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县XX年平安生产工作要点 县2023年平安生产工作要点 2023年,全县平安生产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平安生产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和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开展决不能以牺牲平安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扎实开展平安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平安生产领域改革创新,着力提升依法监管能力和全社会平安生产水平,严防各类生产平安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县平安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一、严格落实平安生产责任 1.加强党委对平安生产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
2、追责,各乡镇党委要制定党政领导干部平安生产责任制规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议听取平安生产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平安生产重大问题,领导班子成员每月至少带队检查1次平安生产工作。要按照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平安生产领域改革开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各项职责分工和完成时限,并抓好贯彻落实。 2.落实乡镇政府“属地监管责任。各乡镇政府要把平安生产纳入经济社会开展总体规划,制定实施平安生产和职业健康专项规划,加强产业政策引导,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健全平安投入保障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平安生产工作,明确平安生产监管部门和责任清单。 3.加强平安生产形势分析研判。各乡镇、各部门要
3、定期分析研判本辖区、分管行业领域平安生产形势,研究解决平安生产突出问题,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平安、管业务必须管平安、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平安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原那么,认真研究本辖区、本行业领域、本部门生产平安事故发生规律,着力解决平安生产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 4.落实企业平安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平安生产监管监察,全面推行企业隐患自查、自报、自改制度,实行分级分类、闭环管理,催促企业建立自我更新、持续改进的平安生产内生机制,落实高危行业平安生产责任险制度,发挥保险机构参与事故预防作用。实行企业全员平安生产责任制度,加强企业全员平安生产教
4、育培训。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平安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加强班组管理、岗位管理和现场管理,做到平安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探索建立专项执法、诊断式执法、联系检查和聘请专家检查等方式,促进问题隐患整改,促使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5.强化齐抓共管。将平安生产纳入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实现平安生产共建共治共享。 二、深化平安生产领域改革开展 6. 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中共xx县委xx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平安生产领域改革开展的实施意见(x发(2023)7号),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找准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制约平安生产改革开展的
5、瓶颈问题,着力在贯彻落实意见中予以解决。深入挖掘推广平安生产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推动平安生产工作的实招硬招纳入贯彻落实意见,以制度的形式总结提炼、固化推广。 7.县安委会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任务分工,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制度和工作措施,逐项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任务目标和完成时限,确保x发()号文件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三、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8.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xx省平安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全面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城镇燃气、涉氨制冷、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及存在较大危险
6、因素、规模以上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实现企业平安风险和隐患得到有效管控和排查治理,事故预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步推进小微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推动小微企业本质平安水平不断提升。 9.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全员培训。总结推广标杆企业的经验作法,细化培训内容,分行业开展企业双重预防体系全员应知应会培训,使企业员工熟知本岗位的平安风险、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法,提高平安风险防控能力。 2023.组织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集中执法检查。采取政府购置效劳方式,为双重预防体系执法提供技术支持,编制双重预防体系监管执法标准,并根据检查发现的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组织开展执法检查,提高双重
7、预防体系建设质量。 四、深入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平安生产专项整治 11.强化道路交通平安监管。加大道路交通源头隐患整治力度,持续推进路面交通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隐患治理,深化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超速等各类交通违法违法行为、货车超限超载整治,加强危化品道路运输平安管理,积极推进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挂靠经营专项整治。加强校车管理,进一步健全校车监管体系和全程责任体系。 12.强化建筑施工平安监管。强化建筑施工平安生产执法,持续开展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整治,强化危大工程管理,加大农房建设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完善建筑施工平安监管信息系统 。抓好市政设施和房屋使用平安管理,保障市政公用设施平安运行,强化城市
8、供排水、供热、燃气、市政道路、桥梁等设施的平安保障能力。 13.强化消防平安监管,紧盯人员密集、易燃易爆、“三合一、老旧住宅等易发生大火的场所单位,逐一明确责任,加强隐患整治,实施销号整改。深入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平安综合治理,着力解决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消防设施铁失损坏、消防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全面排查公共消防设施,整治事故隐患。深化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开展联合督导检查,提高全社会火灾防控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14.强化工贸领域平安监管。突出抓好粉尘防爆专项治理,深化涉氨制冷企业平安专项整治,加大工贸行业有限空间平安专项治理工作力度。 15.加强城镇燃气平安监管(含农村燃气和“气代煤工程)。对城
9、镇燃气(包括“气代煤领域)加强平安生产专项检查,严查未经许可审批擅自新(改、扩)建燃气建设工程,严厉打击买卖、转让、出租、出借或伪造燃气经营许可证行为,标准燃气平安经营、使用。 16.农业、林业、电力等行业领域,要结合行业实际,加强专项治理,把行之有效的经验固化上升为制度成果,防范各类生产平安事故发生。同时,积极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加快形成标本兼治、持续改进的平安生产监管良性机制, 五、强化平安生产法制建设 17.加快“放管服改革。加强平安生产行政许可和“三同时的事中事后监管,健全完善平安生产“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强化平安生产执法监。 18.健全完善平安生产执法检查机制。完善专家查隐患机制,组织开
10、展多领域、多批次、多层次的全县性执法检查,催促企业落实平安生产主体责任,聚焦事故易发领域,加大突击检查、明查暗访和联合执法检查力度,严格落实“四个一律,不断提高平安生产执法检查实效。 19.严格落实平安生产巡查督查制度。综合运用约谈、考核、评级、排名、通报、曝光等约束手段,全面推进平安生产工作落实。对发生事故的乡镇、部门、企业在实施约谈的根底上,实施警示谈话,每月报送整改进展情况,并跟踪监督。严格事故调查处理,坚持问责与整改并重,确保责任追究到位,防范措施落实到位。积极推进平安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企业平安生产承诺、不良信用记录、失信“黑名单、约谈等约束机制,并向社会公示,让违法失信企业一
11、处失信,处处受限。 六、强化平安生产综合治理 20. 继续推进全面深化平安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动,严格落实xx县全面深化平安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攻坚行开工作方案,深刻汲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强化“隐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处理、不处理就要追责的意识,强化全方位风险隐患管控整治和风险隐患辨识,狠抓责任落实,做到排查全覆盖、风险全管控、隐患全整改、责任全落实,有效防范和坚决漫制重特大平安事故发生。 21.持续深入开展平安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格落实xx县平安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方案,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通过严密组织、精准打击、联合执法等措施,依法依规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
12、经营建设行为,坚决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及时查改事故隐患,切实解决当前平安生产领域比较突出的非法违法问题。 22.加强平安生产工作考核。制定完善2023年平安生产考核细那么及评分标准,研究建立日常考核与年终评定相结合的平安生产考核方法,实现由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转变、由事故导向向工作导向转变、由常规性工作落实向重点工作突破转变,发挥好考核工作“指挥棒作用。 七、强化平安生产根底保障 23.强化平安培训工作。将平安生产监督管理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内容,组织开展好全县安监干部工作,进一步加大平安监管监察人员业务轮训力度。鼓励各级平安监管人员参加注册平安工程师资格考试。加大执法证的培训取证力度,确保平
13、安监管执法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对企业负责人、平安管理人员、员工分类培训,增强培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4.加强平安生产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第十八个“平安生产月活动,提高全社会平安生产和职业病防治意识,加强平安文化建设,强化全民平安意识和法治意识。加大平安生产曝光力度,实施媒体跟踪监督,对重大平安隐患、非法违法行为等实施曝光,提高警示教育成效。强化齐抓共管和社会共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依法维护和落实企业职工对平安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加大对XX市平安生产“打非治违有奖举报公告的宣传力度,发动广阔职工和人民群众查隐患、保平安,营造平安生产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浓厚气氛。 25.深化企业平安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强企业平安管理创新,强化平安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将平安生产标准化建设与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紧密融合,推进企业平安管理标准化、作业行为标准化、平安设施标准化,不断提高企业本质平安水平。 26.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明确平安生产应急教援管理机构,强化平安生产应急救援指导协调、综合管理工作,催促企业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健全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大力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强化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储藏,实行区域化应急救援资源共享。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救援队伍社会化效劳补偿机制,鼓励专业救援队伍与相关企业签订效劳协议,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