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县推进依法治理中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县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乡村社会治理综合改革探索,一手抓镇、一手抓村,多予少取放活,以治理小切口撬动乡村振兴大改革。镇级:一是组建镇级四大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发展中心、社会事务中心、依法治理中心),转换频道、厘清职责,解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问题。目前,四个镇已经实施四大中心运作。二是强镇放权,围绕财政、审批、人事、执法等四个方面下放县级权限51项,激发基层内生动力,让基层能干事、干成事,解决“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的问题。村级:在镇全域推开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试点,一是
2、以信用治理为基础,构建农村“信用七条”信用治理体系,使诚实守信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基石,解决“讲归讲,做归做”的问题;二是以“三村”建设为抓手,建立“三村”社会治理议事会机制,更好筑牢“本地村”、依靠“外地村”、团结“网上村”,解决“386199治村”的问题;三是以赋能活村为关键,探索赋予村(社区)建设权、管理权、发展权和监督权,解决“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问题。县乡村社会治理综合改革镇试点已经取得了扎实成效。目前,在全县13个乡镇(街道)全面铺开镇级依法治理中心建设,构建了上下协调更顺畅、指挥调度更有力、工作落实更到位的平安建设新模式,有效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主要做到“五个突
3、出”:一、突出转换频道,优化镇域基层治理组织资源。聚焦解决基层治理频道转换问题,积极创新乡镇(街道)日常运作架构,在不改变原有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前提下,整合综合治理办(应急管理办)、综合行政执法办(综合行政执法队)、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督管理所等5个机构,建立依法治理中心,实行人员集中办公、设施互通共享、业务齐抓共管,在确保对上衔接功能、工作职责、服务群众不减的基础上,大幅调整日常保运转与一线抓落实的力量配比,统筹行政、司法等治理力量充分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变“一群小麻雀”为“一只大老鹰”,推动基层治理频道高效转换。二、突出厘清职责,实行人员主责主业加兼职兼责运行。畅通中心运行机制,平时按岗
4、位分工,抓牢主业主责;紧时由镇中心统筹,按轻重缓急、闲忙时段灵活调配,“组团作战”“工作专班”推进专项工作,有效打破镇级条与条、条与块、岗位与岗位之间的行政管辖界限,促进行政治理资源要素充分流动,工作人员实行主业主责加兼职兼责,破解工作冷热不均、干部闲忙两极端问题。如在民法典宣传任务中,镇司法所作为主管机构只有2个编制,全覆盖宣传需半个月甚至更久,在中心运作模式下,镇依法治理中心统筹力量3天就完成了任务;在圩镇市场治理中,镇依法治理中心统筹司法所、综治办等人员力量,中心每个人都参与执法监督,对圩镇市场的监管力度、巡查频率得到有效提升。三、突出人民至上,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以镇级依法治理中心
5、为主阵地,推动矛盾纠纷调解“一门受理、一网统揽、最多跑一次”。推动矛盾纠纷调解更便捷。镇(街)依法治理中心无差别受理全县矛盾纠纷,所有矛盾纠纷调处完毕后由镇(街)统一答复诉求人,推动矛盾纠纷“一门受理”。推动矛盾纠纷调解更高效。依托市基层社会矛盾调解平台,线上线下诉求一网联通,调处运转流程一网监控,矛盾关联信息一网归集,法治延伸服务一网呼叫,实现矛盾纠纷调处“一网统揽”,矛盾调处过程由群众跑变为数据跑、干部跑。推动矛盾纠纷调解更有力。建立镇(街)派单、部门响应机制,县镇村联动联调,明确相关专班具体调处,努力实现矛盾纠纷调解群众“最多跑一次”。四、突出强镇放权,有效提升基层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围
6、绕基层治理按需精准放权赋能,下放乡镇应管能管的社会管理权限到镇依法治理中心,提升乡镇社会管理权威和执法效能。如在人事权限方面,通过下放县直派出机构人员任免一票否决权后,镇依法治理中心对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督管理所人员管理更加有力。在执法权限方面,依法治理中心作为执法权下放的主要承接载体,通过承接生活垃圾管理等方面处罚权,有效增强了圩镇管理工作力度,在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中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五、突出党建引领,把支部建在依法治理工作链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把支部建在工作链上,把党员聚在工作链上,成立乡镇依法治理中心党总支,把党的核心引领力延伸到依法治理工作末端。如镇成立镇依法治理中心党总支后,把原来小散的党支部、党小组规范起来,并将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等两个垂直管理单位党支部进行归口管理,有效增强了依法治理工作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下来,我县将积极拓展乡村社会治理综合改革工作的广度、精度和深度,加强工作梳理分析、总结提升,进一步完善依法治理中心的管理体制和运转机制,着力构建职责更加清晰、运转更加顺畅、活力更加充沛的县域依法治理经验模式,发挥改革小切口撬动作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平安建设取得更大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