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姜堰区工作报告 姜堰区工作报告篇1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忆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紧抓撤市设区机遇,围绕两步走战略目标,认真落实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各项措施,根本完成了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奋起泰州、崛起苏中的征程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亿元,可比增长12%。其中一产增加值33.2亿元,可比增长4.5%;二产增加值233亿元,可比增长11.8%;三产增加值188.8亿元,可比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7.35
2、1.241.5;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6.79亿元,增长13.8%;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增长21%;自营进出口总额8.25亿美元,增长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5亿元,增长12.6%。农业稳步开展。跻身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行列,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荣获全省首批吨粮县(区)称号。新增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2万亩、设施农业和渔业面积2.6万亩、农村三大合作组织236家,认定规模经营种养大户及家庭农场634个。完成XX市城北现代农业走廊(姜堰段)规划,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规划通过省级评审,省级河横现代农业园区效劳中心建成开放。创成省级水稻种植机械化示范区。5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通
3、过农业部验收,溱潼镇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工业稳中向好。全部工业开票销售突破400亿元,增长17.1%,其中开发区开票销售160亿元,增长30%。实现列统工业产值950亿元、利税97亿元、利润61亿元,分别增长20%、17.6%、17.5%。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智能电网和先进装备制造两大产业规模分别达90亿元和112亿元,新增产销过亿元企业20家。效劳业持续攀升。效劳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北大街文化街区对外开放,溱湖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根本完成。溱湖风景区创成XX市首个效劳业江苏名牌,评为江苏旅游十大新地标;溱湖湿地创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入选中国最美森林旅游景区。成功举办中国湿地生态旅
4、游节和溱潼会船节。全年接待游客49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1.6亿元,分别增长8.7%和13.7%。新增运输企业74家。贷款余额新增43亿元,增长13.8%,金融生态优秀区建设成效突出。建筑业奉献份额增加。开拓超亿元市场31个。完成施工产值351亿元、在姜入库税收4.2亿元,分别增长12.1%和26.5%。 开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一区两园作用显现。区委的战略部署得到落实,主阵地、主力军的作用得到发挥。一区两园工业开票销售占全区的6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占全区的50%。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全区协议利用外资3.6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其中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获批发行企业
5、债券18亿元,上争点供用地374亩。26个XX市转型升级双百工程工程到达序时进度。完成工业投资173亿元,增长22%。预计全区新签约、开工、竣工的亿元以上工业工程分别到达19个、15个、13个。企业技改力度不断加大,实施3000万元以上重大技改工程45个,累计完成技改投入36.57亿元,竣工23个。工业设备投入增幅在泰州各市区名列第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37.5%。实施市级以上科技方案42项,新认定国家火炬方案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三部委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家,新增院士工作站2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7家,白米、梁徐两镇获批省创新型试点镇。荣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6、各1项。申请专利3600件,获授权1600件,万人创造专利拥有量3件。创成国家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2家、省著名商标5个、省名牌产品2个,2家企业参与4项国际和国家标准修订。省科技镇长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综合环境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得到提升。制定城乡建设三年行动纲要,实施XX县区主干道沿街建筑、道路节点渠化改造以及滨河景观长廊绿化、亮化、街头游园建设,15条XX县区道路有4条建成通车,11条按序时在建。XX县区征收搬迁房屋1800户,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70个行政村村庄环境整治和老庄二村等老旧小区改造。东部干线二期工程顺利竣工,三期工程启动建设。229省道、新通扬运河官庄大桥等改扩建工程加快
7、推进。泰姜公交、风景区旅游专线调整到位,开通9条城镇公交和4个镇的镇村公交。新建高标准农田6.3万亩,疏浚整治河道29条,更新改造泵站142座。沈高镇河横村、溱潼镇湖南村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美丽乡村创立试点村。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强力推进国家生态区创立,实现国家生态镇、泰州生态村全覆盖,获得省级生态区命名,开发区通过省级生态工业园区考核验收,我区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区技术评估。5个二级污水处理厂建成使用,XX县区污水处理厂、振昌公司等重点减排工程成效显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全面完成,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启动第三轮化工专项整治,2023家企业顺利转型。较好完成秸秆双禁和综合利用任务。新增成
8、片造林面积1万亩,新建、改造绿色通道16条,创成全国绿化模范区。经济环境得到优化。组织经济环境监测和绩效评估,清理归并审批事项,严格控制涉企检查,开展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定落实减负措施,推动中介机构效劳市场化。全年实施多种技能培训2.7万人,净增个体工商户2890户、私营企业1200户,工商注册资本净增97亿元,带动就业3.2万人。 民生事业进一步开展。居民收入持续增加。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50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13700元,增长12%。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上调380元,退休人员工资平均上调2023%。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城镇职工在岗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乡
9、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80元和350元。医保与XX市接轨,报销比例提高5-2023%。城乡居民根底养老金与XX市直同城同标。在全省首创城镇职工保险和城乡居民保险险种自由互转模式,全年新增参保人员2.79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缴率达95%。全年实施医疗救助7800多人次、1700多万元,发放尊老金1900多万元。居家养老效劳站覆盖率达64%。 3.5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主体封顶。社会事业持续开展。教育均衡开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集团化办学继续深入,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开展根本均衡区省级验收;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攀升,中、高考成绩保持省市领先位次;教育品牌效应不断放大,省姜中继续获得北大、清华校长实
10、名制推荐资格,姜堰第二中学更名为XX省姜堰第二中学;省学前教育改革开展示范区创立工作成效明显;姜堰中专综合实训大楼主体竣工。打造XX县区15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镇村文化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数字图书馆投入使用,完成省级姜堰清明习俗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规划编制,天目山遗址本体保护工程通过省级立项。XX县区初步建成广电三网融合新一代根底网络。体育公园建成开放,成功举办世界女子围棋擂台赛等大型赛事。医德医风建设扎实推进,新农合参合率、根本公共卫生效劳工程标准管理率、任务完成率均达20230%,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创新食品药品网格化、透明厨房、电子远程等监管模式。完成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
11、检查试点任务,兑现两项一次性计生奖励政策,顺利通过省十二五人口开展中期评估。数字档案馆建设有序推进。社会治理持续加强。深入开展平安法治创立、六五普法工作,强化舆论引领,加快技防建设,严格平安生产监管,区、镇、村三级社会治理效劳平台不断完善,源头预防、矛盾化解、应急处置三位一体的格局初步形成,专业调解姜堰模式在泰州推广。XX县区所有社区、农村70%的社区到达省和谐社区标准,跻身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行列。XX县区南苑、南街、古田社区创成XX省文明社区。改善民生十个方面实事总体完成。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切实加强民主法治和勤政廉政建设。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办结区人大代表
12、建议128件、政协委员提案261件、XX市交办建议提案16件。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三公经费比上年削减13.3%。深化政务公开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完成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升级,提高12345政府公共效劳热线及时办结率。效能监察、审计监督力度加大,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管理、公务接待更加标准。夏秋季征兵工作圆满完成,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此外,团委、妇联、工商联、科协、残联、红十字会、文联、社科联、侨联等群众团体工作展现了新亮点,人防、外事、台湾事务、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了新业绩。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总揽全局、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指导、鼎力相助,得益于全
13、区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和委员,向全区广阔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姜堰建设开展的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开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开展的速度与跨越开展的要求还不匹配,个别指标未实现年初目标;重特大工程不多,产业集聚化程度不高;资源要素瓶颈制约加剧,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还很脆弱,工作力度仍需加大;民生改善与群众期望还有距离,特别是引长江水问题尚未彻底解决,社会治理和公共效劳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机关作风和效能仍需进一步改良,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
14、积极应对,采取措施,切实改良。 2023年主要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姜堰加快崛起振兴的关键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和区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步走开展战略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总揽,以加快转型升级为重点,强势推进工程建设,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开展,提升生态文明,改善百姓民生,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科学开展、融合开展、特色开展。 全区经济社会开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11%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202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协议利用外资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节能减排达省指标。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调优调强,打造转型升级新板块 现代农业增效益、创品牌。全面推进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突破制度障碍,释放开展活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为根底,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构建区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效劳网络,因地制宜新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12万亩,新认定种养大户及家庭农场600个。以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为抓手,倾力打造北部现代农业走廊,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启动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以产销双方利
16、益联结为核心,创新订单履约机制,扩大订单农业覆盖面,加快组建区镇两级粮油、蔬菜、水产、畜禽等产销行业协会。以信用担保为突破口,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及评价系统,为农担保公司达2023家以上,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流转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农业保单、大型农机具等抵(质)押贷款,筹建现代农业开展投融资平台。以综合保障为目标,实施职业农民培训、田保姆、智慧农业三项工程,建成镇为农效劳综合体5-6家,启动河横稻麦展示基地物联网应用示范建设,积极招引农产品加工配送工程,推进高效农业保险扩面提标,构建高效便捷的为农效劳体系。 工业经济攀新高、育龙头。更加突出工业经济的主体地位,聚焦政策、聚力开展,强势推进质态提升。加大企业开展扶持力度,对十强、重点和行业龙头企业,实施一企一策,强化序时管理,完善进退机制,在体制机制创新、内部管理优化、工程资金上争、要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