷审批权限都非常有限,完全不能充分满足企业经济开展的需要。在个人贷款方面,各行贷款的审批权根本都在上级银行。县域银行机构在信贷管理上没有话语权,只有组织资金权、贷款调查权和收贷权,束缚了其放贷自主权。2、审批手续烦琐,不适应县域贷款“少急频的需求。在贷款权限控制下,县域绝大局部贷款都要层层上报
13、审批,审批环节增加,审批时间较长。如农行贷款的审批时间一般在7天以上,有的甚至长达2个月,难以满足县域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少急频的需求。3、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仍显缺乏,信贷产品针对性不强。目前,县域银行业虽然推出了较多融资新产品,但实际投放额微乎其微,贷款满足率较低。六、怎样完善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和布局一实现根底金融效劳全覆盖。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设立自助存取款设备、开展定时定点效劳等形式满足乡镇和行政村农户根本的金融需求,着力解决农村偏远地区根底性金融效劳供给不充足的问题。二加快开展县域地区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域地区发起组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
14、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各类民间资本参与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组建地域原那么上要安排在乡镇,扩大金融效劳的覆盖面。 三鼓励大型银行在县域地区恢复或增设分支机构。大型银行现有的县域网点要保持稳定,原那么上不再撤并。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要逐步加强县域网点的建设,力争每年增设县域分支机构1-2个。邮政储蓄银行在推进二类支行改革中要重点在县城和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和郊区安排网点。控制乡镇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向城市地区迁移,进一步优化县域金融资源配置。七、加大对城乡经济开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势在必行一确保县域信贷资金回流。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运于发放当地贷款,新增贷
15、款要占到新增可贷资金的50%以上。县域法人金融机构年度新增当地贷款要占到新增可贷资金的70%以上。邮政储蓄银行要结合二类支行的改革,积极探索资金回流的多种方式,拓宽贷款业务品种,支持县域经济建设。二继续增加农业贷款投放。农业银行要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和农村综合开发项目的资金支持,坚持为农效劳的方向,完善三农事业部的经营管理,深入推进惠农卡等业务,持续扩大农村金融效劳的覆盖面。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坚决压缩非农贷款,确保涉农贷款增幅高于贷款平均增幅,扩大农业贷款项目范围,保障农业资金的投入。三积极支持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按照国家“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开展规划及地城乡
16、经济开展的要求,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廉租房建设以及移民新村的开展,加大对水利建设、重点工业园区和优势产业集群的信贷支持,实现信贷资金与城乡经济开展战略相匹配,推进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四进一步支持县域根底设施建设。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农田水利建设、道路、水电、通信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信贷投放,加快县域根底设施的开展,为县域经济开展夯实根底。五大力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县域经济开展的特点,探索“一县一策的金融效劳模式,大力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大力支持县域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核心企业开展,带动城乡经济开展。六深化中小企业金融效劳工作。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国务院、银监会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的相关规定,加强“六项机制建设,优先保证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确保中小企业贷款增幅高于贷款平均增幅。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县域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