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冰海沉船观后感 这里要说的不是1998年风行全球的泰坦尼克,而是1958年默默无闻的冰海沉船,英文名字更能说明电影的主旨:anighttoremember,这部片子不是赚人眼泪的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而是这艘永不漂浮之船的漂浮过程,以及在这种背景下的众生态。 影片伊始,英国女皇亲自为泰坦尼克举行首航仪式酒瓶撞击船体。这样的开头本身就预示着将有重大事情发生。 在火车上的对话中,二副出场,他略带讥讽的言辞惹恼了旁边的绅士,后者还击说泰坦尼克是进步的象征,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象征,并且时刻展现身为大英帝国子民的骄傲。这与后面泰坦尼克号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形成鲜明比照。 雷彻德夫妇是英国贵族的象征,他们乘
2、坐马车从庄园里出来,工人子弟恭敬的挥手致敬,雷彻德尖酸的说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吃到火鸡。这样的一幕表达出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阶级本质。 一群社会底层人士准备去纽约赚钱发财,临走前神父一再叮嘱,亲人不舍离去。社会阶级不同的人将要出现在同一艘大船上了。 二副说“我宁愿当泰坦尼克的二副也比当别的船的船长强。船长的职位很明显比二副大了,但只要是沾染泰坦尼克的味道人们就会发了疯似的靠近,因为泰坦尼克是公认为富人坐的船,象征着身份和地位。可见,当时的人们都已经处于失去理性的边缘,极度追求物质,极度爱慕虚荣。 船长,设计师安德鲁,舰船公司的董事长出场,董事长为了通过早到纽约以显示他造的船的优越性能,暗示船
3、长开快车,也为后面船撞冰山留下伏笔。 至此本剧中主要的主人公根本都已悉数登场。可以发现,导演“有意安排了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物上船,包括社会的底层和贵族们。导演要让他们共同面对将要发生的一切,也让观众去鉴别这所谓的阶层等级在触及生命之时将会是如何的暴露无遗。 航行中,董事长继续他的炫耀,在餐桌上演示他造的船稳如磐石,在场的还有船长,随声附和,根本也被所谓的现代文明冲昏了头脑。 在航行中的这段,导演其实是分为两条线索来积累泰坦尼克号漂浮所需的条件。一条是发生在其它小船上,另一条就是在泰坦尼克本身。可以说,这两条线索一直开展到本片的结尾才交汇到了一点。 导演陆续安排了几艘小船出场,并分别对这几艘小船进
4、行了关键描述。它们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他们知道泰坦尼克号就在它们旁边,但他们却不加理会,这不理会的原因是它们知道自己身份卑微,不想去触碰权贵,但外表上却有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样子。这说明了当时的人对社会的不平等已经逆来顺受,但又非常好面子。另一类是不知道泰坦尼克号就在身边,所以在导演的精妙安排下,之后船撞冰山时这些船来不及救助它也就显得“理所应当了。导演安排前者是想表达当时人们的过于自大,没有人相信“海上堡垒也能漂浮;后者是想表达,当人类自大到了一定程度只有自取灭亡,连上帝都帮不了。 在有些小船上不断有冰况报告出现,并且负责的通知了泰坦尼克号的电报员。但因泰船上的电报根本都被贵族们的私人电报占
5、用了,使得电报员无暇顾及有关冰况的报告,最终漏掉了最重要的一份关于冰况信息的电报,不过即使这样,泰坦尼克号都还是有防止发生事故的时机。但是,船长也过于大意,他没有对最开始的冰况报告给予充分的重视,按理说,船长的经验绝对会提醒他危险性的存在,但他也被冲昏了头脑,一再认为泰坦尼克号是永不漂浮的。导演又参加了比照的手法,就在那个电报员漏掉电报的同时,贵族们都还在夸夸其谈,歌舞升平,全然不知灾难即将降临。 在铺垫沉船原因的同时,导演也还没忘记继续渲染社会的等级差距,其实导演在全剧都是这样做的。这个船被人为的分成了三个局部,头等舱,二等舱,筒舱,并且不同的舱段将会受到差异待遇,甚至在后来营救的过程中这种
6、差异待遇仍然表达的淋漓尽致。 沉船,撞冰山沉船的这一段中,之前导演所做的铺垫和埋下的伏笔都在一瞬间爆发,犹如洪水倾泻而下,人类的善恶美丑暴露无遗。英国绅士们表现出来的风度让人由衷的赞叹,少数人表现出了原始的求生本能,造人唾弃。在救援方面,有人拼死相救,有人隔岸观火。1500人遇难,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多,需要慢慢总结。行政领导在遇到问题时的反响速度是可圈可点的,而且缓冲的时间也比一般人民群众药迅速,所以大家能很快从灾难的恐惧中醒悟,开始讨论下一步自救和求救的措施,虽然还是导致了大批群众的死亡和大面积的恐慌,但毕竟是突发事件,在那个年代也不可能提前有什么应急预案,能成功的逃脱一局部人已经是幸运了。
7、冰海沉船作为一部英国电影,保持了欧洲电影较注重社会学意义和人文价值的传统,更多地关注各群体、各阶层的生存状态,这一点和传统的美国商业大片频繁的介入个人命运情感的脉络走向非常不同。如很多时候,导演会将镜头对准英国社会的不同层次的个体,如蕾切德爵士夫人、教会的牧师还有底层的制造工人,虽然每个人都掠影匆匆,但整个社会的心态和生存状态都尽收眼底。 导演各种各样的见缝插针在影片中不胜枚举,它们都将矛头指向英国社会的自负,难怪劫后余生的大副,看着眼前的浮尸悻悻的说:“都怪人类太自负,甚至现在,我都不相信这一切真的发生了。 冰海沉船拍摄于1958年,“马歇尔方案后的英国早已脱掉了“皇帝的新衣,那个时代英国社
8、会开始集体反思。工业革命曾造就了“日不落,但也让英国养尊处优近两百年。一战前,出于对曾经辉煌的念念不忘,泰坦尼克号诞生了。然而,这个工业文明的产物,虽号称“永不漂浮的海上堡垒,却“意外漂浮于第一次远航,它不仅把人类对自然的所谓征服无情嘲笑了一番,也让迟迟不愿走下圣坛的英国贵族终于成认自身的没落。“泰坦尼克号与“英国的同构性也便在于此了。 回忆上世纪六十年代欧洲思想文化的演进,我们会发现影片正处于现代性社会批判走向现代性文化颠覆、现代性遭遇后现代性的文化交割时期,以“理性和“人道为根底所构造的现代性面临崩溃瓦解的局面。而泰坦尼克号作为工业革命的象征,它和摩天大楼一样被视作现代性的产物,它的漂浮,
9、标志着现代性这一立足于理性梦想的完美预设在现实中被无情颠覆了,反映出社会对现代性所构建的乌托邦之意识形态的反省,是文艺界对现代性话语谱系的集体反思。 第二篇:破冰观后感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探索的步伐 纪录片破冰观后感 初次听到“破冰二字,首先浮现在我脑海里的是温家宝主席的旅日访问破冰之旅,所以我就以为这部记录片讲的也是中日之间关系的开展历程,等到观看了破冰之后,才明白,它讲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段探索历程一个从封闭到开放,落后到领先的故事。 根据互动百科对破的定义。破冰是培训当中一项专业的技术,特别在户外拓展当中,可以说成功的破冰是整个培训是否能到达预期效果的关键。这种说法源于冰山的理论,
10、冰山理论是指人就想一座冰山一样,意识的局部只占了很少的局部,而更大的局部是潜在的意识,或者说是不容易被分辨的意识,而破冰就是把人的注意力聚到现在,因为注意力在现在就无法或者不容易被潜在的意识影响,这样就可以到达团队融合,离开疑心、猜忌、疏远。 “在时间的坐标里锁定记忆,再冲突与超越中呈现变化。据了解,纪录片破冰记录了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变化,以及冰破之后所激出的阵阵社会涟漪。虽然我只看了第一二集,对于90后的我,片中所表达的大局部事情也都没有经历过,但是我也曾在各种报刊杂志的宣传介绍中,在父母老师的聊天表达中、在学校政治历史老师的三令五申中对关于改革开放的事情略知一
11、二。但是,我们却有幸的成为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我们伴随着祖国的强大而成长,在前人创造的阴凉下茁壮成长,我们看到了祖国以骄人的步伐矫健的迈向世界前列,赫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毫无疑问,我们的祖国能取得现在的辉煌成就,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壮举功不可没。 正如影片中所言“1978年,无论是在中国的当代史上,还是在民间记忆里,都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历史转折点。1977年,中国党国的缔造者,伟大领袖毛泽东与世长辞,为新中国鞠躬尽瘁的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也撒手而去,这个一向与资本主义国家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将会何去何从。“中国要开展,还是要学习外国,一个是他的科学技术,一个是他的先进管理。1977年9
12、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作家韩苏林是透露了自己的初步想法。1878年2月,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中国未来23年的开展目标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成一个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1978年5月2日,一架飞机从北京首都机场破空起飞,穿过亚欧大陆,飞向5个资本主义国家:法国、瑞士、丹麦、比利时和联邦德国。这一刻,预示着这个古老民族向世界宣告他们新探索的开始。 首次出访欧洲的代表团考察了欧洲5国的15个城市,80多个工厂、矿山、 团结朴实求是创新 农场、港口码头、大学和科研单位。他们见识了一个与当时中国截然不同的西方世界。在当时的西方世界里,与中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当时的微软公司
13、已经走过了两年的岁月,世界上第一个移动通讯系统已经诞生,前偶然开启了信息时代的来临,二战后的兴旺国家经历了新技术革命的洗礼是十几年的高速开展,已经实现了现代化。而此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十年文革,依旧是一个以农为纲的农业大国,没有高速公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中西方的巨大比照,激起了中国民族强烈的强国富国愿望,也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树立了一个坚决的信念:西方人、美国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中国人也能够做到。西方世界的繁荣富强让每一个立志为国的中华儿女看到了民族开展的希望与前进的方向。据统计,1978年,中国共派出了各种代表团529批次,3200人以上的考察团飞往日本、美国、欧洲,出
14、现了一股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考察热潮。 在考察的众多国家里,对中国最具启示意义的是战败后盾德国和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他们与中国几乎同时起步,在15到20年里就实现了现代化。在他们身上,我们总结出了一个共同的经验:引进外资。考察回来的代表团纷纷向中央提出一个伟大的思想突破引进利用资本主义投资的建议,这是在1978年以前的中国想不敢想的思想。在新中国成立的30年的建设历史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一直是绝对对立的两种意识形态,78年的考察热潮使得这个禁区逐渐出现突破的迹象。这一思想进去的打破也为我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起步开展奠定了思想根底。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5、一文,在全国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6月2日,邓小平公开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了党内长期常在的左倾错误,为1978年的中国开启了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提出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个中国当代史上最为重要的会议提出:今后中国要停止以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从封建转向开放,从墨守陈规转向各方面的改革。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改变了当时国际外交格局。1979年的正月初二,邓小平踏上了访问美国的破冰之旅。1979年4月,在深圳珠海等沿XX县区建立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1984年,邓小平南巡,14后沿XX县区和海南又相继开放,中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由点到面、沿海地区全境开放的格局。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大阵营破裂,中国改革开放是姓资还是姓社成为最为关注的论点。 “市场和方案只是手段,资本主义有方案,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不 要受市场经济的阻碍,改革开放一定要继续。“判断是姓资还是信社的标准主要是是否有利于开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这样,中国迎来了第二个思想大解放,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党明确提出了中国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