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司法局效劳民生制度措施 一、加大创新力度,推进“人民调解安民工程 一是开展标准化建设,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按照“哪里有人群,人民调解组织就建在那里;哪里有纠纷,人民调解就在那里发挥作用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各类新型调解组织的建设工作,在全区先后建起了联片调解委员会、接边地区调解委员会、跨区域调解委员会、集贸市场调解委员会、民营企业调解委员会、流动人口聚居地调解委员会、学校调解委员会、钟公庙街道调委会驻派出所调解委员会、海区调解委员会、区总工会调解委员会、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等十一种类型的调解委员会。标准调解人员上岗培训工作,向全区调解人员颁发了上岗证,做到持证上岗,佩证调解,使全区的调解队伍
2、建设日趋标准。把握农村两委会换届选举的有利时机,选配好村调解主任,加强村级调委会的建设。按照分级负责的原那么,完善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制度,抓好人民调解员岗前培训和集中培训,不断提高调解员的法律、政策水平和调解技能。积极推进人民调解标准化格式文书的标准使用,对人民调解协议书制作进行量化和评比,不断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标准化水平。二是创新保障鼓励机制,活泼基层工作气氛。为了更好地激发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长效鼓励机制,继续推行和全面实施人民调解员等级制。继续开展星级标准化调委会创立活动,全面强化人民调解的队伍、业务、硬件建设,使全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在原有的根底上更上一个新台阶。积极落实人民
3、调解委员会补助经费和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大力推广人民调解财政补助、计件奖励的“以奖代补鼓励保障模式。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形成调解工作合力。积极整合各类调解资源,创新民调机制,依托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以及村居(社区)综治,建立“党政领导、综治牵头、司法行政部门为主力、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以强化矛盾纠纷的预警工作为主线,创新排查工作机制,坚持集中排查与经常排查相结合、全面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突出问题专项排查与敏感时期预先排查相结合,充分发挥司法所、调解中心在排查调处工作中的信息主渠道作用,健全调解信息员(联户
4、员)、调解小组、调解委、乡镇(街道)司法所(调解中心)四级调解网络。坚持一月一次排查调处专报和工作例会制度,“零报告制度,并且把这项工作列入对乡镇(街道)司法所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以坚持矛盾纠纷标本兼治为目的,创新治理工作机制。加快矛盾纠纷应急预警体系、指挥体系、处置体系、治理体系等矛盾纠纷管理体系建设。四是拓宽调解工作领域,增强调解工作效能。将所有可以通过调解解决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都纳入人民调解范围,及时调处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纠纷。主动、及时地调解征地拆迁、物业管理、拖欠职工工资等多发性、易激化纠纷,积极介入社会难点、热点问题纠纷和群体性纠纷的调解工作,扩大人民调解工作范围,增强人
5、民调解的社会影响力。按照XX市司法局和XX市卫生局联合文件要求,筹备组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一步扩大人民调解覆盖面。 二、落实便民措施,推进“法律援助惠民工程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法律援助的知晓率。通过电视、报纸和xx法治网等各种媒体宣传法律援助制度;通过法律援助“典型案例评选、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知识讲座、法律援助知识竞赛、发放法律援助效劳卡、钉挂法律援助指示牌等途径,让公众了解法律援助有关规定,加大法律援助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社会知晓率,提高公众的法律援助意识。二是落实便民措施,提高法律援助的满意度。以“应援尽援为目标,积极探索法律援助工作机制,落实便民措施,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6、与正义。畅通法律援助渠道,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着力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获得法律救济难的问题。标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程序,开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全区22个镇乡(街道)在200人以上农民工生活集居地、大型企业附近都设有法律援助联系点,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作用,方便困难群众就近获得相应的法律援助,实现法律援助与人民群众需浅谈司法局效劳民生制度措施求的零距离对接。三是健全工作机制,提高法律援助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标准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村(居)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的工作开展,健全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区法律援助中心与法律援
7、助工作站、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的工作衔接机制。整合社会资源,不断壮大社会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队伍,为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人才保障。健全和完善部门间联合维权机制,加强与信访、法院、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等部门间的协调,建立日常工作联系制度,完善部门联动维权工作机制,全区建有总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慈善总会法律援助工作站、xx区消费者协会法律援助工作站、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青少年法律援助工作站、妇联法律援助工作站、老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维护国防利益法律援助工作站等八个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工作站,进一步提升我区法律援助工作整体水平。 三、创新宣传理念,推进“法制宣传近民工程 一是拓宽领域,扩大
8、普法教育的覆盖面。着力抓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等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加强重点对象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各方面依法处理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在抓好重点人群的法制宣传教育外,还将对象延伸到村干部、社区工作者和其他群体,根本实现了教育全覆盖。对公务员,联合区组织人事等部门制定公务员五年法律知识培训方案,通过采取规定学、选择学、自己学的形式,将公务员法制教育列入双休日综合素质专题培训,对全区正处级以下公务员进行了培训、考试考核,考核成绩与职务晋升和考核奖惩等相挂钩,强化对公务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农村,通过“定时间、定对象、定内容,摸索出了一条农村基层干部
9、普法教育新路子,成为xx一项特色工作。二是效劳社会,提高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贴近实际,贴近百姓,贴近社会,与其他部门联合,认真做好新公布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新劳动合同法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新法的出台与我区众多企业和劳动者关系密切,为提高基层干部、企业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律意识,防止劳资冲突,区普法办、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总工会采取了多项措施,分层次深入宣传新劳动合同法,在全区范围内兴起了宣讲热潮。通过组织六个专题宣讲组,深入到区级机关、镇乡(街道)、工业园区及广阔企业,宣讲达150多场次,发放各类资料15万份。三是丰富手段,增强普法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继续办好普法简报、一月一法一案例
10、、新法传递、xx日报“xx司法专版、“xx法治网和xx电视台关注等现有普法栏目及天童南路与XX县区大道交叉口南段的“法制宣传一条街,挖掘潜力,完善法制宣传“电台有声,荧屏有像,报刊有文,网络有形、街巷有影的立体宣传格局。区普法办方案在中心XX县区建立建成2023个固定法制宣传设施,各镇(乡、街道)也要加大投入力度,在公共场所建立固定法制宣传设施,并定期开展活动。同时依托法院、检察院、监狱、劳教所等机构,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学法用法实践活动,2023年建设命名了5个青少年法制教育示范基地,他们分别是:五龙潭禁毒基地、xx看守所、区检察院、邱隘法庭、剑桥社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农
11、家主题活动,依托“文化示范户、“和美家园的创立平台,围绕“三送二办一传送“三送是向农户赠送一份杂志(民主与法制杂志),赠送一份报纸(xx法制报),赠送一张光碟(法制宣传光碟);二办是指办理一张折扣卡(购置图书购置折扣卡)、一张借阅卡(图书借阅卡);一传送是指通过新法传递、一月一法一传递、普法宣传挂图等形式传递最新的法制信息送法进农户,开辟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新阵地。四是普治并举,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以率先建成市“法治先进区、省“法治区为目标,大力开展了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法律“六进(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企
12、业、学校)创立活动,通过联创、联查、联动,合力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四、拓展法律效劳,推进“法律效劳便民工程 一是拓宽效劳民生领域。充分发挥法律效劳在促进经济开展中的特殊功能,组织引导律师和基层法律效劳人员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推动全区经济又快又好开展,为改善民生提供法律保障。充分发挥律师贴近基层、联系群众的优势,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及时为群众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提供法律效劳。继续推行律师参与党政领导信访接待工作,做好重大、敏感案件的指导和有关案件的协调工作,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手段维权,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推动法律效劳向参与社会管理、效劳保障民生转移。二是强
13、化效劳基层措施。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局,继续抓好农村“一村一参谋工作进度,自去年底开始在全区404个行政村开展建立农村法律参谋制度工作,以区委办文件下发了xx区建立农村法律参谋制度实施意见,转发了市局“农村法律参谋工作考核方法和“农村法律参谋工作规程,区财政下拨专项经费60万元,还制定了“xx区农村法律参谋合同(样式)。按照“律师为骨干、法律效劳人员为主体、“合理配置、属地就近、协商一致的原那么,充分发挥律师和基层法律效劳工作者的业务特长。到目前,全区已有304个行政村聘请或正在聘请律师和基层法律效劳工作者为法律参谋,进一步促进和加强了村级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对与农村签订法律效劳合同的法律效
14、劳机构建立起诚信档案,将个人信息、年度注册、年度考核等内容存入到诚信档案,并实行法律效劳工作的跟踪监督。 五、完善制度措施,推进“社区矫正帮教安置为民工程农 一是加强日常管理与指导。在原来的根底上不断标准社区矫正工作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加强对各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日常管理与教育工作的指导和催促。严把社区服刑人员的报到登记关和期满解矫关,进一步落实公益劳动和个性化教育措施,保证社区矫正的改造教育和刑罚执行效果。结合区第二届“王应麟读书节活动,在全体社区服刑人员中坚持开展读书写心德的活动,以进一步静化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促进他们的思想转化,并决定将以后每年5月份作为我区社区服刑人员读书月。
15、制定了202223年度社区矫正工目标管理考核方法,明确今年工作的重点和要求。通报表扬了7名202223年度区级社区服刑人员改造教育积极分子,以提高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社区矫正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是探索社区矫正工作的新机制。在前几年不断加强与法院、公安等职能部门之间的衔接与协作的根底上,制定了关于加强社区矫正衔接工作的补充规定,其中明确规定:自202223年度开始,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除具有xx区常住户籍的五种罪犯外,还适用同时具备在我区有固定住所地(1年以上)、稳定的经济生活来源和明确的监护(担保)人三种条件的非xx区常住户籍的五种罪犯。这一制度的实施,虽然给我区的社区矫正部门带来了额外的工作压力和
16、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却有效改变了审判部门因外籍人员流动性大判处缓刑、管制等后监督和管理措施难以落实而与本地籍人员同案不同判、同罪不同判的现象。目前,全区已接收了21名因犯交通肇事、成心伤害等罪的外籍社区服刑人员,并落实了相关监管措施和学习教育制度。随着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各种制度的逐渐完善,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籍犯罪人员在案发地获得同案同判或同罪同判,并将有力地促进全社会司法公正建设。同时,我区在看守所对职务犯罪人员实行假释前和在区人民法院对特定对象适用缓刑判决前,实施由区社区矫正部门人员、检察院监所部门人员、基层组织负责人和群众代表等参与的听证会,使社区矫正工作得到有效的延伸。三是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新成果。到今年5月,区司法局于2023年4月与xx万里学院法学院共同成立的“社区矫正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经过二年的努力,分别就社区矫正国内外制度状况、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的职能;社区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