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工作分层递进式管理模式探讨 1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分层递进管理模式的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招生水平参差不齐,各层次学生差异化增大,以致于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和管理方面均出现难以掌控的局面,不仅对后进生难以实施针对性管理,甚至连一贯表现优异的好学生也出现自暴自弃的情况。因而,实施分层次管理已经势在必行,对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及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以高职生为例,作为高职院校的主体阶层,高职生的录取批次与分数线可以客观地反映出高职生与本科生的差异。近500分的本科线与200分的高职线有着300分左右的差距,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本科生与高职生之间的距离。他们没学
2、好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刻苦精神和学习自觉性,而且这些因素还仍在影响着他们现在的学习。学习一旦没有兴趣,他们身上的能量必然要释放在其他方面,这也是构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难度的首因。 1.1从生源结构方面分析 高职院校生源组成复杂,既有高中起点通过参加普通高考录取的高职生也有初中起点参加中考录取的五年一贯制学生,还有学校升格为高职前就从未中断过的中专层次学生,甚至还有技校生、成教生、自考生,可以说高职院校群英荟萃、应有尽有。各类学生共享着同一个教育资源和环境,生源水平的良莠不齐给高职院校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2从生源心理特殊性方面分析 高职院
3、校的学生是各类高校学生中最为特殊的种族,他们或因家庭贫穷无法复学不得已来到高职院校,或因根底薄弱无法使高考成绩上台阶而无可奈何上高职院校,或因家庭不幸、身心缺陷等客观原因带着人生悲凉而选择高职院校,又或是因为成绩一般,在亲友劝说、看重技工就业前景的情况下带着矛盾、徘徊的心情来上高职院校。总之,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有一种挫折感、失败感,自卑和自负交织,激情和悲观缠绕,孤独与急躁兼具,喜悦与忧愁掺杂,彷徨与期待同在。 1.3从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方面分析 高职学生培养目标更强调应用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规定,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拥护党的根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效劳第一线需
4、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开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根底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根底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根本能力和根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简单地说,高等职业教育和其他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他高等教育重在学历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更应重视职业教育,实践教育。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生源特点,坚持分层管理兼顾因材施教的原那么。由于学生入学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要坚持分层管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层次确定教育管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2探寻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学生管理工作对高校开
5、展稳定和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起步较晚,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产生职业大学形态到90年代逐渐兴起的高等职业教育,尽管高等职业教育短时间内在优势政策和优质教育投资环境的影响下得以飞速开展,但在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却仍然与本科层次高校有着不小的差距。究其原因是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将主要精力放在了诸如专业科目的设置、课程教学的调整和改革、专业师资队伍的打造以及各项根底设施建设等方面,而占据学校开展建设重要位置甚至可以说是半壁江山的党务政工建设和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却没有得到与其重要性相匹配的研究和关注。 2.1在校生复杂性成分对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主要影响 当前学生工作方法普遍滞后,管理难度持续加
6、大的问题日趋显著。众多高职院校一直以来仍停留在运用强制执行外部规章制度的方法来约束学生,沿袭着过去中专教育时期严管高压的方式,仍然使用中专、技校的管理模式一股脑的对各类层次的在校生进行管理,试图通过强制的手段和机械式管理的思维模式到达监管学生的目的,根本无视在校生自身的层次差异。这种陈旧的教育观念不仅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更加难以形成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再加上生源质量的不断下滑,学生的根底素质普遍低下,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目标性不强,自我管理、自我效劳意识差,不少学生生活行为不文明,缺乏组织纪律性。再者,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贫困生较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增添了很大
7、难度。 2.2自主创新意识的缺乏致使学生管理工作理念落后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象是广阔的在校学生,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个体。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理念从总体上依然未摆脱以政治管教为主的模式。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仍以管理者为主体,以管理制度为约束手段,以管制为工作方法,重教育者主导性,轻受教育者主体性,重共同性,轻差异性;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多数只是照搬照抄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既没有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又没有表达高职学生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育、管理、效劳的功能。 3探究分层递进式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高职院校目前大、
8、中专等各类层次并存的现状,结合当前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大体可按两个方面进行分层递进式管理划分:一是按学生层次类别划分,可分为同层横向管理和跨层纵向管理;二是按教育阶段类别划分,可分为层级阶梯式管理和长幼递进式管理。以学生的开展为教育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展,把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与学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把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与学生管理具体工作方法结合起来、把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点、难点与热点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以分层递进式管理为主,多渠道管理为辅,主、辅相依的学生工作管理新体系。 3.1同层横向管理是指在同一层次生员类别间进行的横向比较管理 以高职生为例
9、,同样是通过参加高考统一录取的学生,但分差高达200分的录取分数区间却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个体间的巨大差异。同一批次录取的生源中有的也许根底薄弱,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较差,刚刚到达录取分数线;而有的生源却在中学时期一直表现优异,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才选择来到高职院校就读,他们根底扎实、抱负远大,即使仅录取在高职阶段也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博取将来更大的成功。不难看出,同一生员类别间的个性差异是天然存在的,面对此类情况应当更新教育管理方法,立足学生实际,兼顾学生个体差异性,真正在教育、管理两方面做到因材施教和因材施政,针对性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可采取“抓两头争上游的管理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抓好先进和后进
10、这两头,一方面建立典型示范机制,深入宣传,扩大影响,以先进事迹来鼓舞和感染同学们;另一方面,狠抓个别不良典型,进一步标准管理,严守校规校纪的高压线,要策略性地做好警示宣传工作。通过两个方面的管理,影响和促进其他同学,逐渐形成中间段绝大局部学生力争上游的良好局面。 3.2跨层纵向管理是指在高、中职及各类学生并存的情况下采取的既统筹又有所侧重的学生工作管理方法 对是非分辨能力较弱,尚处于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阶段的中职层次学生采取封闭式管理,选聘年龄在40至50之间与学生家常年龄相当且细致耐心,有丰富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的人员担任中职生专职班主任,实现中职层次的家长式管理;建立健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档案;
11、配发按层次类别区分的校牌或校园通行证,严格标准在校生的校门进出,分时段的控制在校生人流量。如中职、高职作息时间差、晚自习期间不得在校园街道逗留等等,这些做法即可防止社会闲杂人员、不法分子进入校园干扰秩序或伺机作案,又可防止各类在校生之间因为过度接触擦出“火花,营造一个平安清静的校园。 3.3层级阶梯式管理是指全校上下通力合作,各层级间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把学生工作的困难和压力逐层逐级分解 如将学生管理重心下移到学生宿舍,对学生漏宿与晚归作如下界定与处理,即:学生漏宿与晚归直接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挂钩。学生晚11时返校即为晚归;对一学期漏宿3次的学生直接给予综合测评不合格,一学期超过3次或一学年
12、超过6次无悔改者给予劝退处理。又如学校各层级之间相互配合,完成“把好三道门的工作任务:二级院系要把好学生的寝室门,抓好寝室内部管理,大力开展标准化寝室创立活动;宿舍管理部门要把好每栋寝室的大门,加大查寝力度,确保寝室内部平安;保卫部门要把好学校的大门,落实封闭式管理制度,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3.4长幼递进式管理是指按照在校生学习阶段和年龄层次规律制定的管理方法 具体推行年级组长负责制,以高职生为例,可根据高职辅导员的性格特点来制定学生培养和管理方案,安排一名具有代表性的辅导员负责一个年级的主要班级管理等具体工作,再辅以其他兼职辅导员协助。一年级新生的辅导员应由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纪律观念培
13、养方面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担任;二年级将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对于高职生三年的大学生涯而言,这一年无疑是承上启下的关键,这个年级的辅导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对学生言传身教,将德育工作与专业理论课程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同学们的进步意识,激发和挖掘同学们的创造力和开展潜能。三年级辅导员应当由一直协助学校就业办开展学生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研究或者取得了中级以上职业指导师资格的老师来担任,主要做好大三学生syb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实现良好过渡。通过施行班级管理年级组长制度,学生管理过程中的针对性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分时分段地把握住学生思想进度变化。学生按照递进式管理,
14、辅导员从过去的一个变成了三个,并注重年级过渡的衔接,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各班级辅导员只能管得了自己所带班级的状况,学生管理工作参与化程度大大提高,同学们与老师之间的感情不仅不会因此淡薄,反而会变得更加融洽。 4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分层递进管理模式的启迪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递进式学生管理是必要的。首先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开展,对学生分层实施递进式管理,以适应当前立体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需要。从分层管理结构的设置上来看,各层次在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自我约束力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各有侧重。其次,新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不仅实现了管理育人的目标,更为不同起点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菜单,确定不同的培养进度,对
15、学有余力的学生培养其特色,使根底薄弱的学生全面开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打造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开展的平台。再次,分层递进式管理打破了旧的框架,学风为之焕然一新。还应在此根底上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鼓励机制,让一贯表现较差的同学彻底改变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在相互竞争中看到差距,找准努力的方向。而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也不敢怠慢,随时防止被后来者迎头赶上甚至超过,从而在学院上下形成一种空前良好的良性竞争气氛。今后一段时间,高等职业教育应当转变传统的学生管理观念,从根本上杜绝“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管理风格。更加关注学生的共性、尊重学生的个性,紧紧抓住当前开展的有利时机,主动适应形势开展的目标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