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信息产业2023年推动 依据市电子信息产业十三五规划,为加快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的跨更加展,制定2023年推动规划。 一、进展目标见附表 1、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完成现价产值57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50亿元,利税67亿元,其中利润4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20%、25%和25%。 2、开展全市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下称两化融合工作。力争列入市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36家,推广应用企业1000家。 二、主要工作 3、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重点从纬创资通工程和数据产业园、软件园以及可胜科技、纬立资讯、图讯科技、航宇电气、全鸿电子、通泰光电等一批IT重大工程入手,招引相关产业的
2、上下游企业,通过集聚效应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逐步形成以市医药高新区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海陵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在组织实施明昕微电子、云涌电子、科化新材料、春兰清洁能源、普吉光电、电子、电子、电子等现有工程建设的同时,连续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信息类企业落户。以高港、姜堰信息产业园为载体,推动进展创新电子、博泰电子、东田电子、友润电子、格律斯电子、环球船舶、菁茂科技、优宾晶圆、世隆电机等企业的集成电路和元器件产品,重点突破集成电路产业链龙头企业和重大工程的引进,组织与本地现有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的定向嫁接,逐步建成产业链完整齐全、相互支撑的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 4、加快提升传统电子信息产业。
3、抓住进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契机,加快进展无污染、环保型元器件和关键材料,提高产品性能和牢靠性,提高电子元器件和根底材料的回收利用水平,降低物流和管理本钱,在保持国内市场份额的根底上,乐观开拓国际市场;加速传统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换代,充分发挥整机需求的导向作用,顺应高频化、片式化、微型化、大功率、多功能、高精度等进展趋势,围绕国内整机配套调整元器件的产品结构,有效推动兴顺电子、石冢感应、华龙电子、浩普投资、旺灵绝缘、银河寰宇、友润电子、航联、航宇、华骋科技和昭阳光电等企业的研发,提高热敏电阻、电连接器、传感器、电容器、互感器、覆铜箔板、高频线路板、高压绝缘纸板等产品的生产力量。 5、大力培育新兴电
4、子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市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的基于物联网的设施高效种养及溯源应用与示范、扬子江药业集团的药品制造与物流效劳过程的物联网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春兰清洁能源争辩院公司运用物联网技术针对车载电源开发的远程数据传输系统、华骋科技公司的车联网关键中间件-车辆仪表研发、东华测试公司的工程结构智能在线监测分析系统与结构力学性能测试与云分析诊断平台软件、宏泰电子科技公司的HT智能家居把握系统、安方科技电力公司的输电变压器运行状态实时监测预警系统、三福船舶工程公司的基于物联网的生产集配管理系统和智能交通与移动执法等物联网示范工程建设为重点,组织对现有物联网企业工程实施进展状况的跟踪效
5、劳,重视物联网产业链系统集成工作和物联网技术应用,以系统集成工作开展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进展,以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硬、软件的研发和创新,夯实现有根底,不断培植新的亮点;同时亲热关注数字视听、集成电路、网络通信等新型电子信息产品的技术创新、产业转移、企业重组等动向,通过引进、消化和吸取,逐步填补我市电子信息的行业空白和助推产业链延长。 6、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互动融合。重点推动行业骨干企业的两化融合进程,开展以综合集成、协同创新、流程再造、效劳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两化深度融合,突出组织实施以电子商务、产品装备智能化、生产制造过程自动化和平安生产及节能减排为重点的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工程;加快组织实施市
6、级以上两化融合示范试点和推广应用企业等战略进展工程,进而有效推动做强支柱行业、进展新兴行业、改造提升传统行业,提高全市电子信息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工程、新品建设和两化融合任务 7、全力推动纬创和配套企业工程建设。以医药高新区纬创资通平板及液晶显示器一期产品的建设投产为重点,加快实施可胜和纬立的新型电子产品的工程建设,同时亲热关注图讯科技、日升光电、航宇电器、祥龙科技等企业电子产品工程的实施进程。 8、扎实推动重大工程的投资实施。重点组织高中压电解电容铝箔材料产业基地、数码产品精密机械构件、船舶电子仪器、3G敏感元器件及片式元器件芯片封装测试、新型模块化数字移动通讯远程供电系统、嵌入式新能源汽
7、车用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移动基站设备、IC封装、感应式传感器、陶瓷电极荧光灯、新能源汽车电子把握器、LED光源材料、真空超导模组、智能电网远程把握系统、超高压低烟无卤环保型铝合金电力电缆、触摸屏等工程的实施,确保完成全年投资规划,力争早日投产见效。 9、高效组织重点产品的研发工作。着重对半导体集成电路及分立器件引线框架、蓝宝石晶体及单晶材料、平面导波光分路器PLC、纳米级可染型导电纤维、高分子导电热封盖带、载带片材、笔记本转轴承、光电逆变器及把握器、新工质压缩机、高频微波印制板材、电连接器、微型钻头及专用设备、移动开关把握设备、DIN系列射频同轴连接器和宽带接入户外机柜、语音信号滤波器和光通信
8、设备等产品的研发和扩能,争取在现有生产规模根底上,不断提高技术含量,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10、全面开展企业两化融合工作。紧扣转型升级主题,充分发挥两化融合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在单项应用信息技术的根底上,逐步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特殊留意信息技术在企业各领域的集成综合应用和新业态下的协同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市场掩盖率。同时连续开展两化融合进百企业活动,通过现场观摩、专题报告、专家演讲、企业座谈等形式,准时总结推广企业两化融合推动转型升级的经验,结合转型升级相关工作争辩制定企业两化融合的相关标准和鼓励措施。结合实施市“千企升级、百企示范工程行动规划,在100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
9、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营销效劳等流程方面组织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依据自身进展的迫切需求,编制信息化建设3-5年规划及实施设计方案,选择单项业务逐一进行应用,从而积累应用经验,尝试应用效果,不断增加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企业进展战略信念和理念,为进一步开展深度融合做预备。 11、连续开展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认定工作。围绕省经信委开展的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认定工作,加强调研以单项集成、创新、协同应用为主的企业两化深度融合状况,准时把握企业单项应用动态,认真做好申报的各项组织工作。全面开展市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认定工作,在制定印发“市认定工作管理方法的根底上,组织好申报、评审、公布、授牌等工作。在
10、全市30家重点和行业龙头企业中组织开展以电子商务、产品装备智能化、生产制造过程自动化和平安生产、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的两化深度融合。依据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标准标准和既要摸清企业两化融合的现状,也要摸准企业两化融合的目标和定位的具体要求,结合地区企业信息化指数编制和企业两化融合调研工作,逐步开放评估标准工作,从而增加地区、行业和企业等不同层面工作的协调和全都,促进两化融合推开工作的体系化和标准化,对企业两化融合的进展进行科学引导和务实推动。 四、推动措施 12、落实相关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依据中心确定经济工作“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稳中求进,开拓创新,扎实开局的总基调,全
11、面落实国务院和省相关产业鼓励政策,落实市关于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意见及其实施细那么中有关财税、用地保障、自主创新、市场开拓、企业并购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充分发挥政策效应。进一步加强银企、银政合作,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工程对接的平台,落实对电子信息产业重点企业、工程的金融扶持。把电子信息产业骨干企业和高成长中小企业纳入上市培育重点,加快在国内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融资进程。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乐观培育各类风险投资机构,促进风险投资的产业化和社会化,鼓舞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投向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工程。加快建立新型担保体系,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效劳平台建设,健全
12、担保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探究创立多种担保方式。加强与国家和省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争取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 13、推动园区建设,加强对外合作。结合实施“十三五产业进展规划,推动产业进展向“1+3特色园区集中,加快园区交通、通讯等根底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园区公共技术和效劳支撑平台建设,切实提高园区产业承载力量,促进产业聚集,园区财力支持对电子信息产业重要根底设施和产品检测、技术研发、商务信息、现代物流等技术、效劳支撑平台建设,以及引进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重大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和研发基地建设。大力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引导招商引资在制造、研发和效劳上协调进展,在吸引外资和内资上齐头并进。留意吸引国际国内
13、领先的、高端的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效劳业向集聚,推动国内外企业直接投资来泰设立全球或区域研发中心和运营中心。鼓舞本地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联合争辩开发中心,促使研发、生产、效劳的本地化和一体化,乐观承接电子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等效劳外包,提高效劳业利用外资比重。 14、增加创新力量,支持转型升级。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引导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企业创新机制,推动企业有效整合国际国内创新资源,供给和保障居国内先进,并具有确定国际水平的设计开发、试验、检测、验证和信息化等关键研发试验条件,支撑企业在电子信息自主创新重点领域实现突破。鼓舞企业加强战略创新,促进技术
14、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企业文化创新的紧密结合,全面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推动大公司战略,乐观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鼓舞企业通过资本的运营和信息技术产品的集中,实现企业规模和产品领域的扩张,加快形成一批具有产业特色、技术优势、规模效应和品牌价值的骨干企业。优先扶持对产业进展关联带动作用大的公司,支持企业通过跨域合作,提升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层次,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辐射效应,依据专业化分工要求,构建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配套的战略联盟,形成合理的产业体系。 15、整合产业资源,改善进展环境。加快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培育专业化高水准的效劳机构,优化各类产业、科技进展专项资金支出结构,支持企业创新创优。乐观推动人才柔性流淌制度,大力引进国内外中高级人才特殊是行业领军人才,为提升产业层次供给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形成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加快引导企业内部管理创新,激发企业进展活力,推动转型升级。加强行业运行监测分析,准时公布产业平安预警信息,实行应对措施。连续深化开展“三效劳活动,以效劳企业进展为重点,认真破解企业进展瓶颈,制造有利于企业加快进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