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监狱突发事件处置理念的新开展 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思考XX省XX县区人民政府县长张长云 领导干部是一个地方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其应急处置能力的强弱关系到社会平安稳定的程度和经济开展的速度。因此,应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可持续开展。 一、充分认识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重大意义 (一)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打造群众满意政府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响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
2、保障公共平安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胡锦涛总书记就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培训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求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温家宝总理强调“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开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平安的大事。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说明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打造群众满意政府的重要方面,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检验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标准。 (二)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当今无论
3、从国际、国内的形势看,还是从我们的应急管理工作看,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努力做好应急管理工作都是当务之急。从国际来看,各类传统和非传统平安风险 相互交织,重大疫情传播、恐怖主义活动、民族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呈现范围扩大、程度加剧、连锁反响等世界性特点。就国内而言,我国极端气象灾害日趋增多,改革和开展处于关键时期,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呈层出不穷,重大自然灾害、生产平安事故、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着公众生命财产平安,台独、藏独、疆独势力活动猖獗,影响到国家平安和社会稳定。就具体工作而言,一些领导干部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存在反映不灵敏,应对不及时,
4、处置不果断,程序不标准等问题。所以必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居安思危,努力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我国绝大局部地区经济均保持了快速开展的良好势头,最关键的是在注重经济增长方式、体制机制和社会结构等方面的转型外,许多地方坚持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开展环境,从而为妥善解决由于利益分配、社会结构调整、思想观念碰撞带来的诸多矛盾,提供了重要保障。实践证明,加快开展,必须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加强各行各业应急管理工作,努力减少各类突发事件的损失和危害
5、。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加快开展、科学开展、又好又快开展的总体取向。 二、准确掌握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科学方法 (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实践证明,提高实际工作中对各种突发问题判断处置的敏锐性至关重要。对突发事件的性质、开展趋势、社会影响等作出准确及时的判断和评估,并迅速作出敏锐的反响,是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从最害处着眼争取最好结果的根本前提。敏锐性的培养,一靠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判断,及时做到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胸中有数;二靠及时捕捉和占有相关的信 息,做到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事件苗头和动态;三靠勇担责任的精神品质,就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以负责的态度直面矛盾、果断处置
6、。 (二)要有快速的反响力。处置突发事件之所以比较困难,根本原因在于事发突然,客观上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准备与系统思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响力,首先要有一种常备不懈的精神状态。就是在思想上精神上时刻保持充分的警惕性,对各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情况,绝不能存在侥幸麻痹心理。其次要有一种日常工作的超前思维状态,善于立足本地本单位实际,超前科学制订好各种处置方案。其三要有一种有效的团体组织发动状态,确保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组织、发动和影响群众。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处处以身作那么、身体力行,提高执行力、公信力和感召力,努力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抢险救灾团队。 (三)要有细致的
7、疏导力。努力做好群众疏导工作,坚持充分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成功处置突发事件的关键,通常情况下,应把握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坚持群策群力,善于集中班子集体智慧,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案。其二要善于借助外力。注重抓住关键的人,用好有影响的人,努力整合各方面力量,千方百计做好正面宣传和正面沟通工作,绝不能被动应对、顺其自然。其三要注重因情施策,针对不同事件的成因和事态走向、对症下药,促使问题和矛盾尽快得到解决。 (四)要有平和的内定力。处置突发事件,尤其是群体性事件,最终胜败取决于领导者坚强的心理素质和有效的方法手段。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保持忍耐克制的心态。在处置突
8、发事件中,面对群众高昂的情绪或者失控的围攻冲击,要能始终做到克制忍让,要顶得住压力,听得进闲语,放得下架子,经得起冲击。其次要有归零心态,无论何种情况下,始终坚持“打铁还要自身硬、身正不怕影子 斜,不“退、不“变、不“躲、不“假,始终保持良好心理承受力与心理素质,泰然处之。 (五)要有深刻的反思力。在处置突发事件工作中,需要我们及时总结,反思缺乏,变坏事为好事,促进各项工作的再完善与团队凝聚力的再提高。做到这一点,首要问题是深刻反思,学会把握客观规律,不断丰富我们的工作方法。其次是增强效劳功能,不断提升公共效劳的能力。 三、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有效举措 (一)不断学习应急知识。应急管理是一项
9、创新的工作,涉及的应急管理知识内容广泛,并不断在更新;领导干部没有丰富的应急管理知识,就谈不上具有应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领导干部应挤出时间,除参加集中培训学习外,多自学一些有关应急管理的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尤其是施行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认真开展应急演练。开展应急演练,从现象上看,检验的是演练是不是有序进行,机制是否灵活有效,信息渠道畅不畅通,应急预案具不具备操作性、实效性、实用性;实际上折射出的是领导干部素质的高底,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强弱。因此,领导干部应经常亲自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实战能力。 (三)精心组织应急处置
10、。实践证明,减轻灾害损失程度是检验领导干部应急处置能力强弱的标杆。领导干部应深入突发事件现场,准确把握事态开展,牵头制定处置方案,科学决策,果断处置,组织发动应急救援队伍抢险救灾,及时转移灾民,妥善予以安置。 人民日报。在法治轨道上应对突发事件应对明天的公共危机,我们有了法律的“尚方宝剑。 新中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根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今天起正式施行,挑起应对危机、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平安的千斤重担。 这部应急管理的“龙头法,来自实践的积累,凝聚了中国人民长期以来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顽强搏斗摸索出的经验。它的公布施行,标志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水平的进一步提
11、升,标志着中国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效劳日渐成熟。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较多的国家。今年以来,各类自然灾害已造成逾3亿人次受灾,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264亿元。频发的突发事件,极大地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平安。 对应急管理工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2022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并把这项任务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2023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同年2023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假设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据统
12、计,我国目前已制定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7件、部门规章55件,有关文件111件;截至2023年底,已制定各级各类应急预案130多万件。 今天,突发事件应对法让应急工作更加标准、更加有力: 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了“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那么,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 政府履职,既“授且“限。政府是应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突发事件应对法授予政府充分的应急权力,又十分严格地标准其行使。强化对官员问责,设置“八条高压线,违者将受行政处分。 公众参与,权利义务统一。应对突发事件,社会公众也负有义不容辞的法定义务,包括服从指挥、提供协助、给予配合等。同时,有多种应急措施可供选择的,政府应中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财产被征用应予补偿等。 信息透明,及时发布。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政府应按照有关规定统 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虚假信息。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应对公共危机,法律指出了方向,明确了规那么,赋予了力量。我们所要做的,也是必须做的,是把法律从“纸上的条文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在法治的指引下处置危机,我们将护佑更多的财产,拯救更多的生命;在法治的轨道上应对危机,我们将更加沉着自信。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