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进展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进展的指导意见(农规发(2023)1号)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进展的实施意见(闽农综(2023)20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对耕地抛荒的治理,摸清撂荒地底数,引导农户复垦复耕、统筹利用,有效削减撂荒地存量、遏制增量,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摸清耕地撂荒根本状况 (一)开展全面调查摸底。从2023年3月开头,由各乡镇开展为期2个月的撂荒地状况调查,以村为单位,对全镇全部建制村(包括自然村、组等)连续2年及2年以上未种植农作物的可耕作耕地(指农户承包耕地和集体全部未发包的耕地)进行全
2、面摸底调查,做到逐户清查、逐块核对。对每块撂荒地的承包户、位置、面积、类型、撂荒缘由、农户复耕规划等,进行逐项登记造册。 (二)建立统筹利用撂荒地工作台账。依据“村有清单、乡(镇)有台账、县(市、区)有总账的要求,建立撂荒地根本状况和统筹利用信息台账(见附件)。4月25日前村级建立撂荒地根本状况清单、乡(镇)建立撂荒地根本状况和统筹利用信息台账、县级建立总账,有关状况汇总到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强撂荒地台账的动态管理,乡(镇)村两级要实时更新台账清单,有关变化状况要准时报送县农业农村局。 二、有序推动撂荒地利用 (三)分类利用撂荒地。各乡镇要针对耕地撂荒缘由,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动撂荒
3、地统筹利用,4月25日前各乡镇要制定统筹利用撂荒地的具体方案。对立地条件较好的撂荒地要尽快组织复耕,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对立地条件差的撂荒地,要依据立地条件,宜粮那么粮、宜特那么特,进展粮食、特色水果、中药材等。对确不适宜耕种的撂荒地,可按有关政策规定和规划要求,用于设施农业用地等。对暂不耕种的冬闲田,应种植绿肥等养地作物,提高耕地质量。 三、引导支持撂荒地复耕进展农业生产 (四)鼓舞支持农夫复耕种粮。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舞各地对撂荒地复垦种植水稻、甘薯、马铃薯、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经营主体赐予奖补。加大对规模种粮补贴力度,耕地地力疼惜补贴资金向种粮面积30亩以上的经管主体倾斜,并适当提高补助
4、标准。 (五)加快改善撂荒地耕作条件。我县将全部符合条件的撂荒地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鼓舞整乡整村整流域建设,相对集中连片的优先重点建设,准时复垦、改造、提升。留意分类完善,对偏远山垄田,加大机耕路、排水沟等设施建设,对零散耕地,加大小块拼大块格田化平整,提升宜机化水平,对缺水旱地,加快建设小型水源、机井、喷灌、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设施,对受污染耕地,加强监测监管,加快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做好平安利用。 (六)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针对山区特点,大力推广中小型适用农机具,对适宜山区及特色农业生产的农机具购置赐予补贴。加快进展面对小农户和粮食生产薄弱环节的托管效劳,推行粮食代耕代种代防代收代烘
5、,推广“滴滴农机效劳模式,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本钱。 (七)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效劳。推动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效劳平台建设,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效劳,引导长期外出务工、家中无劳动力的农户依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那么,实行出租(转包)、入股等方式流转经营权,防止耕地撂荒。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管理,指导流转双方签订标准书面流转合同,将防止撂荒要求纳入流转合同内容,对撂荒连续2年以上的,承包方在合理期限内不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发包方有权要求终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 (八)提升农业社会化效劳力量。用好中心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效劳项目,依据先效劳后补助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农夫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产
6、业联合体、专业效劳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效劳主体充分发挥优势和功能,面对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开展全程式、菜单式托管效劳。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效劳组织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实行资金补助,推动效劳组织改善承接条件,提升效劳力量。 四、加强组织领导 (九)压实工作责任。各乡镇要充分生疏遏制耕地撂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乡镇要明确专人负责,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乡镇要组建工作专班,抽调精干人员,推开工作落实;村主要负责人要具体抓落实,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 点,确保如期完成调查摸底任务,并因地制宜推动撂荒地统筹利用。5月10日前各乡镇将耕地据荒根本状况调查报告报送农业农村局。调查报告内容包括调查根本状况、撂荒缘由分析、复耕规划支配、推动复耕主要政策举措、工作建议等。 (十)加强考核监测。将撂荒地调查工作列入年度延长绩效考核,统筹利用撂荒地状况纳入粮食平安省长责任制考核。加强耕地撂荒状况跟踪监测和催促检查,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对耕地撂荒调查走过场,没有照实摸清状况的地方进行通报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 (十一)加大宣扬引导。实行农夫喜闻乐见的方式,宣扬国家耕地疼惜法律法规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教育引导宽敞农夫群众珍惜耕地、用好耕地。乐观探究防止耕地撂荒的有效途径,准时总结各地统筹利用撂荒地的经验做法,曝光耕地撂荒典型案例,营造全社会遏制耕地撂荒的深厚气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