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农政策视野下对开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考 对xxx农产品加工业开展的思考 农产品加工业是关联农业、工业、流通业三大领域的大产业,是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近几年来,xxx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农特产品和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工产业,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一、根本情况 xxx地处滇中腹地,东邻昆明,西界大理,自古为滇中走廊,川滇通道。辖9县1市103个乡镇,面积2.9万平方公里,人口256万人,农业人口220.58万人;耕地面积230.82万亩,人均0.9亩;xxx境内最高海拔3567米,最低海拔556
2、米,年平均气温15-16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830毫米;气候的多样性造就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较好的农作物生长环境,为特色农产品加工提供了优质而丰富的原料。通过几年的培育以稻谷、蔬菜、蚕丝、野生菌、茶叶、亚麻、热带水果等一大批农特产品为原料的农产品加工业开展,初步形成了粮油、蔬菜、畜禽、食用菌、果品、调味品、茶叶、乳品、薯类、麻丝和生物制药10个具有加工潜力的重点产业。元谋无公害特色蔬菜加工基地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楚雄东宝生物开发公司、XX县区保鲜综合加工厂、XX县区正兴集团公司、南华云华绿色食品、姚安蛉河绿色食品公司、元谋建明香葱加工等6户企业已被确定为XX省第一批100户重
3、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到2023年底,有10户企业取得了自营出口权,xxx有85个无公害产品,19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食品。xxx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到2023年12月底止,按照乡镇企业统计口径(下同),xxx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1553户,实现现价总产值33.34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0.50%;实现增加值8.94亿元,同比增长27.53%;上缴税金7533万元,同比增长29.92%;利润总额2.48亿元,同比增长17.88%;从业人员到达 3.78万人,净增3034人,同比增长8.7%;劳动者报酬2.15亿元,同比增长25.12%。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增加值、营业收入、
4、上缴税金、劳动者报酬、分别到达4219人、2.62亿元、9.26亿元、5209万元、431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9.9%、51.64%、23.63%、36.43%、41.96%。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达28户,XX县区蔬菜公司、XX县区利民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牟定正兴集团、XX县区高原绿色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宏桂公司、禄丰鑫旺公司、禄丰鼎鑫醋业公司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开展壮大。 二、有利因素 (一)自然条件优势。xxx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立体气候突出,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受工业污染小,有利于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天然药业,进行绿色食品加工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二)有较好的根
5、底设施条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州交通、通讯、信息等已形成网络,320国道、108国道、安楚、楚大高速公路,以及成昆铁路、广阔铁路穿境而过,是省会昆明通往滇西七个地州市的必经要道和北上XX省的重要通道。并且水利化程度达6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有传统的加工优势。近年来,xxx已形成了一批传统农产品加工企业,其中有的已成为龙头加工企业。牟定正兴(集团)的酿酒,XX县区天台食品的油腐乳 加工,禄丰鼎鑫醋业香醋加工在xxx乃至全省都是首屈一指,XX县区妥甸酱油厂,XX县区壮鸡加工厂,XX县区酱菜厂等一批具有传统名特优食品加工企业不断开展壮大。 (四)有广
6、阔的市场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开展,我州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食品消费正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营养、多样、方便和安全时尚转化。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前景看好。 三、不利因素 (一)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辐射和带动能力不强。目前,xxx虽然有一万多户农产品加工企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小型企业,规模小,实力弱。2023年底,除盘龙云海药业外,xxx还没有一户营业收入上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xxx营业收入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只有20户。 (二)企业资金严重短缺。xxx大局部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起步晚,自身资本积累缺乏,技术改造资金短缺,企业流动资金缺口较
7、大。特别是加工原料收购季节,流动资金更为困难。在财政资金支持政策上,近几年,州级财政虽然拿出资金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开展,但由于财力有限,县乡财政又无力支持,仅能有“杯水车薪的补贴行为。企业融资渠道窄,民间资金启动困难,所需资金很大程度取决于银行贷款,争取银行贷款难度非常大,局部企业因贷不到款,处于半停半生产状态,制约着企业的开展壮大。 (三)龙头企业建设与基地建设脱节,往往是有龙头无基地,或有基地龙头弱。如我州9户制药企业,两户酒精生产企业以及啤酒生产企业产品市场较好,但80%的原料都靠外地购进。而上万亩印楝树种植基地却无加工企业。 (四)技术设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低。多数企业因技术设备落
8、后,只能进行简单的再生产,主要以卖原料,卖初级产品为主。多数企业缺乏适应绿色食品加工业开展的技术储藏和技术支撑,特别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五)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加工业从原料生产到加工的产品,质量安全还存在问题,我州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以及信息效劳体系还不适应农产品加工业开展的要求,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率较低,难以与国际接轨,严重影响了我州农产品加工产品的出口。 (六)社会化效劳体系不健全。效劳领域仍然停留在生产技术层面,金融效劳、市场建设、信息及技术指导等环节比较薄弱,难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效劳。 四、对策 (一)依靠政策扶持,创造良好开展
9、环境。一是从xxx农产品加工业的实际出发,科学制定xxx农产品加工业开展规划、xxx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意见和xxx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管理方法。二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把开展农产品加工业列为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要实行定点“挂牌保护政策。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挂点联系制度,进行重点保护,严禁任何部门向加工企业乱收费、乱摊派,干扰企 业正常生产秩序。三是要实施资金扶持政策,积极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并且州财政每年明确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农产品基地开发和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四是金融、信贷部门要对开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政策倾斜、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根本信贷要求。同时,税务、工
10、商部门在税费上,国土城建部门在征地办厂上要给予政策倾斜,为开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创造良好环境。 (二)培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按照扶优、扶强、扶重点的原那么,围绕优质畜产品、果蔬、核桃、蚕桑、食用、菌、啤饲麦、红薯等农产品深加工开发,引进和扶持龙头加工企业,形成一批竞争力强,带动面广与优势产业相配套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开展粮油制品、蔬菜制品、薯类制品、畜禽制品以及茶叶、核桃等制品产业。重点扶持年加工销售农产品收入100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1000户以上,年实缴税金3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30户。通过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开展,鼓励有优势、有开展潜力的农产品
11、加工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争取纳入扶持。把企业做强做大。 (三)注重特色,建好基地,为农产品加工业开展提供优质的加工原料。建立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是开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根底和保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思路,逐步建成以XX县区、XX县区为主的特色果蔬基地,以XX县区、XX县区为主的蚕桑基地,以XX县区、XX县区为主的核桃基地、以XX县区、XX县区为主的红薯基地、以XX县区、XX县区和XX县区为主的畜牧养殖基地。对基地建设要加大实施种子工程和良种工程力度,大力引进推广优质良种品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要进一步标准产业基地与农产品加工企业
12、的“产、加、供、销机制,实行“订单农业、合理分配基地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利益,使产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双赢,共同开展。 (四)打造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一是开发一批名、特、优、稀、新农产品,并加强对这些产品的品牌认定、商标注册、产品推荐等效劳工作。二是整合xxx现有的名特产品特色农产品品牌,以楚雄“云泉豆瓣酱、XX县区的妥甸酱油、XX县区油腐乳、XX县区香醋等传统特产为代表,在已创商标的根底上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工艺开发、提升,扩大宣传面,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同时,加紧对一大批农副产品如“元谋蔬菜、“武定壮鸡、“大姚薄壳核桃等地理标志保护的申报。三是对企业市场开拓工作做得好,在创品牌和有机食品
13、、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方面取得较大成绩的,政府应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企业给予扶持。通过多种途径打响彝州农产品品牌。 (五)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积极引导优质新品种的培育,推广和精深加工、贮运、保鲜等技术方面开展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水平。一是重视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二是搞好技术开发,鼓励和支持企业自建技术开发机构,或与大专院校、科研部门联合,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六)提高农产品质量,确保农产品安全。以优质专用、无公害目标,尽快制定地方农产品
14、质量标准和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对龙头企业实行标准化生产,对生产基地、产品加工、包装销售等环节实行严格的全过程质量监控,对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实行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加大农产品的各种国家质 量管理体系认证,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 (七)开展各种经济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采取相应措施,支持引导农村能人、农业科技人员、种养专业大户等依托产业优势新办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各种经济组织。一方面,通过行业自律,信息引导、行业协调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农产品加工行业协会组织建设,统一标准组织成员的生产经营行为,提高
15、标准化程度,加强成员之间在技术开发、市场营销、教育培训、法律咨询等领域的合作,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八)培育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一是将州内具有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的一批农副产品市场办成省级、国家级的批发市场,推行现代物流方式,开展电子商务。二是加强信息和营销效劳网络建设,加大信息根底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和完善地方农业信息网,加快与省内、国内其它农业信息网的衔接。搞好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价格信息、质量信息、新品种开发信息、农业科技信息的收集、研究、分析预测和发布传递。三是通过到大城市设立销售窗口,举办各类交易会、展销会、经贸洽谈会等多种形式的产品促销活动,不断扩大销售。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