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小学生数感培养浅谈小学生数感培养 司丽司丽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生数感的培养 司丽 司 丽 河北省邯郸市广平县明德小学 057650 摘 要:数感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良好的数感的建立能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并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建立起联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键词:数感 建立 培养 数感是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并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良好的数感的建立能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并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建立起联系,有助于学生创新
2、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见,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一、在生活体验中建立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自己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例如: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 50 米、100 米、400米的距离;到学校食堂去看看、称称、掂
3、掂各种蔬菜、水果的重量,感受 100 克、1 千克、10 千克的实际重量等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的“亲数学”行为,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二、在表达与交流中形成数感 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例如:在讲“升和毫升”时,练习中要求学生会看刻度说出水的体积。图示为:一个量筒装有 1000 毫升水,另一个量筒装有 700 毫升水。合在一起是多少呢?学生看图后想出了多种方法,有的说 1 升
4、700 毫升,有的说 1.7 升,有的说 1700 毫升;有的说 1 升。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示同一个数量,通过讨论判断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说明同样表示一幅图中水的体积,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和分数表示。这样学生就把分数、小数、整数之间建立起了联系,知道了能从多个方面理解一个数,丰富了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了数感。三、在比较中发展数感 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的认识,使数感得到了发展。例如:在进行大数目估算的教学时,我请学生们试着估算一下一页报纸上有多少个字、一摞纸
5、有多少张一把瓜子有多少颗、全校有多少名学生、体育馆有多少个座位、全校学生人数与体育馆座位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在估算时很少有人会凭空估计,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地把要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用这种方法估算这些大数。当学生把一份的数量与大数进行比较时,观察并感受到大数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体会了大数的多少,也了解了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这样的估算训练中,估算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见到生活中的事物,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体会了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四、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过: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
6、助于他们把所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例如,在一节实践活动课中,教师创设情境:春天来了,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呢?“春游。”在组织春游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或者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同学们纷纷想出了很多问题,有租车问
7、题,有购票问题,有计算耗油量的,有根据路程与速度估算时间的,有设计路线的。学生多角度考虑,设计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自己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做出了解释。学生们解决问题时,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细致周到地考虑到了每个方面。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者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强化了数感。所以说,人们只有将知识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才能真正地理解它,才能使数学知识真正有用武之地。这样,学生能够用自己对数的理解去认识了解社会生活。总之,数感是一个人基本的数学素养,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形成的,需要长期的逐步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感觉、体验数量及数量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