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9.75KB ,
资源ID:671046      下载积分:8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6710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某县梯田建设调研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sc****y)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某县梯田建设调研报告.docx

1、关于某县梯田建设调研报告 根底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是制约通渭开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xx县坚持不懈地走以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的改善农业根底条件的路子。特别是2023年以来,县上确立了“生态立县战略,抢抓XX省实施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和被列入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县的难得机遇,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动群众,切实加大梯田建设力度,掀起了新一轮梯田建设高潮。2023年以来,全县新修梯田34.4万亩。2023年11月21至11月26日,笔者带着梯田建设工程在防止水土流失、防旱减灾、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的作用等问题对xx县梯田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

2、根本情况 xx县位于XX省中部,总面积2912.97平方公里,现辖18个乡镇332个村民委员会、2023个社区,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58万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耕地面积232.2万亩,其中梯田12023万亩,川台地11.78万亩,梯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47.3%,农民人均耕地5.72亩。海拔1420232521米,年均气温7.7,无霜期120160天,年降水量380mm左右,年蒸发量高达1500mm以上。境内沟壑纵横,植被稀少,环境恶劣,十年九旱、十年九灾。水土流失严重,年均土壤侵蚀模数820230吨/平方公里。 二、建设成效 (一)梯田建设切实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减轻

3、了水土流失危害。据调查测算,全县现有梯田年可减少土壤流失量531.3万吨,减沙效益达22.5%,保水36.8万立方米,蓄水效益达36.8%,土壤侵蚀量由2359.5万吨下降到1828.2万吨。地表径流大局部就地拦蓄入渗,改善了地表径流状况,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明显提高了防洪抗旱能力,减轻了水土流失对下游的危害。 (二)梯田建设为开展旱作循环农业,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搭建了平台。长期以来,全县的农业生产以传统的、低效的冬小麦种植为主,一般年景因干旱减产15%-20%,亩收益不到200元;干旱年份东南部减产50%-80%甚至绝收、西北部减产30%左右。近年来,大规模的梯田建设为开展旱作循环

4、农业提供了开展平台,通过科技推广示范,在海拔高的区域铺黑膜种植马铃薯,海拔低的区域铺白地膜种植玉米、穴播小麦等,以玉米桔杆开展养殖业,有效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据测产,近几年全膜玉米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1亩全膜玉米的收成相当于5亩左右小麦的收成。2023年,全县共种植全膜覆盖作物12023万亩,其中全膜玉米种植面积到达81万亩,平均亩产557公斤,总产达34.6万吨。2023年秋季,全县共完成覆膜面积20236.85万亩;全膜玉米的大面积推广,带动了草畜产业的快速开展,牛存栏到达5.8万头。目前,已形成了“修梯田覆地膜种玉米秸秆养牛建沼气沼液肥田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的旱作循环农业开展路子。

5、(三)梯田建设加快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多年来,通渭农民一直围绕吃饭谋划生产,没有突破“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下蛋换油盐和广种薄收、粗放耕作的传统生产模式,吃什么、种什么、剩什么、卖什么。在梯田地内,通过全膜玉米和马铃薯等旱作循环农业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种植、区域化布局,农业生产开始由靠天吃饭向可控农业转变、由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同时,梯田建设也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大规模兴修梯田,配套田间农路,有利于农业机械的推广,不仅能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而且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解放农村劳动力。据调查,在坡耕内种植农作物过程中

6、,在犁地、种植、收割、运输等过程中,每亩坡耕地需7个劳力,劳动力本钱560元,在坡改梯后,采用拖拉机、旋耕机、铺膜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仅需2个劳力,劳动力本钱160元,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被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农民收入大幅提高。2023年,全县完成机耕45.2万亩,机播2023.4万亩,机收7.2万亩,分别比202322年增加2023.7万亩、2.35万亩和1.18万亩,分别增长31.01%、29.19%、19.60%。 (四)梯田建设推动土地利用结构得到合理调整。通过坡改梯建设根本农田、开展经济林、大面积的荒山造林,合理调整了工程区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用地比例由治理前的60.3%、9.

7、5%、2.0%调整为45.2%、25.1%、13%。随着土地资源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全县单一“典型的传统农业模式被打破,以种促养,以养带种,截止2023年底,新建青贮氨化窖池220230座、开展规模养殖小区11个,规模养殖户2248户,建成6万吨玉米淀粉加工企业1家、5万吨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2家,形成了种、养、沼、肥、田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化农业集约化开展模式,充分展示了旱作循环农业开展的广阔前景。 实践证明,梯田建设工程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根底工程,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开展的民生工程,符合群众的意愿和期盼。 三、经验和做法 (一)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抓

8、领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农业税费取消、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资金难筹措、劳力难组织等问题开始凸显,xx县梯田建设曾一度陷入困境,干部群众对修梯田产生了畏难情绪。但十年九旱、十年九灾的县情和梯田明显的抗旱增收效果,使通渭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梯田建设。为此,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根底上,屡次召xx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和梯田建设专项会议,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确立了“五大战略和“两个坚持不懈,把“生态立县战略列为“五大战略之首,“两个坚持不懈之一就是“坚持不懈地走以梯田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的改善农业根底条件的路子不动摇,并提出用2

9、023年或更短的时间实现根本农田梯田化的目标。同时,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梯田建设,县上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梯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县上四大班子领导经常深入梯田建设现场,研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国家和省、市及相关部门领导先后屡次深入通渭梯田建设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具体问题,进一步坚决全县上下推进梯田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二)创新机制,靠实责任抓落实。科学有效的机制,是推开工作落实的重要保障。着眼于激发广阔干部队伍的创造活力,xx县建立了目标管理机制,将各项工作都纳入了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每年与各乡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其中梯田建设是重中之重,制定了xx县梯田建设考核奖罚

10、方法、xx县梯田建设工程管理方法,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乡镇责任制和督查组常年督查机制,对各乡镇梯田建设进行全程监督、检查和验收,并根据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每年至少召开两次现场会议,推进工作。各乡镇也都建立了责任机制,严格实行科级干部包点责任制和行政技术双轨承包责任制,即行政领导定地块、定任务、定时间、定奖罚的“四定责任制,业务干部包规划、包质量、包软件、包验收的“四包责任制,确保了梯田建设责任到干部、工作到农户、面积到地块。2023年以来,县上根据考核结果,严格兑现目标管理责任书,累计发放奖金900多万元,其中梯田建设奖金占到了近1/2023。特别是把梯田建设现场作为培养干部、锻炼干部的重要阵地

11、,先后有一大批在梯田建设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优秀年轻干部得到了提拔重用,进一步激发了广阔干部的工作热情。 (三)群策群力,多措并举抓筹资。在梯田建设过程中,xx县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理念贯穿始终,制定了梯田建设实施方案,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和引导群众自筹资金修建梯田,充分调动了广阔群众参与梯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各村成立了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理事会,由村民推选威信高、能力强、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代表担任理事,由村民理事会通过“一事一议和“四议两公开的方法组织群众兴修梯田,包括规划、选点、筹资筹劳、雇用机手、资金支付、质量监督、修建后重新划分到户,每个环节都有群众代表参与,做到了公

12、开、公正、透明,群众满意。着眼于解决局部群众筹资难的问题,一方面积极协调县农行、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向农户投放小额信贷,支持梯田建设;一方面提出了“一人赴疆拾花两个月,全家当年实现梯田化的号召,组织群众赴疆拾花挣钱解决资金困难。在发动群众筹资的根底上,充分发挥国家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积极争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土地整理等工程,缓解群众的筹资困难。特别是202322年以来,抢抓省上实施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和被列入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县的大好机遇,将国家和省上下达的梯田建设资金进行整合、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在县财政设立了梯田建设专户,实行专账管理、封闭运行,根据建设进度及年终验

13、收的实际完成情况,分阶段报账拨付,进一步调动了群众修建梯田的积极性。2023年至202322年,争取工程补助176万元、占梯田建设总投资的3.8%,群众自筹资金4440万元,占梯田建设总投资的96.2%。202322年至2023年,争取工程补助7040万元、占梯田建设总投资的66.4%,群众自筹3520万元、占梯田建设总投资的33.6%。 (四)科学规划,提高标准抓质量。梯田建设,规划是根底,质量是关键。xx县始终把规划和质量作为梯田建设的关键环节,坚持整体规划、综合治理、连片开发的指导思想,对全县的梯田统一标准、超前谋划、科学规划,制订了xx县梯田建设总体规划。在规划设计上,严格按照“等高线

14、、沿山转、宽适度、长不限、大湾顺势、小湾取直的要求,打破村界、组界、户界和地界,整山系、整流域规划和建设,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做到了规划一次搞好、措施一次到位、质量一次达标。在具体标准上,坡度小于2023度的田面宽度到达30米、小于20度的到达20米、20度以上且宜修梯田的至少不能低于15米。在建设方式上,坚持村村布点、遍地开花,人机结合、以机修为主,保证了建设进度和质量。在建设时间上,充分利用土地空闲时间,坚持春季修建和秋季修建相结合,对春季修建的梯田,坚持修成一片、深松一片、使用一片,当年就种植马铃薯等作物,做到了当年建设、当年见效。 (五)综合治理,产业配套抓增收。梯田建设,是治

15、理水土流失、增强农业开展后劲的根底性工程,根本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按照“山顶林草戴帽、山腰梯田系带、沟底塘坝穿靴的治理模式和“梯田修到那里、道路通到那里、精品流域治理到那里、农业产业开发示范点建到那里的思路,xx县坚持把兴修梯田与修建道路、种草种树、建设淤地坝、治理河道和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了马营长川、平襄中林、北城庄子、陇阳六一等“精品流域及农业综合开发示范点。特别是以梯田为根底,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探索出了“梯田+地膜覆盖、“梯田+马铃薯和“梯田+水窖+大棚+科技的旱作农业开展路子,有效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存在的问题。一是随着物价和人工费的上涨

16、,梯田建设工程本钱增加。按平均建设本钱700元/亩计算(不含群众投劳折款),修建1亩梯田农户仍需自筹300元(当前国家投资400/元亩),由于县乡财政困难、群众生活水平较低,农民负担依然较重。二是由于没有退耕指标,局部立地条件差的陡坡地无法退耕造林种草,治理难度大。三是全县现有80万亩宜修坡耕地需要改造治理。 建议。一是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工程建设国投资金补助标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二是建议相关部门尽快下达退耕指标,进一步提高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质量;三是尽快全面启动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等工程,以加快生态建设步伐,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12 按照省、市委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总体部署xx县委的统一安排,我本人联系独店镇姚李村姚李社李永田等3户贫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