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信息化与党的建设研究 以国际互联网席卷全球为标志,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异乎寻常的增长速度震惊了世界,所有目光几乎都投向了这场围绕互联网出现的信息化革命。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巨大进步。它促进了社会先进生产力的飞跃,促进了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给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开展机遇。在我国,信息化正在快速开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财务等等方兴未艾。对我们执政党的建设来说,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迅捷、高效、新颖生动的信息化手段,创新思想理论,创新方式方法,推动党建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开展,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是时代开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开展的
2、必然。新的历史时期,各级党组织解放思想,改变观念,不断采用信息化手段探索解决新的课题、新的矛盾,党的建设有了新思路、党的领导有了新思维。从网络党建的开展情况看,全国已建立数千家党建网站。然而,我们党就怎样全面应用信息化手段,以改革的精神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还缺少一个总体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议,怎样掌握和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更是一个紧迫的重要的课题。因此,加强信息化与党的建设的研究,对加快党的现代化,表达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稳固党的领导地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加强党建信息化研究是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
3、力的需要 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党坚持把开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我们知道当今时代的经济开展已与信息化紧紧连在一起。国际互联网建立的最初目的是为军事机构提供计算机通讯。20世纪80年代改称为internet,很快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力远大于过去任何一种曾经使用过的信息传播手段。互联网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高效性,信息容量不受限制,传输速度极快,在几秒钟内信息可发送到全世界所有用户,而且不受地理、时间和空间因素的约束;二是迅捷性,采用统一资源定位器(url),可以把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和视频集成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集合,一个普通用户只要具
4、备一台计算机、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根 线,就能方便、快捷地阅读和检索,获取海量信息,就可以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三是交互性,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留言、在线交流等方式进行联系,甚至可以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互联网的上述特点为各国商业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手段,因而电子商务得到迅猛开展,进而引发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商务革命。信息化与市场经济紧紧结合在一起,网络资源与技术运用的信息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成为世界各国的支柱性产业,成为各国经济开展的强大力量。美国商务部的研究报告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从事信息产业的人就已超过60%。在中国,近年来信息产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率最高的产业。互联网
5、融入市场经济带来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经济全球化,二是知识经济化。这两个开展趋势都离不开信息化。党要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必须有信息化的战略眼光,用信息化的处理手段,确立科学的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经济开展战略,建立高效的经济决策机制和完善的经济领导体制、领导方式。 二、加强党建信息化研究是提高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需要 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我们知道信息化对政治产生了许多重大影响:第一、信息化技术的开展和运用,有助于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系统和管理系统,提高政治效率;有助于精简机构,精简工作人员,并由
6、此导致更多的国家机构工作人员从事与网络有关的工作。第二、政治活动、政治斗争将更多地跨越国界、地域;各种政治力量可以在网络上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借助全球网络系统,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在本国对他国进行颠覆、讹诈、威慑、施压、封锁、干预,对他国的国家平安、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构成严重威胁,这是真正的“无硝烟的战争。第三,随着国民民主意识和网络化水平的提高,人民可以在网络上实施无国界、无地域限制的远程式民主、参与式民主,这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一种途径,又需要加以引导和标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开展,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谁能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化技术,谁就能借助它较快地获得政治信息,在政治上获
7、得更多的主动权和发言权。有人预测未来的政治直接表现为对网络的争夺、控制、利用,网络将成为政治的“中枢神经。网络技术手段在政治领域的广泛运用,一方面使社会成员参与政治活动趋于广泛,政治的透明度增加,民主化水平提高,一方面使政治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走向科学化、标准化、网络化。作为执政党要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务之急是要探索我国的网络政治开展道路和开展模式。首先要紧跟世界民主化步伐,促进社会民主政治建设,保障人民可以通过各种网络载体,运用各种信息途径和方式参政、议政,管理国家公共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同时,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民主决策体系,调动广阔人民群众参与民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我国社会主义的
8、政治管理、社会生活管理进一步民主化。其次,要努力研究和探索信息化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推进网络政治理论建设,对我国原有的政治、法律、法规体系进行改革;要从网络中吸取营养创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要科学地分析、解释网络社会的各种问题,为网络时代的民主政治和国家的平安、稳定创造理论条件。此外,要努力造就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信息化素质的干部队伍。网络在政治开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创造、掌握网络的是人。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时代的政治直接反映着人的政治智慧和网络素质。因此,我们要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使他们参与到网络时代的政治中来,更要造就一支既懂政治,又懂信息化,既会应用网络,又会管理网络,网络
9、和政治高度溶合的干部队伍。 三、加强党建信息化研究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需要 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我们知道在信息化社会里,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自由时空。在这个空间,民意如潮,不仅有多种声音、而且有不同声音;既表达信息的及时性、多变性,又表达出信息的共享性、集聚性、互动性和开放性。这些网络信息无不反映复杂多变的社会意识形态。其中既有先进的积极的文化精髓,又有落后的消极的文化糟粕。当前西方国家时刻不忘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进行“西化,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渗透、诋毁和攻击
10、。国际互联网的首创者美国就竭力主张“各国政府应撤除全球互联网扩展的人为障碍,以实现“信息自由流通。针对香港、澳门回归,台湾、西藏问题,“法轮功问题及其他中国政治、法律制度,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和媒体每时每刻都充满着对我国的攻击性言论,不仅对我国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对党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形成冲击,而且对传统意识形态管理方式也形成冲击。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一方面通过网络等媒体渴求新思想、新理论,一方面必然受各种载体传输的信息控制和影响。如果我们对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应对不当,如果我们对群众特别是对一局部青少年(包括大量网民)引导不当,很容易造成思想混乱,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及党的形象。凡此种种,
11、警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带来的挑战,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开辟党建新领域,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用我们的先进的主流文化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稳固党的执政地位。首先要树立全球意识,制定全球战略,借助信息化从互联网上“掏思想,促进文明融合,形成主流导向、多元共存的意识形态,实现党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创新;通过技术加文化的途径,用多媒体、多频道,建立有效互动的网络系统和新型的传播机制,发挥信息化在意识形态转播中的作用,促进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并使我们党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互联网上的重要信息资源。其次,要树立意识形态主权意识,把意识形态控制
12、权当作领土、领空、领海一样重要;要确立科学的意识形态平安战略:一方面疏导为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促进民主政治,维护民主权力,防止引发网民不满,制造境外攻击口实,同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网民素质、提高网民分析、识别能力和免疫力,构筑强固的“精神防线;另一方面采取防犯措施,抵抗敌对势力的渗透、诋毁、攻击和丑化,打击网络恐怖主义、保护国家平安、知识产权、个人信息权,同时实施必要的加密、限制,有序管理公共空间,防止滚滚而来防不胜防的垃圾邮件,防止传者失控,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当好意识形态的“守门员。 四、加强党建信息化研究是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需要 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党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
1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我们知道信息化时代造就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网民。这一社会群体主要是青少年、知识分子、国家公务人员和外企、私企中的“白领阶层(即社会中高收入者)。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报告,我国网络用户中,40岁以下的占93.22%,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4.8%,家庭人均月收入202300元以上的占63.55。这个阶层的主要特征是有知识、有思想,对社会变化敏感度高、生活水准较高,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群众根底。党有密切同各阶层群众的联系,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和谐,稳固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根底,就不能无视这个群体。然而,对这个群体不能采取对传统的、单一的、教条式的、灌输
14、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必须适应新情况,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去影响和凝聚已经形成的这个深受网络传播影响的网络受众群。其方法就是运用信息化手段,以社会性、开放性的网络与这个群体进行密切联系,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宣传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提高他们抵御西方思想的“免疫力,拥护党的领导。此外,我们还要看到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剧烈变化,各个社会阶层之间利益摩擦不断增加,社会稳定问题非常突出。党要适应和引导社会变革,妥善协调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矛盾,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利用各种信息载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一个重要
15、的途径。因此,我们党必须学会用信息化的工作手段,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社会稳定。比方通过“党建网络对人们的思想问题答疑解惑,发挥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应,让人们在浏览中愉快地接受主流文化价值观的熏陶与灌输;也可开设“网上论坛,引导和组织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发表意见,统一思想,化解冲突,形成团结奋进的局面。 五、加强党建信息化研究是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需要 十六届四中全会要求全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我们知道信息化时代,可以通过各种载体传输信息,加强全世界各国政党的交流和沟通,这可以使我们借鉴各国的经验,与世界各国寻求
16、合作,实现共同开展,以利于中国顺利走上和平开展道路;可以更广泛地获取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信息,以便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国内外形势,更准确地判断世界开展趋势,提高党的反响能力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可以更广泛地接受国内外、党内外人士的意见,倾听人民的呼声,得到民主党派的监督,吸纳更多更好的建议,从而制订出符合国情和民心的外交路线、方针、政策;还可以更有效地发布信息,使党掌握国际事务的主动权。在这些方面,德国社民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等都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六、加强党建信息化研究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需要 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领导方案经济到领导市场经济,所面临的时代特征和客观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必须跟上时代步伐,顺应科技开展潮流,推动党的现代化建设。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一个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