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回属于儿童的美术课找回属于儿童的美术课_ _儿童美术课儿童美术课 小学美术新课程由自主、合作、探究等最为重要的行为动词构成,把课堂对话情境中师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及时性获得与发展的生成看作是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这是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由重复走向创新的超越。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矫枉过正的现象和对课程标准的误解误读,以致背离了课程改革原定的目标。那么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其背后的成因是什么?到底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找回属于儿童的美术课呢?一、“探究”不等于“不教”近几年中小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度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方式,即“探究性学习”,又称为“研
2、究性学习”方式。于是在小学美术课的教学中,一部分教师为避免落入“满堂灌”学习的俗套,课堂上一行一动皆要探究,课前制作复杂的课件,准备大量的范作,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这是怎么做(画)的?”“看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然后热热闹闹漫无边际讨论一番,于是课堂中充盈着“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的想法很独特”等礼节性的、蜻蜓点水式的评价。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达到不用教,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而我们让学生在并不理解的情况下进行有“行”无“实”的探究,根本就达不到“不用教”、“不用讲”的目的,学生又能收获什么呢?小学美术课教学中,不少教师在走一概不讲不演示的路,其实这是对“探究性学习”的误
3、解。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有着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在一些难点问题上是需要我们去教、去演示的。问题是我们怎样去教呢?应注意以下几点。1、引导学生重视课前资料的收集。学生只有亲历、亲为、亲感之后才会获得对事物的全面了解,也只有这样才会促使学生产生一种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究者的心理需求。一旦这种需求产生,他们就会积极投入到美术课的学习当中去。2、创设问题情景,留给学生想象与探究的空间。老师要讲、要示范,但讲或示范的程度要把握好,不要面面俱到,要留一点空间让学生去想象、去探究。3、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探究。也就是说老师要在方法或技巧上做到适当的点拨即可,不可太过,要让学生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4、,体会到由自己发现的快乐。二、“教参”不等于“教案”教学参考或一些名师教案是一些教师从事美术教学的“圣经”,在美术教学中动辄就将那些教学参考和名师们的教案搬来“以贩代教”。这是对教学参考和教案重“形”轻“神”的误用。如果一个教师课前不深入思考、积极备课,在课堂教学中怎能充满激情,怎能唤起学生的热情呢?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能看教参或名师教案,而是要我们参考着看,学习着看。这主要源于三点原因,一是学生审美水平不同,学生存在地域差异、城乡差异等多方面差异。二是文化氛围不同。三是教师教学风格不同。因此,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结合自己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当地的文化氛围,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5、把教参和他人教案做参考,设计出只属于你和学生的教案,那将会是一节魅力四射的好课。三、“拓展”不等于“形式”美术教学中,拓展分课内和课外两种。什么是课内拓展呢?举个例子:一位教师在上泥塑课动物乐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特点,拓展了这样两个问题“这些动物是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它的声音吗?”应该说,这两个问题对学生思维确实能起到一定的拓展,但这种“拓展”对这节课的作用又是什么呢?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在综合探索领域,拓展必须在美术学科教育范畴内,跨越学科的、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综合的学习活动。”因此,与教学不相干的拓展仅仅流于形式而毫无价值。同样为了提倡并实施美术课的课外拓展,“希望同学们课
6、后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这样一类的话便经常挂在有些老师的嘴边。这些老师煞有介事的说因为课堂的时间不够而要求学生课外继续探究、创造。当然这些老师的做法其目的是好的,但大多数教师仅仅出于对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而敷衍学生,至于课后探究、创造的怎样,教师根本不去询问。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课后拓展和教师失去信心,拓展只会成为形式。因此课外的探究、创造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需要教师的指导。也许我们可以阶段性地上一节反馈课,可以在美术室里留一个展台或是一面墙壁作为“拓展空间”,让学生展示交流课后探究、创造的成果。这样的课外拓展相信会取得很好的效果。长期以来,美术教学一直处于不停的探索研究的阶段。新课程的改革的确给我们指引了一条创新之路,但怎么用好新课标、上好美术课是我们必须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问题。我们必须拒绝有“形”无“实”,以“假”乱“真”,强调教的过程,突出教学个性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顿悟,最终找回属于儿童自己的真正的美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