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21.06KB ,
资源ID:767073      下载积分:8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7670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浅议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x)为本站会员(g****t)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浅议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docx

1、浅议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摘 要:德育工作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整个数学教育当中将德育贯穿始终,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教学情境目前,很多人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是政教处、班主任的事,或是历史、政治、语文等学科教育的事,与数学教育无关。也认为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不像政治、历史、语文等文科知识丰富,大量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而数学这门学科又是自然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没必要进行德育渗透,也无法进行德育渗透。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到底有没有必要渗透德育?在学生学好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否让其潜移默

2、化地接受德育呢?下面,结合我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和看法。一、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必须的、可行的数学教学相对其他学科抽象而枯燥。它不像文科知识丰富、活泼、生动而富有情趣。但数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重要局部,必须要渗透德育。关于这一点,数学教学大纲和中学德育大纲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可见德育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数学教师应抓住学科特点,利用中学生可塑性强、思维活泼的特点实施德育。二、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穿插与课堂知识有关的数学史话、数学谜语、数学妙联等,就能有效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活泼课堂气氛,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如,我国古代的商高定理、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杨辉三角等,国外一些数学家如牛顿、高斯等的数学典故,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等数学巨著,像高斯妙算1到100自然数的和,就能使学生“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数学内容的自然内在美,形式和谐统一美,使学生在感受美、理解美中,学习数学的兴趣油然而生,真正让其感受数学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也可应用归纳法,使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探索一般性的结论,大力倡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大胆假设、猜想,以至冲破平时的思维定式获得突破性的进展。教师合理地设计推理过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4、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到达爱数学、迷数学的地步。三、深挖教材,陶冶情操,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和学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掌握知识、探索知识的方法,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和重要目标。数学教育的系统性、理智性,可使学生具备理性思维,克服主观臆断,说出的话有理有据,遇事不慌不忙,“三思而后行。由数学教育的严密性,可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习惯;客观性、进取性、实践性和开展性,揭示了“纸上得来终觉

5、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促使学生培养解决一切问题就要从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刻苦钻研、谦虚谨慎、循序渐进的良好品质;数学教育的客观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唯物主义根本观点,有了客观性,才有了人们认识的统一性。数学内容及其开展的辩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联系的观点和事物运动开展的观点。如,庄子的“一尺之锤,日去其半,万世不竭在数列极限教学中,通过几何直观及实例,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而且使学生从有限中认识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了质变;在圆和三角函数教学中,反映了“化整为零,化零为整,曲中有直,以直代曲的辩证关系;坐标平移和图像变换反映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运动和精止的辩证关系

6、。因此,教师要适时、有意识地揭示蕴藏在数学中的各种辩证关系,从而使学生树立学数学、探索科学微妙的理想和信念,直观形象地领会事物开展的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总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整个数学教育当中将德育贯穿始终,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教师做到自然妥帖,切忌生搬硬套,使数学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恰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万物。并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参考文献:1徐丹.道德学习的三种途径J.中国德育,2023(08).2曹一鸣.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J.数学教师,1995(12).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编辑 薛直艳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