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吴倩倩【】现代教育事业开展迅速,人们不再只关注孩子们的学业成绩,而更多的注意到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全面开展的现代化教育成为必然。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技能,对学生的未来开展和学业水平提高都有重要意义。为了适应新社会时期的教育要求,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小学教育者越来越多的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关键词】信息时代;小学信息技术;思维导图;应用【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7-0157-01引言信息技术教育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开展为目标。但由于我国传统
2、教育模式理念的影响,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教育体系,思维导图在教育活动中有较好的适应性,为此,我们将思维导图引入到信息技术教育中,希望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由英国教育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创出,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开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
3、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左右脑的机能,全面开掘人们在科学、创造、社交、记忆等方面的潜能,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二、传统教育与思维导图教育的比较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成年人强很多,所以传教式的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横行于中国教育行业,但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积累知识经验,丰富知识体系有所帮助,但很多的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今后的学习生活。思维导图注重成绩,更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运用图像记忆方式和解题模型训练,使学生成绩和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学
4、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三、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优势1.对学生构建个性化知识体系有很大帮助。小学生大多没有独特有效的学习方法,更多的跟随教师的引导和布置,这样不利于其以后的学习生活。思维导图做到了知识的体系化,并且更直观也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利用思维导图,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同时会有意无意的关注导图中知识体系结构,在不断的导图学习中潜移默化的形成体系化思维,進而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系统。2.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思维导图中奇特的结构,趣味的图片,多样化的色彩都对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思维导图教学中还可以插入声音等教学媒体,通过
5、多方面刺激学生感官,增加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感知教学内容,增加课堂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思维导图符合人的大脑的开展规律,强调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开展。思维导图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将思维进行无限延伸,增加思维的维度和广度。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四、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知识与技能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前对课程内容有清晰的认识,明确课程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依照课程目标指定合理的思维导图,突出重难点,并辅以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对知识结构脉络有清晰的了解和记忆,
6、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学习的趣味性。2.过程与方法教育行为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教学过程的设计就显得无比重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思维导图展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鼓励其合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局部简单知识点进行解答,在教育进程过慢或过快时教师适当予以简答或提问,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同时,教学活动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将学生合理的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体会协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优势,培养其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行为结束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对表现优秀或缺乏的学生予以点评,有针对性的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和缺乏,并提示其进行完善和改正。小结信息技术教育中应用思维导图,给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提升能力,培养兴趣和学习、思维习惯,对学生知识网络的构建也大有裨益。参考文献:1郑金秋.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2,(33):37-38.2周贝贝.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22,(4):157.3赵丹杨.思维导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