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物新闻不能过度拔高人物新闻不能过度拔高 由来已久的典型报道理论仍然深深影响着今天的人物新闻,这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人物通讯就是抓典型塑造典型,塑造典型就意味着免不了“拔高”。在信息多元、价值多元的当前环境下,一个典型红遍天下、一个典型包治百病的时代已过去了。在平等自由意识、人本意识越来越普及的前提下,过于神圣化的形象已很难在人们心头站住,人们更愿接受的是有人情味的能与普通人产生共鸣的人物,在媒体面前,连国家领导人都越来越倾向于显示自己普通的人性化的一面。而在我们的新闻界,抓典型仍是通用语,典型靠拔高塑造这一传统思维仍很有市场。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了社会原因,也有记者自身
2、的原因。社会原因长期作用在记者身上,久而久之,就成了记者的自觉行动,成了习惯。把先进模范人物拔高到超凡人圣不近人情,常常连被采访人本身都提出抗议。经常地,先进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先进性及时代精神,连人物本身也未必意识到,因此,为了突出人物先进性,在人物新闻的写作中,适当的加工提炼是必要的。但如果借加工提炼的名义,夸大其词,夸大其事,乃至无中生有,就走向了反面。全国劳模、大连造船厂工程师陈火金的事迹见报后,陈火金很生气,他没有说过的话在文中出现了,他做过的事被夸大或歪曲了。他不得不一遍一遍对人解释,不得不给有关部门写信:“我生病吐血,报道为大口大口的鲜血直往外喷,哪有这样的事?有的宣传说我们的爆
3、炸加工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自吹自擂。我只不过是一个中专毕业生,却称我是爆炸大王,让人反感。”实际上,用写陈火金的笔法写人物新闻,绝非个别现象。被写的人有的像陈火金一样对此反感,有的不吱声,当然还有的可能会窃喜,会由衷地感谢记者的生花妙笔。那些一心想着让记者给使劲吹一吹的人,常常是最不值得写的人,但那样的人物却会不时地出现在我们笔下。值得我们付出真诚足以激发我们高尚情怀的人物,我们也常常予以扭曲,写得七情俱灭,不近人情。“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002 2 月 6 日到武汉与一群中学师生面对面交流,一名学生说他从一篇报道中得知,袁院士有一回累倒在稻田里仍不放弃研究工作,袁隆平说“累倒了还工
4、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另外,我也从来没有累倒在稻田里,那是耍笔杆子的人杜撰的。”(2002 年 2 月 20 日中国青年报文章为什么不宣传袁隆平爱惜身体?)写大夫就写他带病为病人看病,写教师就写他累倒在讲台上,这是某些笔杆子的常用笔法。有篇人物新闻这样写主人公:“这个连母亲去世都没掉泪的硬汉,这回却掉泪了。”母亲去世都不掉泪,这种人或许真有,但他的情感他的人格很可能有问题,绝不应是英雄模范入圣人贤的证明。在人物新闻的写作中,受人请托乃至接受了小恩小惠而投其所好,进行有意吹捧的现象是有的,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还是不知不觉就陷入褒奖过分的境地。许多记者,写批评稿胆小如鼠,一写人物新闻就气
5、壮如牛,总觉得表扬的话过点头没关系,有的人甚至觉得只有过一点才显出自己笔杆子功夫到家,这种现象才是真正应当引起我们警惕的。人物新闻的过誉违背现代传媒精神,违背新闻工作道德。人物新闻过誉也常常使采访对象难堪,乃至对其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受众天然地以为,报上登的那些事那些话,都是被采访对象对记者说的,从而可能对被采访对象产生不好的看法。有的被采访对象在报道登出之后,不得不对人说我没做过那样的事、我没说过那样的话、我没有那样的想法等等。陈火金、袁隆平遭遇就是如此。乒坛名将邓亚萍针对人物新闻的过誉现象曾说“有些报道过分渲染,弄得我们看了都不好意思。著名运动员也是人,不是神。希望记者不要当吊车司机,把
6、我们吊到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半空。”人物新闻誉人过甚,常常造成的是毁人过甚。人物新闻过誉现象的产生,有其历史根源,也有现实根源,克服这一弊端是一项艰难的系统工程。我们期待着社会的进步,新闻事业的进步。“找个记者给吹一吹。”我们很容易就能听到这样的话。社会如果这样认定记者角色,是社会的悲哀,新闻的悲哀,也是记者的悲哀。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我们应当时刻牢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一最重要的新闻规律,充分利用说真话的空间,尽最大努力说真话,能不说假话就不说假话。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新闻写作中的历史观念实际上是指包含了过去、现在、直至未来的价值判断。誉人过甚的人物新闻,既无现实感,更不会有历史感。一张报纸,一名记者,如果只有“吹一吹”的历史,这是一种荒凉、空洞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