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 ,大小:14.98KB ,
资源ID:809719      下载积分:8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8097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年浅析红楼梦外译中的跨文化交际.docx)为本站会员(g****t)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年浅析红楼梦外译中的跨文化交际.docx

1、浅析红楼梦外译中的跨文化交际摘要:红楼梦的跨文化翻译是困难的,这不仅是由于译者有着自己对原著的“前理解,同时还由于不同国家文化差异形成的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过滤,造成翻译失真,如采用翻译理论中的“等效翻译,或可对这种情况有所纠正。从这个意义上讲,不仅是红楼梦,而且其它名著在翻译实践中亦可借鉴类似经验。关键词红楼梦;跨文化翻译;背景一、跨文化交际的历史背景跨文化交际,它既可以指本族语言者与非本族语言者之间进行的交际,也可以指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交际。跨文化交际兴起于美国。我国对其研究较晚,在上世纪 80 年代初,北京外国语大学著名语言学家胡文仲教授开始从事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自从改革

2、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国际化。由此,跨文化交际便在其中应运而生。红学与甲骨学、敦煌学鼎足而立,被列为当代显学,并且在国际上成为汉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固然是由于红楼梦这部巨著自身的文化品格,它的博大堂庑“引无数骚人竟折腰,同时,也是与无数学者和众多翻译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关于那些汗牛充栋的红学论著,很多红学工具书都做过统计,而红楼梦在世界各国的翻译概况,据胡文彬先生红楼梦在国外一书附录“红楼梦外文译本一览表介绍:“摘译本有7种文字,17种版本;节译本12种文字,26种版本;全译本9种文字,19种版本。共17种文字,62种版本。这还只是1991年前的统计,近十年来新增加的红楼梦有关译本尚未包

3、括在内。但仅此即可看出,翻译工作者投注了如此多的精力,而且不厌其烦地重译,再译,致力于向世界各国读者介绍红楼梦,对于扩大这部名著的世界影响,从而使红学成为汉学中重要学问之一,应该说是起了直接作用的,厥功甚伟!然而,翻译难,尤其是翻译红楼梦这样的名著更难。这不仅是由于红楼梦本身因具有百科全书的性质要求译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深厚的学力,更由于牵涉到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作为介于原作与译本读者之间的中间人,翻译工作者除了必须忠实地传递原著的语言、文化等各种信息外,同时还要兼顾读者的心理,使读者尽量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似的感受,那么译者面对的实际困难是可想而知的。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自然红楼梦的英译本

4、也就格外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由于霍克思译本不仅全,而且是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翻译的,所以,本文在论述红楼故事在异文化领域传播的跨文化翻译问题以及译者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时,以霍译本为引例是比拟恰当的。二、跨文化交际影响英语翻译的因素红楼梦是曹雪芹呕心沥血的产物,因此,许多译本恪守的原那么,一般来说总是设法将书中的一切都尽量译出。不过,在译者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又面临着具体的困难。按诗经原句应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萍,出自小雅鹿鸣。贾政和众清客自幼饱读古书,自然一听就知道错了。现代的中国读者对诗经已不如古代文人般娴熟,但相对来说,诗经被列为“五经之一,人们经常引用,总比那些冷癖典故出处要容易记忆。因

5、此,有一定国学修养的人,对这里的好笑之处,想必也多能心领神会;但英语的读者却不同,他们在另一个迥异的文化传统下成长,一般都不熟悉诗经,自然也就不知道李贵鹦鹉学舌时闹了笑话。这样一来,原著写的贾等人的哄然大笑,英语读者恐怕有些莫名其妙。笑话却不好笑,当然是英语读者在阅读乐趣方面的损失,这就要求译者能够传达出类似的阅读感受。因为照字面解释,“bleeding是“正在流血之意,如果是这样,那鹿怎么可能“happy(幸福)所以读者就会联想到错误可能出在“bleed-ing上。霍克思为此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他舍易取难,抛开红楼梦引的“荷叶浮萍不译,而直接根据“食野之萍制造了一个音近致误的诗句,从而在译文

6、读者中取得了相似的效果。红楼梦的难于翻译还在于书中穿插了大量的诗词曲赋。其它小说这方面的描写,多数情况下,是可有可无的闲文,这些韵文删去后不致太影响内容的表达,有时反而使小说显得更加简净,紧凑。读者们在遇到夹入小说中的韵文时,不愿意看就跳过去,也没多大关系。但红楼梦的情况就比拟特殊了,它的绝大多数诗词曲赋都是融合在小说故事情节之中。如果略去不看,就弄不清后面的情节。以十二钗判词为例,曹雪芹通过这些韵文形式预先隐写了人物的命运,并暗示了一些故事情节的进展,当然其中也蕴涵着对一些人物的态度。关于这方面的具体研究,蔡义江先生有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专著,所论甚详,可以参看。这里我们要谈的是,红楼梦中韵文

7、形式特别是判词的特殊性,要求将原著的这种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译文读者,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由于汉语是表意文字,英语是拼音文字,使得红楼梦诸钗判词中一些利用语言物质外壳(音或形)的特点所创造的艺术效果颇难再现,像上述钗黛判词中的“玉带林暗寓林之名,“金簪即宝钗,“雪谐音薜等,就很容易在译文中将上述特点丧失殆尽,在这方面,连霍克思也是束手无策的。不过总的来说,他采用了“扩展译法,力求使译文读者窥见原著的风格和技巧,同时也向读者传递出自己的阅读乐趣。读者对原著的理解要比原文读者的理解狭窄,因为译文读者缺乏原文读者的文化知识背景,这样,原文反映的某些信息就不容易理解。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奈达认为译者必须

8、把信息“拉长来迁就读者,以求原著的信息能顺利地传达给读者。主张直译的翻译评论家或许对这种理论有不同评价,但翻译红楼梦这样的名著,仅仅做到一般的“信、达、雅,而不能传达原著丰厚的文化蕴涵,恐怕是很难到达预期效果的。三、在跨文化交际下英语翻译的方法红楼梦的难于翻译不仅仅表现在中外读者知识背景的不同,更重要的还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价值观念的巨大差异。早年俞平伯、启功两位先生在研究红楼梦第十三回对秦可卿死后的诰封时,都注意到了这样一个异文现象:甲辰、有正、程甲本等此回作“宜人,而庚辰、已卯、梦稿、甲戌、蒙府、戚宁、舒序、列藏本并作“恭人,他们虽然侧重考察的是版本歧异,但这个例子恰恰反映了红楼故事在异

9、文化领域传播时可能会出现的“翻译失真问题,也反映出跨文化翻译的难度。因为就连中国的普通读者,看到“恭人或“宜人,也很可能目光一扫而过,不去深究,并且,现代的读者已对旧时的官制知识感到陌生,自然不会触发他们去探索这个区别,何况是对中国文化有着隔膜的外国人。不过对于知识渊博的学者来说,哪怕一个字、一个词也都不会轻易放过。红楼梦里“恭人与“宜人这个词的异文,其中是有着丰富意蕴的。俞平伯先生认为“宜人二字是校订者按照官制来改订原著,校改后虽然在官制上与贾蓉的五品官衔对应,但却违背了曹雪芹的“春秋字法,即此字有深意寓焉。按照俞先生理解,“三品恭人五品宜人是官制常识,秦可卿封“恭人等于将贾珍的职级移到她身

10、上,是暗示贾珍与秦可卿有染,所谓“淫丧;而启功先生却认为作者是在成心回避清代官制特征。可见,一字之差,其中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是很不相同的。但西方读者普遍没有这种学力,原书中所描写的等级差异,他们是不会有如此清晰概念的,因为这涉及到文化上的局限,而且这个词的背后,还牵涉到汉语文化整体文词等级现象和谦敬系统的复杂问题。一般来说,在英语世界中,谈到男子的配偶,最常用的是带有平等观念的wife(妻子),而没有中国明清时期那样等级清楚的封号。在汉语中“恭人、“宜人那么本身已显示出尊卑观念。与此相联系,旧时中国人谦称自己的妻子为“贱荆,(红楼梦第三回林如海称其妻即是如此),但“贱荆这样的词就很难直译,即使勉

11、强直译,恐怕西方读者也感到迷惑不解,霍克思将此译成了“my poor wife,其实poor在英语中有“贫穷、“衣食缺乏之意,然而在红楼梦这个具体语境中,林如海的话并不是指妻子“贫穷或“衣食缺乏,而是一种谦称,由于中英文化背景的不同,霍克思的这种对原文的“前理解造成的“文化过滤现象,也就缺乏为奇了。再如红楼梦诗词曲赋中反复出现有“东风和“西风两个词,如二十二回的“莫向东风怨别离,三十八回的“帐望西风抱闷思等,这两个词表达的中英文化差异就更明显了。由于中英两国地理位置不同,中国人心目中的“东风、“西风与英国人的概念是迥异的。中国人的“东风是指春夏两季从太平洋吹来的温暖的风,在诗歌里常与“春风联系

12、在一起;而“西风那么总是与萧瑟的“秋风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英国人就不同了。可见在英国人心目中,“西风是温暖的,如同中国的“东风;而英国人的“east wind,却是从欧洲大陆吹来的冷风,与我国的西风、北风相似。如果译者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那么译本读者看到这里时肯定会莫名其妙。所以,霍克思将红楼梦中的“东风译为“summer breeze,“西风译为“autumn wind是妥当的,这是为那些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的外国读者着想,使他们在读到这些红楼梦诗句时心目中产生的联想与中国读者相同或相似。翻译理论中有“等效翻译之说,意谓译文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该尽量接近原著对原文读者所产生的效果,这恐怕

13、就是红楼梦霍译本不墨守原文的因由。因为翻译红楼梦达样一部杰作,译者的任务,已经不是纯粹的“翻译二字可以涵盖的。二、结语语言是人类文化中最富有意义的创造,而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堪称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每个国家和民族世代相传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意识等。不同的文化背景,使中西方个体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准那么等各个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着文化的开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了不同国家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异。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承的,当语言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容器和载体。中国和西方各民族因为所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语言负载的文化信息也不尽相同,因而在翻译上也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参考文献:1 肖家燕,李恒威.诗歌隐喻与诗歌主题的异化翻译红楼梦诗歌英译的认知语言学研究J. 红楼梦学刊. 2023(01)2 李东辉.英汉比照研究的翻译学视角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23(04)3 孙文侠.红楼梦诗词翻译中的风格传递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