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矛盾排查调处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建立健全 农村矛盾排查调处机制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根底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开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那么根底牢;农村稳,那么社会安;农民富,那么国家昌。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农村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进一步显现,比方,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村干部经济作风、
2、村班子不团结、土地承包纠纷、宅基地纠纷、旧村改造、村民待遇不一致等问题。这些矛盾纠纷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制约农村经济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建立健全农村矛盾纠纷处置机制,着力化解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对维护农村社会安定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创新机制,坚持“统一领导、协调有力、职责明确、运作标准、工作高效原那么,全民动手,齐抓共管。 具体措施: 一健全领导责任机制。强化领导责任,推行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是成功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保证。搞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一是各地区各
3、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程,建立领导责任制,形成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综治委牵头协调,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狠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对可能由民事小纠纷转化成刑事恶性案件或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或苗头,党政主要领导要靠前工作、亲自调处、亲自督办、亲自疏导化解。要舍得花费精力想平安,要舍得组织人力保平安,要舍得挤出财力买平安,真正落实“守土有责、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同时要落实社会治安综治责任制,解决好群众关心和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注意掌握社情民情,有效防止和防止出现群体性事件。在调解过程中,必须坚持属地管理的原那么,强化矛盾纠纷发生地的责任,并相应明确各单位“
4、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二是把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建设好。要紧紧围绕调整经济结构、开展区域经济、增加群众收入、维护社会稳定来搞好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协调好基层两委的关系,提高其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稳步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实行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但凡群众关心的问题都要及时公开,提高群众对重大决策的民主参与程度、必要时,举行民主听证会;落实好税费改革、征地拆迁各种补偿款发放,真正做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四是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耐心做好群众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广阔干部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素质。及时分析和研究的新情况、新问题,增强新形势下下处理突发性
5、事件能力。各级领导干部更要树立“以人为本、“管理就是效劳的意识,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促进思想作风转变。 二健全层级管理机制。一是乡镇层面,由于矛盾纠纷原因多方面,因此,必须采取不同方法方式加以解决。要进一步完善健全。二是村级层面,村调委会负责调处本村较大的纠纷,片区或小组调解员或信息员负责调处本片区或小组内的一般性纠纷并提供社情信息。总之,要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作用,形成全方位的点、线、面三级防范调解机制。防止矛盾纠纷激化,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同时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那么,实行分级负责、归口调处,各部门任务明确、职责清楚,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负责机
6、制,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预防上,建立信息、排查、回访等预防机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前化解,变被动调处为主动预防。工作中,各级调解组织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矛盾纠纷发生情况、特点和规律,积极预测,超前防范,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到预防与化解纠纷相结合。 三健全法制教育机制。使公民知法、懂法、守法是减少矛盾纠纷的前提。要把群众的普法教育与化解矛盾纠纷结合起来,使大家学会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真正把化解矛盾纠纷纳入法制轨道,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五健全制度运作机制。一要建立矛盾纠纷月排查分析例会制度。乡镇场综治委要每半月召开一次分析例会,主要听取本辖区前半月的治安状况、纠
7、纷调处情况报告;排查近期各辖区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分析纠纷的新情况、新特点、新动向;研究重大复杂疑难纠纷或跨镇村纠纷案件的调处方案和防激化措施;交流纠纷调处工作经验,安排下一步纠纷调处工作。二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度。村调委会对当地发生的纠纷情况和可能发生纠纷的苗头、隐患,要深入进行排查,及时调解,并定时上报。乡镇调委会对本辖区各村发生的纠纷和可能发生纠纷的苗头、隐患进行汇总分类:对重大疑难纠纷及时报告;对依法属于某个部门调处的,移送某个部门并配合调处。三要实行包案调处制度。将每起纠纷具体落实到每个调委会和调解员身上,做到“四定、“三包,即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包调处、包跟踪、包反应。四要建立调处工作报告制度。村、乡之间每半月报一次,乡向县每月报一次,如有重大纠纷调处情况应随时报送。上报的材料包括调解数量、主要类型、纠纷的特点、动向和规律;解决方法,预防措施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