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民政局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报告 2023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组织、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制定规划、狠抓落实,确保了法治创立工作与民政工作有效结合、齐抓并举,以法治创立促进民政工作科学进展,在民政工作中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法治理念,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局上下法制观念意识明显增加,依法行政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我县民政工作供应了坚韧有力的法治保障。现将2023年民政局法治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周密支配部署 依据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3年)的要求,我局调整充实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为组长,各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办
2、公室负责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协调、跟踪检查、催促落实。年初对全局的依法行政工作和普法教育排出规划,狠抓落实,切实把本单位的依法行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领导责任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逐步形成法治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分工抓、职能部门牵头抓、业务科室协同抓,全局干部职工乐观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完善各项制度,确保权力在制度的框架内标准运行 (一)建立健全学法用法制度。加强制度体系建设。制定了县民政局2023年依法治县工作要点、县民政局2023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县民政局关于印发县民政局推动“法律七进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加
3、强了制度体系建设,促使行政行为主体合法、程序合法、依据合法。 (二)建立完善依法决策机制。一是我局建立民政局党组工作规章制度,明确决策主体、决策范围,标准决策流程,形成完备的决策机制。各类重大财政专项资金的支配使用,全部经过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二是乐观发挥法律参谋作用。我局聘请县永济律师事务所张保国担当常年法律参谋,为我局相关政策法规和文件的制做供应法律保障。 (三)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在进一步细化公开内容,标准公开程序和方式的根底上,主动实行政务公开。我局的政务动态、机构设置、人事信息、干部选拔、年度工作总结及规划、重大建设事项、政策法规等信息,经保密审查后,通过政府网站、政务信息公开栏等
4、,向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公开,并对外公布了效劳热线,便利群众询问、投诉、反映意见建议,保障了群众对我局各项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其次在标准性文件日常管理方面,2023年8月组织相关科室对现行政府规章和标准性文件进行集中清理,全局共清理出17份标准性文件,其中列入修改0份,列入废止2份,连续保存15份。 三、加强行政权力标准化建设,标准执法行为 一是完善执法程序和标准,公正文明执法。依据“法定职责必需为、法无授权不行为的要求,标准执法行为、细化执法标准,推动执法人员公正、文明、标准执法。2023年,重点进行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法律法规的宣扬教育,依法标准和促进民间组织建设。指导社会
5、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认真学习和执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充分发挥法治的引导、标准、促进和保障作用,加快提高民间组织管理法治化、标准化、制度化水平。对全部社会组织进行年度检查,年检合格率到达95%以上。二是全面启动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加强社会组织日常管理。我局已经全面实施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原来成立社会组织需要办理的法人登记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税务登记证书三种证书,合并为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三是健全权责清单,我局认真对权力进行依法理顺和标准,对依据不充分的一律撤销,有交叉的进一步厘清,2023年,共确定了64项民政行政权力,并对每项
6、权力逐类逐项细化行政权力内容、依据、条件、程序、时限,并在网站录入。 四、推动社会自治 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舞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从传统的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努力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整、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上取得成效。一是推动政社分开。乡镇政府切实转变职能,完善社区效劳站,推动效劳型政府建设;二是建立“三社互动机制。各乡镇建立以村(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支撑的“三社互动工作机制。20232023年分别在幸福乡月坝村、沐溪镇三观楼社区和茨湾村聘请专业队伍开展了“三社互动工作试点,加强了民政工作,减轻了基层工作压力;三是开展社区标准化建设。依据各乡镇经济社会进展状况和现阶段社区建设工作水平,对社区建设进行合理分类,制定社区建设分类指导标准。 五、下一步工作 我县民政系统法治建设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乏。今后,我们决心连续把维护人民权益作为根本动身点和落脚点,以更加扎实有力的举措抓好法治建设。坚决依法行政,进一步提高各类冲突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水平,确保从源头上化解社会冲突,进一步加强防控力量建设,进一步推动法治建设,切实推动我县民政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为实现脱贫摘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供应有力支撑。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