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新理念和新思路抓设设施蔬菜开展用新理念和新思路抓设施菜开展对榆树林子镇日光温室大棚建设的调查与启示 榆树林子镇位于冀、辽、蒙交界处,总面积298平方公里,有32469人,其中农业人口31450人,有耕地48200亩,其中水浇地11590亩。2023年底,全镇财政收入2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该镇工业企业少,是个典型的农业乡镇。2022年全镇拥有日光温室大棚32个,2022年新建大棚1004个,2022年新建264个,2023年新建719个,全镇日光温室大棚累计到达2023个,今年将新增500个。预计到2023年,榆树林子和房申两条川的大棚将会规模连片,成为全县设施菜大镇。大棚建设
2、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近几年来,每个大棚平均收入在1.5万元左右,收入最高的棚达2.5万元以上,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建棚前的2022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815元,2022年建起1004个大棚后,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了1252元,增长34.9%;202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17元,增长31.1%。202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增长26.7%,其中来自于大棚收入660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7%。从2022年到2023年,在4年的时间里,大棚建设为全镇农民增加收入2669万元,预计今年4月底,还可增加农民收入2022多万元。四年来,榆树林子信用社存款净增1600多万元
3、,年均增长400万元,农民贷款回收率到达77%,成为全县农村基层信用社中贷款发放最多、回收最快、效益增长最快的基层信用社,仅在去年黄瓜上市交易的2个月时间,农民就还信用贷款150多万元,信用社净增存款300多万元。榆树林子镇设施菜建设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超越了全县其他乡镇,成为全县设施菜第一大镇,并成为全县乃至全市参观学习的典范,主要是取决于该镇抓住了产业开展的关键,采取了得力的措施。一、建市场,抓住销售龙头棚建起来了,农民最担忧销售问题,蔬菜销售出去了,农民心里就有了底,就有了积极性。2022年,该镇采取工程资金、抵押贷款、干部集资等多渠道融资的方法,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30亩的
4、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市场建起来后,为吸引客户,镇党委、政府一方面组织人员到附近的凌源市场,通过疏通关系,寻找客户。一方面继续加大招商力度,采取异地寻商、市场招商、优惠联商等方法,从北京、黑龙江、内蒙、辽宁等地吸引来大小客户50多户,经过几年的经营运作,市场交易数量不断增加、功能不断完善,目前,市场房屋建筑面积到达1800平方米,用于办公、交易、贮藏等房间60多间。今年,再方案征地20亩,扩建、新建保鲜库1000立方米。为了保护客户,标准管理,该镇又在市场设立了工商管理、治安管理办公室,维护市场的正常交易,打击欺行霸市行为。良好的市场秩序,增强了对客商的吸引力,增加了菜农进市交易的积极性,在黄瓜上
5、市的季节进入市场交易平均每公斤多卖0.100.20元,比凌源市场每公斤高出0.100.20元。市场的建立,销售范围的扩大,使农民的菜卖上了好价钱。同时,镇政府每年还能收取市场租赁费12万元,缓解了财政经费紧张的局面,实现了菜农、市场、客户、镇财政的“多赢。二、搞效劳,解决生产难题改变政府职能,加大效劳力度,解决农民一家一户解决不了,办不了的事情,是该镇开展设施产业一个重要举措。该镇一班人马,分成六个工作组,分工包片,以效劳为主导,直接入户做工作,了解和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推动了日光温室大棚建设。一是多形式调整土地,解决土地散的问题。该镇采取三种方式,统一调整大棚用地。第一种是征得80%以
6、上农民同意,统一规划,分户实施;第二种是户与户之间自行协商调整;第三种是以粮补地、定价租赁、级差找补等形式调整。对自己不建棚又不把土地调给别人建棚的个别户实行乡镇干部、亲戚、朋友包户包人做工作,一天不行二天,二天不行三天,直到做通为止。对有前科的人及钉子户,责成镇直有关职能部门加大思想工作力度。同时,实行抓重点村,带其它村的方法,农民看到其它村都调地建棚,赚了钱,增强了调整土地的积极性,到达了以点带面的效果。二是协调解决贷款,解决资金制约问题。镇政府出面进行协调信用社给予建棚户一定数量的贷款支持,最高户得到了6000元,对缺资金而又有贷款,信用社不再给予贷款支持的困难户,镇村干部主动为其担保借
7、贷款。全镇有10多名镇、村干部为农户担保贷款40多万元。其中,镇长王艳春、吕家店村支部书记常军分别为困难群众抵押担保借贷款4万元、2.3万元。仅2023年信用社累计发放小额贷款280多万元,贴息贷款375.9万元,镇、村干部担保贷款40多万。三是协调效劳,解决群众不好办、办不了的问题。在大棚建设中,建棚户需要木杆的,镇政府协调林业部门优先设计、审批,对树遮荫问题,由林业部门现场设计,发放砍伐证;对大棚用水用电,协调水务、电力等部门给予支持。通过为广阔农民提供有效及时的效劳,得到了农民认可,密切了干群关系,还调动了农民的纳税积极性,特别是在镇干部到村户收取农业税时,农民交税非常主动。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