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人民政府工作总结报告材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忆 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应对挑战,奋力克难攻坚,转型综改全面推进,圆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开展主要预期目标,在全省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名列第一。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12.87亿元,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0.94亿元,增长2023.1%;固定资产投资1670.74亿元,增长2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1.46亿元,增长13.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7.3
2、3亿元,增长1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0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8元,增长12%;cpi平均上涨3.1%。 调结构转方式成效初显。 一、二、三产投资分别增长44.5%、21.9%和28.4%。省、市两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765.43亿元。新兴接替产业投资和增加值双超传统产业,分别占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3.2%和54.3%,其中亿元以上新兴接替产业工程20235个、完成投资227.58亿元。效劳业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提高0.9个百分点,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4.8%。江铃重汽发动机、中天信安防科技、t800级高端碳纤维等重点工程进展顺利。都市现代农业取得新进展。
3、国内首个反映产地煤炭市场价格的“太原指数正式上线。武宿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对外开放的格局进一步扩大。 城市根底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新建改造并州路、府东府西街等城市主次干道20235条,轨道交通2号线试验段开工。中环快速交通主线全长48.46公里,全程架设高架桥20.29公里,下穿通道16座,上跨道路、河道桥梁17座,大型互通立交8座,跨汾河特大异型桥1座,总计建设里程20234.61公里,标志着太原步入立体交通时代。智慧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生态太原建设力度加大,全年造林35.94万亩,城市绿化253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提高0.81和0.79个百分点。全省造林绿化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4、,实施“生态新政经验得到充分肯定。 省城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撤除分散燃煤锅炉543台,集中供热扩网2148万平方米。228台常年运行燃煤锅炉实施“煤改气。完成11个城中村整村撤除,拔掉黑烟囱11663根。太化氯碱、晋阳选煤厂等232家污染企业实施关停、淘汰和搬迁。城南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汾河水库纳入国家重点支持江河湖泊动态名录,全市地下水位止降上升1.2023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20230%。加大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治理,淘汰3.6万辆老旧车辆。全年pm2.5达标率54.5%,优良天数162天,实现省城环境质量改善明显见效的目标。 民生社会事业进一步改善。全年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资89亿元
5、,根本建成2.96万套,分别增长49.43%和214%。5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2.3万贫困人口脱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5%,城镇新增就业2023.7万人。出台破产改制国有企业职工安置政策,积极稳妥解决职工养老、医疗保险问题。教育、卫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公共自行车效劳点覆盖四分之三以上建成区。“一元菜惠民活动深受好评。成功举办2023太原国际马拉松赛。扎实推进平安省城建设,依法稳妥处置突发事件,严厉打击各类犯罪,群众平安感进一步提升。加强食品药品市场整治。狠抓平安生产,严格落实“两个主体责任,全年生产经营性事故起数下降3.81%,死亡人数下降6.61%。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
6、加强。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修订xx市客运出租汽车效劳管理条例等7件地方性法规。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坚持重大事项向民主党派通报和协商制度。194件人大代表建议和603件政协提案全部办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三公经费明显下降。“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等活动更加深入,有效推动政府作风转变。“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全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驻并部队、武警官兵,向中央、省属单位
7、,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太原改革开展的海内外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开展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稳中向好根底还不牢固,支撑转型跨越开展的好工程、大工程不多;改革开放力度不大,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缺乏,下行压力增大;大气和水污染问题仍然突出,省城环境质量好转任务艰巨;城市根底设施建设滞后,民生改善的压力加大;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影响稳定的潜在矛盾依然存在;公务员队伍的执行力和专业化水平缺乏,群众观念不强,廉政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病之所在,治之所要。我们将牢
8、记责任使命,凝心聚力,扎实有效解决问题,决不辜负人民的厚望。 二、2023年工作安排 2023年,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世界经济复苏的可能性增大,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有望到达3.2%左右。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号角已经吹响,将进入历史性的新阶段,必将为经济社会开展注入强大动力。开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是中央的大政方针。我们要紧紧把握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调结构、转方式,充分发挥转型综改试验先导区的作用,实现转型跨越开展的新突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
9、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开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加快一流的新兴产业基地、一流的自主创新基地和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有效增强社会活力,切实维护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建设一流省会城市,为全省办好“两件大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经济社会开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左右,效劳业增加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02
10、3%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新增就业2023.5万人。 约束性指标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完成省下达任务,pm2.5年均浓度值下降5%。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把握开展大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把开展的强大动力和内需的巨大潜力释放出来,着力推进转型综改试验先导区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按照中央和省统一部署,以经济体制改
11、革为重点,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开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进政府职能整合,最大限度地解决职能交叉和分散问题,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和企业活力的“加法。但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事项,政府都要退出;但凡可以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的事项,政府一律不设置审批;但凡中央、省下放给地方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接转下放、一放到位;但凡中央和省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放给市场、放给社会。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
12、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高效化。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开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落实认缴登记制,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由企业年检制度改为年报公示制度。创新改革思路,利用大数据支撑,建成区范围内建设工程取消覆压矿产、地质灾害评估、详规评审等前置性条件,减少重复浪费和时间损失。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持放管并重。实现责任和权力同步下放,放活和监管同步到位,做到放而不乱、疏而不漏,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对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进一步深化“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模
13、式,明确立即办、承诺办、限期办事项,优化流程,缩短时间,阳光政务,从严监督。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共享,对违背市场竞争原那么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现信息化支撑下的精细化管理。 完善政府治理能力的根底制度建设,用制度管权、管钱。要把工程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纳入标准化、法制化轨道,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推进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建立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考核体系。严格公共资金管理和监督,把政府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做到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防止
14、公共资金碎片化,表达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那么。政府预算和决算要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要逐步公开到根本支出和工程支出,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所有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都要接受审计和社会监督,打造“阳光财政。进一步加强国库资金管理,建立财政结转、结余资金定期清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 (二)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升级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关键。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认真评估大数据对经济社会运行所带来的革命性影响,科学制定未来开展规划。强化与北大、
15、清华、中科院等院校、科研单位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大力引进“千人方案等高端创新人才,稳固和开展院士工作站。支持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引领开展。大力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催化中天信安防科技、罗克佳华物联网、众人科技等高新技术产业成长壮大。发挥好清华科技园、大数据产业园等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作用,实现创新主体聚集、创新产业聚变。强化工程牵动引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快江铃整车、发动机研发制造工程建设,推动太原轨道交通铁路装备园等20个重大工程达产达效。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整合重组力度,提升产业素质和竞争优势。 现代效劳业是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开展的潜力所在。推进效劳业开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是太原转型跨越战略的重要支撑。要发挥省会城市品牌优势,大力开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推进汾酒集团总部、山西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进华润万象城、万达综合体、中海、绿地、万科cbd中心、润恒冷链农产品物流中心等效劳业工程建设。互联网电子商务是现代效劳业划时代的变革,要鼓励创新主体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加快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加大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支持力度,加快组建太原农商行,完善政银企“助保贷合作机制,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之力,为企业创新和中小企业开展“施肥增养。 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开展的战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