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认知语言学“因果链视窗开启摘 要:本研究运用认知语义学的视角及方法探究因果链视窗开启的本质。本文还讨论了构成和限制因果链事件框架的认知因素以及直接因果关系与间接因果关系的比照。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因果链;注意视窗作者简介:单庆玲(1998.3-),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现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吕田(1994.8-),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现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2)-26-01前言:基于其他视角且在其他认知系统里被称为“因果连续体的,通常被典型的概念化为一系列相互连接的“事件
2、或“子事件,即设想成把这个因果连续体分割成相对独立的数据包,其中因果性的语义只和每个“子事件和与其相连的后续事件之间的界限有关。一、注意视窗开启的本质语言的表达形式能够以一定的模式来引导注意在所指场景上的分布,将一个或多个最大注意视窗置于所指场景上,该过程可称为注意的视窗开启。在该过程中,所指场景的一个或多个局部会被置于注意的前景位置,而余下的场景被置于背景位置。一般来讲,同一所指场景可以用几种不同方式开启视窗。二、因果链视窗开启因果链事件框架呈现出的注意视窗开启被称作因果链视窗开启。因果链可以理解为由一个具有意图的施事者发起,通过一系列子事件展开,参见(1)。认知施事者首先希望一个具体事件发
3、生,并且该事件是由她的行为导致的。这个施事者随之发出一个意志行为。当施事期望的结果属于身体范围时,该意愿行为子事件将引起某一局部或整个身体的运动,如果导致的身体运动本身不是最后预期的结果,那么身体运动这个子事件又将引起第二个身体子事件。(1)物理因果链的语义成分(含有初始意图的施事者)施事者的意图范围因果链子事件的顺序1激发身体运动的施事者的意愿行为2激发物理因果链的施事者(局部或整个)身体运动3中间的因果链子事件4倒数第二子事件=最终结果的直接原因5最终的结果子事件=意图范围内施事者的预定目标注意:a. 3可以空缺b. 3可以空缺并且2和4可以重合c. 3和4可以空缺并且2和5可以重合事件框
4、架由发生的或投射的因果子事件组成,以施事者的意愿行为开始,以施事者的目标结束。三、施事者+结果(+直接原因)的非连续视窗开启提及因果链表达式的特点或结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序列的整个中间局部为视窗闭合,只有在最初的施事者和最后的结果子事件上有不连贯的视窗开启。例如,像 I broke the window.(我打破了窗户玻璃)这样一个标准的英语致使结构,仅仅说明了引发事件的施事者“我和最后子事件“窗户破了。但是,这个句子没有说明施事者采取什么样的身体运动来实现这个意图,例如“我弯腰“伸手去抓地上的石头“直起身子“用手拿起石头“抓住石头的同时挥动手臂“然后松开石头“把它往前用力一扔。这个句子也没有
5、说明可能有什么中途介入的相关因果子事件。例如,石头穿过空中,随后和窗户玻璃接触。它也没有说明导致最后结果的直接原因可能是什么。从跨语言角度上讲,在因果链中间通常被视窗闭合的成分里,还有一个经常使用的表达方式是因果链的倒数第二个子事件,即最后预期结果的直接原因。如果我抓起一个子,然后用它来撬掉一个盒子的盖来翻开盒子,我可以用I levered the box open(我撬开了盒子)来表达这个因果序列,但不能用I grasped the box open(我抓开了盒子)。因为该句的动词表示的是倒数第二子事件之前的因果子事件。四、带有间接认知施事者的因果链视窗开啟施事者发起活动之后,随后的因果链可
6、以包括其他的认知实体,这些认知实体的施事性对于最后结果的产生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如果表达这些间接施事者的内容被视窗闭合,这些施事者的意图、意愿行为和影响置于注意的背景位置并且在概念上被无视。因此,在因果链中呈现“显而易见( transparent)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对于因果连续性的概念化是直接贯穿这样的施事者,而不是在每个施事者那里停留。例如l m going to clean my suit at the dry-cleaning store on the corner(我要去拐角处的干洗店洗西装)就可以表达这种效果。这个句子没有提到做“洗衣服这件事的清洗者,而且,过程中被无视的涉及内容的数量可能很大。五、结语在认知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因果序列中常见的中间视窗闭合中,其中间局部在人的注意场里在很大程度上被消减,甚至似乎会从注意场里完全消失。语言结构具有自己的因果视窗开启和视窗闭合模式,这种概念组织形式似乎与人类的一种早期的经历相匹配。我们可以认为,这种注意认知结构所具有的选择优势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参考文献:1Leonard Talmy .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M. 2000.2刘先清. 语法中注意分配的认知研究D. 西南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