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17.08KB ,
资源ID:787678      下载积分:8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7876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运行存在问题及对策.docx)为本站会员(sc****y)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运行存在问题及对策.docx

1、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运行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小学校长职级制从上海市1993年率先试行以来,已在宁波、大连、成都、潍坊、武汉等城市广泛展开。它扩大了学校办学自主权,充分调动了校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校长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解决了校长只能上不能下的难题,淡化了校长的“官本位意识,促进了校长的专业化开展。但是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它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以下探讨。 一、 校长职级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考评方法不够理性化,过分依赖量化手段 1评价标准单一,把分数当作职级制考核的重要指标,无视了各个学校的实际 有的地方评价标准过于笼统,城市

2、与农村学校一个样,高中、初中、小学同标准,重点学校与薄弱学校也是一样。有些地方把校长评价放在学校的硬件建设、学生的升学率、学校平安工作等方面,舍弃了其他指标,导致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2把校长评价与学校评价混为一谈 校长评价是校长职级制的核心内容,根据校长的方法理念、办学能力、办学水平、办学过程、办学实绩等因素给校长评职级,与校长薪酬挂钩。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把校长评价与学校评价混为一谈。校长评价的范围往往是校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管理、学校管理、校长素养、业绩、办学特色。学校评价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教师队伍的开展,主要是教师评价,包括教师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继续教育等;学生评价,评个性特长

3、及取得的成绩;学校特色,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校长评价侧重于校长个人,学校评价侧重于学校整体。校长职级考评有的地方过于关注校长个人的资历、学历、任职学校,重点学校校长级别高,村小级别很低,论资排辈,特级校长往往是年龄偏大的。3考评过分依赖量化手段,片面追求公平公正 校长的业绩有些量化手段反映不出来。量化分析有不少弊端:一是数据收集难以保证真实可靠,评价范围过于狭窄样本数量太少,缺乏代表性;二是收集的数据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有些官员对自己有利的数据就用,不利的就不用。2.考评过程不够民主化 校长职级制这一政策方案在制定时有唯官员化倾向,自上而下制订一个方案,不管能否执行,强制推行。校长职级考评由教

4、育行政官员决定,教师、学生、家长被排除在外,造成一些校长只唯上不唯下的工作作风。权力缺乏监督,就会走向校长专制,还会导致腐败。3.人员不够专业化 面对日益复杂的教育形势,纯粹的教育行政人员是不能搞好校长职级制改革的。不懂行的行政官员指手划脚对教育事业不利,一些地方无论是制定政策还是评价政策都把专家排除在外;有的地方设立民管会参政议政,对这些非专业的社会人士、学生代表不进行专业培训;校长作为“官来当,不作为专门的职业来做,缺乏应有的职业培训。4.模式单一化 校长职级制缺乏全国性的法律依据,目前正处在试点阶段。上海、成都、潍坊等地有自己的模式。有些地方不顾实际,套用某地单一的模式,不仅没有解决以前

5、的老问题,还产生了一系列的新问题。5.论证不够科学化 各地在推广职级制之前,要在本地选择一些学校进行试点,试点之后没有充分论证就在本地推广。也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就盲目推行。6.政校关系未理顺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干预太多,掌管学校的人、财、物的调配,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目前由于政校关系不顺,造成了“一放就乱,一抓就死的局面。7.入口与出口不对称 校长职业入口与出口不对称,入口人多出口人少,谁当校长、谁评校长走过场,有许多地方走的是封闭路线,参评人选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谁当校长也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任命,竞争上岗只是走过场,教师和学生无权参与,这很有可能落入校长委任制的窠臼,该淘汰出局的校长却没有出

6、局。 二、 对策 1.考评方法要理性化 1评价标准要多元化,职级考评体系要全面合理 要因地制宜,以学校的办学条件、生源、师资、规模、原有教育质量等根底条件为关注点,对各个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中的难度系数,放到职级考评体系中,调节权重。同时还要表达校长办学特色,对校长的特殊业绩给予办学特色加分。2校长评价与学校评价既要适当结合,也要适度分开 校长评价有时注重短期局部目标考核期内、任期内,而学校评价关注学校的长远利益。学校评价好也并不一定是校长的能力高,因为原有起点很重要,重点中学评价比薄弱学校好,要考虑到它的历史与现状。校长评价关键是要看校长在任期给学校带来哪些新的变化。如果不考虑这一点,校长

7、往往要求向重点学校流动,挫伤了一批薄弱学校校长的办学积极性,影响了薄弱学校的建设,不符合教育均衡原那么。3合理的量化手段与专家的经验恰当结合,才是真正的理性化方法 2.发扬民主,加强监督 校长职级制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放权,扩大了校长的办学自主权,教育行政部门从干扰学校内政的全面管理转变为对学校的宏观管理。从政校关系来看,教育行政部门扩大了学校的民主。从学校内部关系来说,校长可以提名副校长任命中层干部,校长的权利扩大了,校长应该向副职、中层干部、教师、学生再次放权,这个过程就是扩大民主的过程。校长决策也要民主化,要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党组织的作用。教代会、工会组织应由教师直选产生。校长职级评

8、价时不能是上级部门的几个官员进行考核,要让教育专家召集教师、学生、家长代表及社区代表进行评价,教师代表约占50%以上的权重。充分发挥上级监督、校内监督、社会监督的功能。上级监督主要是财务监督、审计监督,上级监督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校内监督最重要,社会监督可以设置由家长、社区代表、教育专家等组织的民主管理委员会进行监督。三种监督要相互协调,形成完整的体系。3.人员要专业化 无论是制定政策还是评价政策都必须依靠专家,以教育专家领头由教育专家、经济专家、心理专家、统计专家等组成专家委员会,加强科际整合,专家治教,这样更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校管理规律。有的地方设立民管会参政议政,对这些非专业的社会人士、学生

9、代表也要进行专业培训,先培训后上岗。搞好校长职业化的关键在于由原来的把校长作为“官来当,转变为把校长作为专门的职业来做。要确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严格把好入口关。加强职业培训,上岗前要培训,“先培训后上岗,上岗后要进行继续教育在职培训,促进校长的专业成长。4.模式多样化 各地不能套用某一单一的模式,应该保存职级制的根本特征,根据本地实际,走出一条有地方特色的校长职级制改革之路。各地面临的问题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既要表达共性,又要张扬个性,寓共性于个性之中。有的地方为了推行校长职级制转变教育行政机关的职能,搞好效劳职能,与学校改革进行对接;有的地方把校长职级制与教师聘任制、校长负责制结合在一起;有的

10、地方成立督导室对校长进行评价、监督、指导;有的地方成立由专家组成的中介机构对校长职级进行评估;有的地方由专家、教师、学生代表、家长、社区代表组成的民管会进行评估,还有的地方在教育体育局之外成立一个教育管理中心进行评估。 5.论证要科学化 各地在试点之后要充分论证,要进行可行性分析,政治上是否可行,能否表达公正、民主、平等等原那么,能否得到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还要考虑新老政策能否对接;社会心理上是否可行,让校长在经济上脱颖而出,是否挫伤教师的积极性,怎样协调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校长与校长的收入差距,校长与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否超过社会承载的限度;制定的政策方案是否合法,有

11、没有违背国家宪法、法律以及教育法规;经济上是否可行,校长职级制要与当地经济实力相匹配,当地是否投入充足的教育经费,校长职级制从总体上提高了校长的待遇,当地经济开展能否承受? 6.理顺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 在政府职能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行政部门加快职能转换的步伐,强化效劳职能和督导职能。理顺政校关系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放权;二是监管。教育行政部门要敢于放权,一是向学校放权,二是向社会放权。面向学校要扩大校长的办学自主权,包括学校人、事、物的调配,让校长根据教育规律和学校管理规律来管理和经营学校,还要放权给教师、学生,让他们有校长考评的参与权,要改变教育体育局几个领导决定校长的去留、校长的级别

12、的局面,否那么会造成校长只盯住上面而不要实绩的不良风气,校长职级制就会前功尽弃。校长的聘任、校长的考评,教育体育局应组织专家来做,不一定非要自己来做,可以成立独立于教育体育局之外的民间机构来做。有的地方成立了由教育专家领衔,由教师、家长、社区代表等组成的民主管理委员会,对校长职级进行考评。有的地方在教育体育局之外成立由专家组成的教育管理中心,负责校长的考察、考评。教育行政部门在放权的同时必须加强监管,管办别离,保证学校权力的均衡化和法律化,强化督导职能,客观公正地参与校长的评价,并及时反响给学校和上级领导。教育体育局必须加强监管。监管也可以由督导室去执行,主要是宏观监管,加强财务监督、审计监督

13、,重大问题学校实行报告制度。7.要把好校长入口与出口关 校长入口要建立适合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开展的职业准入制度,严格制定职业证书的标准和资格的认定程序。要有开放的校长源,不仅要在已任校长中挑选,还要面向社会吸引人才,为那些具备校长任职资格,有竞争校长意愿的优秀人才提供公平竞争的时机,营造尊重人才的气氛。要建立校长人才资源库,提供充足的人才储藏。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入口与出口不对称,入口人多出口人少,规定校长合理的任期。不称职的校长不一定非要任期到期时才解聘。没压力校长职级制就会失去应有的活力。8.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校长职级制不能把以前的学校管理制度一律推倒,另起炉灶,对以前的校长负责

14、制、教师聘任制,教代会制合理扬弃,处理好新老政策的对接。校长上岗资格认证制度、校长职务等级薪酬制度、校长考核监督制度等一方面要吸收过去相关制度的长处,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9.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校长职级制根据职级定薪酬,有的地方校长与校长之间的工资差距较大,校长与教师的工资差距更大。考虑到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报酬与奉献成正比,让奉献突出的校长脱颖而出,提高他们的办学积极性。在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背景下,校长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太大,校长与教师工资的差距不能过大,否那么会挫伤教师与大多数校长工作的积极性,导致教育质量迅速下滑。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教育政策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23第一版. 2 赵徽,赵德宝.校长职级制带来了什么.中小学管理,20231:18-19. 3 褚宏启.对校长专业化的再认识.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1. 责任编辑付一静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