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文化保护思考.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00333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文化保护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文化保护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文化保护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文化保护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文化保护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3年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文化保护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文化保护思考 。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各民族文化交错影响频繁、各民族文化主体之间个性与共性并存、各民族文化主体扮演着多样化的角色。这些特点使散居地区的民族文化保护面临更大的困难。建构多元文化认同或许能为散居地区保护民族文化提供另一种视角。尊重少数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选择权,提升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鼓励他们借鉴他族文化的积极要素,与时俱进,以此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创新开展。 关键词:多元文化认同散居地区民族文化保护 一、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文化的特点 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是相对于聚居的并已实行自治的民族地区而言的,在这个地域内,一个少数民族的成员分散地同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错居住在一

2、起,人际关系多维,社会交往、社会关系复杂,各少数民族文化开展也因此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 (一)民族地理边界不清晰,文化交错影响频繁 民族地理边界意指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地理界线。在挪威人类学家费雷德里克X8226;巴斯看来,族群的边界不一定指的是地理的边界,而主要是“社会边界,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理界线不重要。少数民族散居地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族共同生活于一个地域内。在居住空间上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与其他民族是相互交错居住,民族文化的生存开展空间根本一致。随着各民族成员之间的互动交往互相渗透、互相影响,长期频繁的文化交流会导致文化差异性减退,趋同性变强,要想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难度也比聚居地区要大。

3、(二)各民族文化主体之间个性与共性并存 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各民族文化主体之间存在很多共同的特征,如,居住在这个区域内的各民族成员面临的外部环境是相对一致的;不同民族的成员们可能耕种着同样的土地、沐浴着同样的地域文化、践行着相同的生产方式等等。当然,在这些共性的背后,各民族也都保存了自己的个性,如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虽然他们与其他民族的成员居住在一起,但在本民族内部一般采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有的依然穿着本民族的服饰,保存着自己的风俗习惯。然而,在长期的共同因素的影响下,各民族文化主体的个性能否继续开展,能开展多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三)各民族文化主体扮演的角色多样化 人是社会性的动

4、物,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必然要扮演各种角色。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少数民族成员的身份是多重的,扮演的角色是多样的。以居住在民族村的少数民族为例,他们是属于不同家庭的家庭成员,是本民族的成员,也是该民族村的村民,更是中国的公民。角色的扮演向来不会一帆风顺,在各种社会角色扮演中常会产生矛盾。首先是角色内的冲突,如一个少数民族成员同时承担着上述多种角色,当这几种角色要求的行为标准互不相容时,容易使该角色承担者出现紧张情绪,不知该如何取舍。其次是角色间的冲突。当一个民族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的成员居住时,因其角色标准不相容就有可能导致彼此之间的冲突,影响民族关系。 二、多元文化认同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开展的

5、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分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它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种种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认同是指对一个群体或文化身份的认同感,或个体受其所属的群体或文化影响,而对该群体或文化的认可或赞同1。文化认同的指标不是人们的自然属性或生理特征,而是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由于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都是后天的和可变的,文化认同也具有相对的可变性2。同时,文化认同也可以是多元的。一个少数民族的成员在同一个时间点上,不仅可以认同本民族的文化,也可以认同他民族的文化,可以认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同时认同现代文化。随着各民族交流交往越来越频繁,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一

6、元的文化认同即少数民族成员只认同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模式,是不可能也是不可取的,多元文化认同更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长远开展。 (一)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该民族文化开展的关键 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他们对该民族认同的核心内容,是开展本民族文化的根本前提。少数民族成员是该民族文化的创造者、享有者,自然也是传承开展该民族文化的主体。文化认同的过程事实上也是人们寻找身份归属或文化归属的过程,是解答“我是谁“我们是谁的过程。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实质上也是他们对自己所属文化圈确实认,也是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主人翁意识的觉醒,而这种觉醒又将为他们开展本民族文化奠定心理根底。“知“情“

7、意是人们在做出某一行为前的心理活动。知,即认知;情,即情感;意,即意志。少数民族成员在做出有关本民族文化的行为时也必定是要经历“知情意这个心理活动过程,也就是文化认同的过程。即先是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认知,再是对本民族文化赋予积极的正面的情感,最后是努力使本民族文化到达某种开展状态的意志。因此,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少数民族成员传承和开展该民族文化的根本前提,假设成员丧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陷入“文化自卑的状态,那么该民族的文化将逐渐失去其生存的必要性,民族最终也将不复存在。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是该民族文化能否得以延续开展的关键。 (二)对他族文化的认同能为本民族文化开展创造良好的

8、软环境 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一个少数民族自然而然地会与周边的其他民族有频繁的交流、互动。在这种散居模式下,任何一个民族都很难让自己的文化独立于一个封闭的体系中,既阻挡不了其他民族文化的进入,也阻挡不了自己的文化走出去。假设硬是采取文化隔离,强制本民族成员只认同自己的文化,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那必然会影响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阻碍本民族文化的开展。对他族文化的认同,并不意味着对本民族文化的背离。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根底上认同他族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前提,也是各民族在交往中和平相处的关键。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得以了解彼此,并博采众长,不断地丰富本民族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绝不可

9、能再固步自封的情况下获得开展。 (三)对现代文化的认同,有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 现代化进程以不可阻挡之势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少数民族文化原有的生态环境,也使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濒临消失。当少数民族文化遭遇现代性,躲避或排斥最终都只能是本民族的文化被强势的现代主流文化慢慢蚕食,正面、积极地去认识、接纳、认同现代文化才是明智之举。相对于现代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要开展,必然要走向现代社会,要走向现时代不是传统文化简单的的保存与复兴,更重要的是文化的适应和开展。面对现代文化,少数民族成员要汲取其中的有利因素,为我所用,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

10、断繁荣开展。 三、建构少数民族成员多元文化认同的审思 一个主体认同某种文化,是受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主体认同的内在驱动力,即认同某种民族文化的需要。有需要,文化认同就容易形成。用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说,它可能是主体的生理需要、平安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交往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多个民族混合分散居住在一起,一个民族的成员可能会因为平安的需要、社会交往等需要更容易去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因而,从内因上讲,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成员并不缺乏认同他族文化的驱动力。关键是要处理好对本民族文化认同与对他族文化认同、对现代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 (一)

11、尊重少数民族成员的文化认同选择权 多元化是文化的本性,也是文化开展的趋势。文化的多元,为社会的个体或群体提供了选择的可能。他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某些特定的文化理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标准。有的少数民族成员可能会放弃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而去认同另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常见的是对汉族文化的认同;有的少数民族成员是既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认同其他民族的文化,多种文化认同并存;也有的少数民族成员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下认同他族文化,而一旦脱离那个特定的生活环境,又转而继续认同本民族文化。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情况,只要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他们对文化的选择权应受到尊重。文化认同是动态的、可变的。我们不能把其中某个民族的文化作为所有

12、民族文化的代表,强制各民族成员在文化认同上保持一致;相反,我们也不能强制一个民族的成员只能认同本民族文化,将该民族处于封闭、隔离的状态。应将文化认同最终的选择权交付给少数民族成员。他们假设失去对文化认同的选择权,无论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开展,还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开展都是不利的3。 (二)提升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其自身文化传统和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对其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决信念4。在多元文化并存、共生的现代社会,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碰撞会越来越频繁,这对相对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而言未尝不是一种挑战。能否让本民族文化保持自身的独立性,成为多元文化体系中的

13、一元,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至关重要。少数民族成员只有充分肯定本民族文化的价值,为本民族文化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才能积极地去传承保护并开展本民族文化。一个民族,假设只是少局部成员放弃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转而认同他族文化,并不会对本民族文化的延续造成真正威胁,但如果该民族的大局部成员放弃了本民族的文化,那么,该民族的文化必将走向灭亡。在文化交流日趋开放、频繁的现实面前,我们要尊重少数民族成员文化认同的选择权,同时,我们也依然有必要提升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 (三)鼓励借鉴多元文化的积极要素,推动本民族文化创新开展 历史告诉我们,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社会的开展,交

14、流是一个民族获得进步的重要途径。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文化认异或者多元文化认同的现象,原因在于与其他文化相比,自身的文化存在缺陷与缺乏,需要向他族文化学习、借鉴。在开放的环境中,一个民族的文化要传承开展下去,必须要在与他族文化交流互动中自觉地以他族文化为参照,客观地审视自身,从他族文化中汲取养分,不断修正完善自己,并发挥自身优势,提高适应能力,推动本民族文化向前开展。同时,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必须顺应时代的开展,在多元认同的根底上不断寻求本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点,积极创新,提高自身文化的生命力,以获得更广阔的开展前景。 参考书目: 1.欧阳康。多元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

15、,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年第6期。 2.徐大慰。巴特的族群理论述评,贵州民族研究202223年第6期。 3.曾豪杰、王清华。多民族共聚地区多元文化认同规律及特点分析以怒江州丙中洛地区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2期。 4.刘卫东、申三、晏佩琦。中国杂散居少数民族社会学发凡,文化认同是民族文化开展的基石。构建多元文化认同,在认同本民族文化的根底上认同他族文化,认同现代文化,博采众长,与时俱进,或许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民族文化保护的一条可行路径。佳木斯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5.黄向阳。传统文化走向现时代必须突破一元文化认同,前沿202223年第1期。 6.李克钦。论文化全球化与文化认同建构,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 第9页 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