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成品库管员竞聘报告行使“制定和修改除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局部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根本原那么相抵触,从以上规定中可以推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均享有经济法立法权,但是,两者享有的经济法立法权却界限不清。尽管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权制定和修改“根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其常设机构有权制定和修改“除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并且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在不与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的根本原那么相抵触的前提
2、下,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享有局部补充和修改权。两者虽然都有权制定和修改法律,在形式上、字面上的区别仅在于前者为“根本法律,后者为“其他法律,但在实质上,“由于有了其他的三个字,根本法律所标准的领域就模糊了。“根本法律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差异无法区分,对于两者享有的经济法立法权也就难以区别。这也导致在立法“实践中由于根本法律和其他法律的界限不清,往往难以判断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否越权制定了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根本法律入同时,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等对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经济法立法权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等问题都缺乏可操作性的规定。(三)现行立法没有形
3、成系统、完善的经济法授权立法制度及其监督制度。我国现行宪法和有关组织法对经济法授权立法的具体内容缺乏规定,如授权立法主体、被授权立法主体、授权立法的内容、形式、范围、效力等级、限制和监督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实践中,除了存在个别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做出的特别授权立法外,14一些事实上存在的经济法授权立法却缺乏充分的法律根据、必要的限制和监督,这样就有可能把本应由高层次立法机关享有的立法权随意授权给低层次的立法机关行使,或者把本应由国家权力机关享有的立法权授权给行政机关行使,从而导致经济法授权立法权的一定程度上的膨胀和混乱,而且因被授权立法主体可能就是执法主体,从而使授权立法权与执法权统
4、归于同一主体,被赋予授权立法权的执法主体,往往从本部门的利益和权力出发,在进行授权立法中,一方面想方设法尽可能多地为自己设定权利、权力,另一方面却尽可能少地为自己设定、甚至不设定义务与责任,执法主体凭借缺乏限制的授权立法权而获得了几乎无限制的执法权。对我国经济法立法权制度的上述缺乏,我们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首先,最好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全国人大的经济法立法权,强化其最高立法机关地位。为了完善我国宪法对经济法立法权的规定,应把宪法第62条第三款修改为“制定和修改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和其他根本法律,尽可能地详尽规定全国人大的立法权内容和种类,其意义在于:一是更加直
5、接明确地规定了全国人大享有的最高经济法立法权,使之由原来的默示立法权变为明示立法权,有利于使之更加明晰化,突出全国人大的最高立法机关的地位。二是增加规定全国人大享有的经济法立法权的内容,能够使之享有的立法权内容和种类更加全面、更加精确化,也能够更好地划清均对不同范围的经济关系予以调整的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根本法律之间的各自界限,防止产生歧义。其次,明确划分经济法立法权限,建立科学的经济法立法权限体制。不仅应在宪法第62条中补充规定全国人大享有经济法立法权,而且应通过修改宪法第67条的规定及通过公布立法法等明确划清全国人大制定、修改的“根本法律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的“其他法律之间的
6、界限,以便更好地辨析两者享有的经济法立法权的区别。同时,应通过完善宪法的有关规定和有关组织法,对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经济法立法权问题予以明确的具体的规定。再次,建立和完善经济法授权立法制度及其监督制度。“立法权力不应该同时又是执行权力或管理者。为了防止和克服因经济法授权立法缺乏限制而导致其膨胀无序现象,进而出现一些经济法立法权与执法权合一现象,应尽快完善经济法授权立法制度。通过宪法、有关组织法的修改和将来出台的立法法确立系统的经济法授权立法制度,对经济法授权立法主体、被授权立法主体、授权立法权的根据、授权立法的原那么、内容、形式、范围、效力等级、限制等都做出明确规定,并且应建立和完善经济法授权立法的监督制度,如完善备案制度、保存批准制度、程序保障制度、实质审查制度等。唯有此,才能充分发挥经济法授权立法的作用。 略论经济立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