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道酬勤,三字经,的德育思想及其对现代德育的借鉴徐卫华【摘 要】 三字经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德育思想,对德育的内容、目标、时机、环境、方法及其三位一体的途径选择与运用,对提高当今德育的有效性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三字经 德育思想 三位一体 三字经 相传由宋代学者王应麟所撰。作为儒家学派的启蒙教材,德育是其最重要的内容。本文就 三字经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及其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教育观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现代德育有所借鉴。一、 三字经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及其借鉴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应该是越多越好,但前提是这个人必须是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没有道德的人知识越多就越危险
2、,这就是 三字经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 三字经 关于德育的论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德育的内容。 三字经 主张“亲师友,学礼仪。并列举了“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的例子说明“孝悌是为人之本。所谓百善孝为先,仁孝治天下,以孝为首的“三纲“五常“十义概括了儒家德育思想的要义。从内容上看,儒家的德育是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根底的。二是德育的目标。 三字经 主张“明人伦。“使人成为人,是中国人特别为他人操心的一件事。林语堂先生在 吾国与吾民 中谈道:“中国经典学派的目的,在培育讲情理的人,这是教育的范型。1三是德育的时机。 三字经 主张从“为人子,方少时即开始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婴儿出生之时,心地
3、自然纯真洁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外界环境的熏染,思想道德品质必然要发生改变,因此,在人的幼年就要开始接受起码的品德教育。四是德育的环境。 三字经 主张“亲师友,即亲近良师益友。要十分重视居住环境,特别是朋友的选择。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近君子,远小人,才有利于养成高尚的品德。五是德育的方法。 三字经 主张将品德教育融入知识教育之中。从 三字经 的编纂来看,就是将品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穿插进行的。再从 三字经 所列的教育内容来看,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和诸史等著作的内容也是德育与知识教育并行的。这种编纂形式,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养成道德品质,在道德品质的养成中学知识。回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
4、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提出、形成和演变,无不把德育放在各育之首,彰显了儒家“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传承。从课程安排来看,我国中小学都开设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然而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依然低效,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的价值取向偏离。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是“追求升学率,导致了教育概念的窄化,即“教育知识教学成绩分数。这种“教育具有严重的唯智倾向,集中表达为普通教育中的“分数至上“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现象盛行。更有甚者,将道德品质的评价“分数化,用学生该门功课的考试分数来评价其德行的等次。在令教师、家长欣慰陶醉的高分、高升学率的表象之下,却掩盖了学生能力孱弱、思想贫瘠、人格幼稚
5、等真相,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开展。二是德育的内容脱离实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入开展,剧烈的社会竞争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教育理论权威对建国以来我国学校德育范围和内容的概括是:“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与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2 这种“传统型德育存在着一个严重的缺陷,它无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品质教育,造成学校整体德育的偏失与低效。另一方面是德育内容的“运动式,即学校德育总是跟随着社会政治形势转,社会有什么热点问题学校就开展什么方面的教育,违背了德育工作长期性、系统性的规律,这必然
6、使德育要求片面化,德育效果短期化,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三是德育的目标“标杆过高。不考虑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而制定出高不可攀的政治和道德标准。在中小学思想品德课中,提出“热爱社会主义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等要求,甚至按无产阶级政党先进分子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言行举止,使学生对此丧失了实践的信心、兴趣和动机,甚至养成言不由衷地说假话和空话的习惯。学生们尽管能把它们背得滚瓜烂熟,并在品德课的考试中得高分,但却难以内化成其自身的行为动机和道德素质。四是德育方法的“强制性。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几个问题:只重社会要求,无视学生心理开展需要;只重教育要求的正确性,无视其可接受性;只重共性要
7、求,无视个性指导。为确保教育要求的正确性,我们的教育者只向学生宣讲正面的道理和形象,缺乏令学生心悦诚服的说服力,教育要求很难内化成学生自身道德的需求,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其低效亦在情理之中。五是德育途径的“分力性。在德育途径中,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力量缺乏沟通联系和组织协调配合,教育要求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形成教育上的分力与反作用力,最终导致学校德育的低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应自觉承当既教书又育人的职责,发挥教师集体的教育作用。但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思想品德教育是三支队伍政治老师、班主任、团队组织的事“专任教师只要专心教好自己的课程,把学生的
8、成绩搞上去就行了等旧观念,极大地削弱了学校德育自身的合力。 家庭教育和社会现实中市侩庸俗没落腐朽等消极因素的影响,更是无情地冲垮了学校德育为学生们苦心构筑的道德之堤。 德育与智育别离开来,没有形成在德育中学知识、在学知识中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教学生态。因此, 三字经 关于德育的思想、内容、时机、环境、方法,对当今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德育工作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二、 三字经 关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教育观及其借鉴 三字经 蕴含着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教育观,对现代德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一是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昔孟母,择邻处讲述的是孟母为了给孟子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三迁其居的故事,
9、阐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现代社会育人环境异常复杂。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出现弱化趋势。互联网传播了大量的资讯,其中也不乏暴力、色情等腐朽的信息。不法分子贩卖毒品、淫秽出版物和影像制品,毒害了许多青少年。社会上“三厅和网吧等娱乐场所的管理不严,给许多青少年造成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离婚率升高,单亲家庭急剧增多,使孩子的心灵变得扭曲。以升学率为追求目标的应试教育功利性极强,使得学校德育的成效不显著。因此,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防止和抵抗不利因素,消除有害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二是家庭教育的根底作用。对于
10、每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养不教,父之过,说的是家长在培养孩子过程中应负的责任。父母对孩子的培养称为“养育,包括“养和“育两方面,在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质后,重点是教育。家庭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及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同时练就根本的生活技能。 三字经 列举了“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具扬两个家庭教育成功的典范,说明了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养成中起着根底性的作用。在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史上,母亲在教育子女中的地位和作用
11、极为显著,孟母是其中的楷模。前人将我国古代的母教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注重言行,二是注意环境,三是反对溺爱,四是寓教于喻,五是教子清廉。3反观我们现代的家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有些父母疲于工作,无暇顾及子女的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存在重智轻德、重智轻能的趋势,导致许多孩子丧失根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的421家庭人员结构,形成了对孩子溺爱的家庭环境,使得许多独生子女唯我独尊,只会索取、不会奉献,只会单打独斗、不会团结协作,社会化程度日益降低。这些都值得家长深思。三是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走进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通过教师实现的。
12、“教不严,师之惰是 三字经 提出的教师在履行职责时应持有的态度。在古代,学生不认真学习,是要受到严厉的批评甚至体罚的,就连皇子或皇帝也不例外。当今社会,法律法规已经明令禁止对学生实施体罚,但这不等于老师可以不严格要求学生。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塑造人类心灵的重大历史责任,对学生的教育一定要本着“教书育人的出发点来严格要求、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教者不严,会使被教育者放任自流而达不到目标,成为“废品。在古代,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向老师学习,因此教师的地位是崇高的。当今社会资讯兴旺,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导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开始动摇。时代进步和社会心理的变化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
13、“严格教育,面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挑剔,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方法,才能树立威严。在知识经济时代,仅靠家庭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适龄儿童、少年教育的需求了。只有拥有大量“术业有专攻的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的学校,才能让适龄儿童、少年接受系统的教育,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才能随着时代的进步日益凸显。在教育过程中,还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环境,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才能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三字经 偏重伦理道德教育,充满了封建统治阶级伦理道德的说教,渗透着封建文化中极其腐朽的思想毒素,如宣揚“三纲五常为中心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散布唯心的天命论和正统论思想、灌输大汉族主义和对农民起
14、义的攻击等。4 这是 三字经 的局限性。有选择地继承,特别是在德行修养、伦理道德、为人处世、严己宽人、外美内秀、务实勤谨的人生哲学方面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 三字经 涉及的历史人物近百人,每个人物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这些人物当中,一类是育人的典范,一类是学习的典范。建议将这些人物的故事,按照难易程度,有选择地编入学龄前教育、小学教育的课本,或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幼儿读物,用正面的“口袋书驱逐不良的“口袋书。作者单位: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福建 厦门,361000参考文献:1郑霖 三字经 中儒家教育思想的哲学意蕴J兰州学刊,2022S1.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南宋王应麟三字经心解M习之,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4蔡明英对 三字经 教育思想的研究J语文学刊,20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