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策之我见 (xxx市委党校第xx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xxx) 理想的城乡格局是这样的。中心是城,外围是乡。城是经济活动、建筑、人口的集中地,外围的乡村,建筑密度较小,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城乡之间有绿化隔开,形成城乡景观上的差异。欧洲的许多城市都具有这样的城乡形态。从功能角度看,城乡互动最能表达城乡关系,城市为农村提供资金、工业产品,满足乡村居民需要的同时也促进农村的开展;而农村为城市提供粮食和蔬菜等,保证城市人生活的需要,同时,城市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向农村扩散,所以,城乡是一个不断互动的整体。另一方面,开展城乡的哲学也是不同的,乡村应该非常注重景观的保
2、护,这点对于城乡的可持续开展非常重要。由此可见,“城乡有别和“协调开展是城乡统筹开展的目标。 统筹城乡开展,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针对工农、城乡开展不协调和城乡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开展的突出矛盾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转变经济开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统筹城乡开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生产开展为根本,以增加 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村庄规划为切入点,以加强根底设施建设为抓手,以培育新农民、开展新产业为支撑,用规划指导群众,用政策鼓励群众,用示范带动群众,抢抓机遇,凝心聚力,突破创新,稳固加强根底建设,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一、建设
3、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 (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针对目前基层党组织所存在的众多问题,我们必须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重点。首先,必须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一是加大吸收优秀青年农民入党的力度,优化年龄结构,二是加大对一把手的培养力度,挑选好带头人。其次,必须健个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生活,加强对一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党员的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再次,基层党组织成员能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科技知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带着群众致富,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农
4、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把农民的利益作为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农民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开展。当前,农民增收困难, 农民工生存和生活条件恶劣,是农民所面临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必须关注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生存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已制定的各种保护性的政策法规,要贯彻落实,已经落实的那么要不断完善;同时要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强就业优势;对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
5、的选择,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性。 (三)改革农村人才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人才资源的作用。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充分利用。一是要不断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人才。要到达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加大开展农村根底教育事业的力度,确保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农村的总体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要不断开展针对农民所设置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二是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人才资源。针对农村原有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强化特色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利用
6、资源优势,开展特色工程。乡村旅游是生态旅游与农业旅游结合深化出来的一种新型旅 游方式。旅游者选择这种旅游方式的动机是对大自然和先祖生活方式的是双重回归。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XX县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依托优美的乡村自然环境,挖掘浓郁的地方特色,展现真实的乡村生活,是开展乡村旅游的根本条件,也是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根本要求,如乡村俱乐部(打野仗、狩猎、野营)、观光购物农场(采摘、农作、食宿)、娱乐休闲农庄(烧烤、垂钓、农家体验)等特色工程。一是有利于加强城乡文
7、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二是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开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 三、突出三项内容,激发新农村建设的活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具体操作中,我们突出规划、建设、整治三项主要内容,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构建和谐、文明、富裕的新农村。 (一)突出抓好规划。规划是龙头,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只有抓好规划,才能逐步改变村庄建设杂乱无章、水平低下的问题,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环境,同时能够节约耕地,保护生态环境。我们按照“规划在先,建设在后;超前规划,分步实施的原那么,各部门相关人员实地指导、参与村规划,力求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反映地方特色,表
8、达文化内涵,保 护生态环境,统筹安排村庄居民点体系布局、产业布局及根底设施和社会效劳设施配套,规划形成自然生态型的村庄, 着力打造整洁卫生、自然和谐、功能配套的新家园。 (二)突出抓好建设。围绕农民的“盼点,形成工作的“干点。坚持抓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积极争取省新农村工作队的援建和有关部门的资金帮扶,完善局部根底设施,着力解决农民最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阔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三)突出抓好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事关农业的可持续开展、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和谐稳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
9、是统筹城乡开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健康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农村的不断开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环境卫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农民群众改善环境状况的意愿日益强烈。 四、发挥三大作用,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新农村建设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也不是单纯的群众创立活动,需要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的整合。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多方联动,发挥三大作用,会聚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一)发挥党委政府的引导作用。为使新农村建设扎实有序推进,着力做到“党委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切实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策.doc免费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
10、刻完成写稿任务。 支付6元已有11人下载 下载这篇word文档 变了党委政府包揽包办“等、靠、要的观念,充分发挥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促使乡、村干部争当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具体措施传到达家家户户,弘扬新农村建设的典型,提升发动群众的深度和广度,潜移默化地使群众自觉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激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主人翁意识,着力营造“全处发动、全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气氛。 (二)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和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创造者和推动者。落实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发言权、建议权、决定权,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11、要引导村民建立村规民约,健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效劳鼓励约束机制。要坚持农民出资为主、政府和社会帮扶为辅的原那么,在规定时间内以“以奖代补方式对农民房前屋后根底设施建设予以资金帮扶,以时效和实惠来激发群众把自身的热切期盼转化为实际行动,快速推动场地硬化和绿化工程的完成。 (三)发挥社会力量的支持作用。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大,仅要有政府引导、群众参与还不够,还必须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作用。积极发动在外知名人士、热心家乡建设者、企业家等社会力量和机关单位,踊跃为新农村建设捐献赞助和提供必要支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五、注重三个结合,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动力 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
12、把新农村建设与促进经济开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不断拓展和丰富新农村建设的外延和内涵,增强新农村建设的持久动力。 (一)注重与促进经济开展相结合。经济开展是根底,也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只有农业和农村得到开展,农民增加收入,集体经济壮大,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物资条件和支撑。一是开展特色农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模式,抓好粮食、经济作物种植、特种养殖基地建设;依托城郊优势和农业产业优势,成立专业种植、养殖产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农民开展农业产业、庭院经济。二是引导开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不断完善根底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本地和外地资本投资,产生积极的
13、积聚效应,成立专业协会,打造品牌,形成村里有支柱产业,户户有致富工程,每家有个致富能手,形成了一道农民增收的循环链条。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特色和优势,积极宣传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多种渠道开展招商活动,做好“以地生财,筑巢引凤工作;引进工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地促进经济的开展壮大。 (二)注重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精神文明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村社会各种矛盾的重要手段。广泛组织群众开展就业培训、职业技术教育、民主管理、群众 评议、文化娱乐的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创立文明村、文明卫生示范户、道德农户、“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激发村民的集体荣誉感,让农
14、民在各种活动中得到熏陶,增长见识。大力发扬优良村风民俗,以好的村风民俗来约束不良的行为习惯,让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的私心杂念,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新风气,努力把农民培养成老实守信、文明守法的新农民。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使文明新村、文明新风相得益彰,努力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 (三)注重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日常管理显得更为重要。一方面,强化村级组织建设。村级组织即使新农村建设的指挥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效劳者和实践者,按照“五个根本“七个体系“三优一统的要求和机制,标准运作党员群众效劳中心、便民效劳室、综治联动室、调解室,强化治安中心户、文化中心户履职履责意识,不断增强村级组织带着致富的能力,增强村级组织民主管理的能力,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开展的能力,使村级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成立群众性自治组织,使群众主动参与村务管理。参与新农村的日常公共管理,促进新农村建设走上标准化、制度化轨道,始终保持新农村建设旺盛的生命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策(2).doc免费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 支付6元已有11人下载 下载这篇word文档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