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绿色农业调研报告111 一、根本情况 地处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有效积温2316.4度,无霜期119天,年平均降水量515.7毫米。 区域内农林、矿泉和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也比较独特。耕地面积116个根本农田保护示范区之 一、国家优质专用小麦原良种繁育基地、全省大豆振兴方案示范市和柞蚕生产基地。 二、开展现状与成效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政府再次把建设农村、开展农业作为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全面奔向小康社会的大事来抓。与此同时,农产品的平安质量也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这一大背景下,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从抓农产品的平安质量入手,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着力培育绿色特色农业
2、产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抓宣传认识,绿色农业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注重利用各种宣传教育阵地和载体,广泛深入地宣传绿色农业知识,教育全市广阔干部群众特别是农村干部群众、涉农企业和组织,深刻、全面、准确地认识我市开展绿色农业的重大意义,营造出了解绿色农业、理解支持绿色农业开展的浓厚舆论气氛,形成全民踊跃参与、积极献策出力、共同推进绿色农业开展的合力。由政府牵头,农业部门采取组织绿色经济开展报告会,绿色生产研讨会,举办绿色农产品知识及农产品无公害技术培训班等措施,对广阔农民进行深入地宣传教育,提高开展绿1 色农业的思想认识。 (二)抓产业布局,绿色农业开展框架根本构建。坚持“全
3、面规划、总体布局、分步实施、重点推进的工作思路,加强产业基地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绿色大豆以平原乡镇为主,优质矿泉大米以等乡镇为主,无公害蔬菜以等乡镇为主,反季蔬菜以等乡镇为主的骨干特色产业开展格局。特色农产品区域化、优质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特色优势农产品面积达2023万亩。 (三)抓基地建设,特色产业雏形根本显现。近年来,我市已初步开展形成以为主的稻米加工生产基地,绿色特色农业产业正处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关键开展期,规模效益初步显现。从1985年开始,我市引进水稻大棚育秧新技术,引试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突破高寒水稻禁区获得成功。在此期间,通过对石龙河、双泉河矿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试种矿泉水稻。1
4、994年秋,进行了第一次送样化验,农科院谷物分析加工技术中心化验,结果说明矿泉稻(米)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普通稻(米),试种获得成功。后经防疫站化验分析,矿泉大米富含钙、锗、锌、硒等十几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并且是绿色食品,填补了国内外稻米市场食疗保健的空白。该产品1994年荣获国际农产品储运加工技术设备及产品交流展览会金奖,1995年第二届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金奖,第三届中国乡镇企业出口产品展览会优秀产品奖,1999年XX省乡镇企业20年成果优秀产品奖。从2022年以来,我市水稻生产进入了一个快速开展时期,各种新技术不断应用。目前种植面积到达8万亩以上,水稻产量逐步提高,2023年高产创立工程核心
5、区内单产到达创我市最高记录的1380斤,全市平均单产 在900斤以上。种植品种先后引进第三积温带下限品种垦94-2 27、哈98-8 6、80000亩。 在龙头企业和营销经纪人的带动下,2023年全市产业化基地农户达8000多户,已建成优质矿泉稻米生产基地80000亩,优质蔬菜基地20220亩,绿色大豆生产基地500000亩,地标小麦生产基地20230000亩。 (四)抓组织化经营,开展模式初步形成。我市立足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公司基地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为主的开展模式初步形成。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家,带动了000多农户增收。 二、推进措施
6、 (一)强化“两项平安。一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平安。大力开展农药残留检查,保障农业投入产品平安。加大农业标准化推进力度,强化技术培训和推广,推行农产品标识制度和质量可追溯制度。每年都专门开展“春季农资打假护农专项治理行动,有效地清理整顿净化了我市农资市场。积极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目前矿泉、特绿色农产品地理标识认证工作正在申请办理中。二是强化农业生态平安。着力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规模,常年面积在70万亩以上。推进农业生产节肥、节药,有效控制农业污染源头。大力开展农村清洁能源,加强了新产品的引进和应用。 (二)完善“二大体系。一是完善政策投入体系。正确把
7、握国家扶持农业开展政策,抓好工程储藏和申报,想方设法争取 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先后争取到位标准粮田、保护性耕作、粮食高产创立、农业科技入户等工程,增加了绿色农业开展活力,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投入机制。二是完善农技推广体系。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建立了一支机构完善、人员精干、机制灵活、运行协调、行为标准、形式多样、效能突出的农技推广队伍。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建立完善农技部门进村入社、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使农业科技成果真正为农民所用,落地转化。 三、制约緑色农业开展因素 一是局部干部群众对开展绿色农业重要性和紧迫感
8、责任感的认识明显缺乏,对绿色农业开展知识技术理解的不深入全面,食品平安质量意识、生态环保意识、可持续开展意识、标准化意识不强。局部农民群众对开展绿色农业认识缺乏,对开展无公害农业认识不清、目标不明,加快开展无公害农业的思想认识根底薄弱。特别是有些农户和企业,对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其标准怎样等等,知之不明。 二是从业人员科技文化程度低,农业技术人才匮乏,加上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管理难度较大,管理滞后。农业标准标准不齐、技术指标落后,执行应用推广比较难。生产部门重农产品数量和品质,综合管理部门重加工品(食品)监管,农产品及初级加工品是执法管理的薄弱环节。 三是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恶
9、化,水质、土壤等存在不同程度污染。特别是大量的不科学的施用农药、化肥给土壤带来板结,给 作物带来药害,严重影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土地抗风险能力大大降低。 四是经费缺乏。检测设备、监测经费、执法经费缺乏,给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 五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牵动力弱,绿色品牌优势及产业化链条没有形成,农产品升值空间有限。 六是农田水利设施和农业根底设施还不够完善,资金投入缺乏,有些排灌设施不符合当地实际,不能有效利用。农业还做不到涝能排、旱能灌,除矿泉水稻以外还是靠天吃饭。 七是目前农村大豆秸秆主要用于冬季取暖,玉米、小麦、水稻秸秆粉碎或燃烧还田。农村猪、牛、鸡粪便没有得到有效利
10、用,农肥得不到利用还造成村屯污染。垃圾也不能实现无害化处理。 八是近几年农村经营管理模式在不断改革深化,相继成立许多农业各类专业合作社,各类专业合作社还未能在绿色农业整地、种植、管理、收获、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效发挥作用。 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绿色农业的开展,必须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四、开展绿色农业的措施建议 一是狠抓基地建设,推进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用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和现代企业运营模式来谋划开展绿色农业,走绿色农业“龙头牵动,名牌带动、基地推动、产业联动、利益趋动的产业化经营、集群式开展之路。加快绿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扩规模、上水平、增实力。择优扶强现有龙
11、头企业,整合壮大现有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引进培育新上龙头企 业,大力开展绿色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包括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承担机制,产权联结机制,购销价格机制,本钱分担和转化机制,实现企业和农户风险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为基地建立并不断开展提供动力、奠定根底。 二是提高效率,增强认证效劳水平。以品牌优、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为主要对象,以持续开展的名优主导绿色农产品为重点,加快开展步伐;举办以拟申报绿色食品的企业和绿色食品工作管理人员为对象的绿色食品知识培训,改善和提高效劳能力,提高申报认证工作效率。 三是注重实效,标准产品标志管理。继续开展绿色食品企业年检制度,做到
12、年检与抽检、年检与续展相结合,企业年检率要到达20230;标准绿色食品用标管理,重点纠正各种违规用标现象,配合做好省级标准用标情况监测试点工作。 四是培育市场,提升绿色食品品牌价值。积极组织绿色食品企业闯市场,扩大绿色食品出口贸易;利用公共信息网络,搭建绿色食品公共贸易信息发布平台,为绿色食品企业开展效劳。只有通过市场提升绿色食品价值,让农民认识到价值提升带来的利益,才能主动的生产绿色食品,开展绿色农业。 五是创新机制,优化绿色农业开展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绿色食品工作的指导,积极争取政策、资金的支持,完善绿色食品的扶持政策。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加大绿色农业、绿色产品宣传推广
13、力度,使每个生产者和每个消费者都能认识开展绿色农业的重要性,提升全民的思想意识。举办绿 色农业生产知识讲座,提高广阔农民对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的认识。加强绿色食品管理和效劳体系队伍建设,建立检查员和监管员制度,将绿色食品工作纳入生态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农业部门目标责任制的重点考核内容。 六是加大投入,有效利用水、肥资源。加大向上资金争取工作,建设引水灌渠,将河天然水引入旱作农业区,改旱田为水田,扩大矿泉稻种植面积;要以“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为原那么,组建农村积肥合作社或专业大户,将农村畜禽粪便变废为宝,开展有机绿色农肥同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积极推广沼气工程建设,实现废弃物无害化、生态化,减轻对环境
14、的污染,以到达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目的。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推广应用无公害的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搞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科学施用农药、化肥、除草剂。要加强对根本农田的保护、农药管理的执法力度,保障环境质量。 七是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净化农业生产环境。农业执法部门要加强执法队伍的自身建设,配备必要的检测检验、通讯、交通设备和设施,强化化肥、农药、农膜和农业生物制剂的生产、经营管理,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的不法分子。 第二篇:绿色生态农业开展的调研报告关于开展绿色生态农业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和市政府、市政协年度重点民主协商方案安排,从2023月份起,沈伟副主席率“开展绿色生态农
15、业专题调研组,赴有关县市区实地调研,走访重点企业、示范工程,召开市直相关部门调研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赴浙江衢州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市立足生态、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开展绿色生态农业,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打下较好根底。示范创立初显成效。我市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创立郎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6个省级示范区,宁国、广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以及12个国家级、8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市农产品企业创成安徽名牌产品45个。宣州洪林农业现代示范区被授予全国第七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皖江禽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初步形成。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个、省级92个;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43家、省级29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90家。开展模式探索创新。大力推广并逐步形成畜禽沼粮(菜、果等)、经果园立体种养、稻田立体种养、小流域农业生态治理、休闲观光农业等典型模式。推进传统农业向农产品精深加工、流通及休闲效劳业等领域延伸,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示范点12个。 2023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量达1411万人次,实现收入62.7亿元。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