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实科学开展观 构建和谐校园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董峰林:落实可持续的科学开展观是我们党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长期开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指导我们抓住机遇,加快开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构建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非常丰富的内容。和谐校园的内涵应当包括:“以人为本、“民主法制、“诚信友爱、“积极进取、“改革开展的和谐校园,并有待于我们共同奋斗。 关键词:科学开展观、和谐校园、构建。 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的开展观,即“第二代开展战略,科学开展观强调开展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倡导共同开展、共同分享的“共同富裕论,实施五大协调开展战略,特
2、别是突出了以人为本,从而解决了“开展目的是什么的问题。不同的开展观引导和推动开展的实践,朝着不同的方向前进,实现不同的结果。科学开展观解决开展的目的、开展的目标、开展模式和开展道路等问题,从而为进一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踏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战略根底。 科学开展观的提出,也为抓住机遇,锐意改革,构建和谐校园指明了方向。在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实际,推进学习、思想、工作上新台阶,本文就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构建和谐校园,作如下思考。一、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全员育人校园 办学以教师为主体,育人以学生为
3、本,尊重教师的创造劳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 以“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保护人、鼓励人为出发点。 以科学的办学理念,认真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好大学等问题,进一步端正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方针;解决好在标准办学行为、校风师德、效劳质量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育人为中心,坚持“全面育人、全员育人的思想。全面育人,是注重育人过程中显、隐因素对学生的多方面的影响,从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去实施育人目标。显性教育中,强调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学科教学的渗透作用;隐性教育中,那么注意了学校的育人环境含人文和心理环境、学校的思想
4、文化、学校的制度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在潜移默化中去熏陶和陶冶学生的情操。全员育人的本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除了教学以外,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全员育人就是一种创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班干、团干、优等生与教师一起完成多种教育活动。 培养人才是整个教育的根本职能,因为教育归根结底就是培养人的活动。目前,大学的人才培养已涉及到各个学科领域,不但培养某一学科的人才,而且培养跨学科的人才;不但培养理论性人才,而且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及理论型与应用型相结合的人才。在人才培养的层次、类型、规格日益多样化的同时,人才培养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对于人才,本人认为,首先是“人,其次是“才,人是有德之人,才是栋梁之才。
5、有德无才的人也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为国家和人民做奉献,但有才无德的人却很可怕!所以,“育人为本还要加上“德育为先。培养有才有德之人才,就必须履行好大学的第二个职能,科学研究,“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科学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更好地育人;通过教学可以培养更多的人才,更好地提高科学水平。 做好“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就需要用全面开展的观点,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重在全校教职工的育人意识的培养,全过程育人重在标准的日常管理和优良的效劳。三育人工作要落到实处,而不能只是一种宣传或一种形式。我们学校的“三育人工作做得比拟好,但教学、管理、效劳的各个环节还存在不科学、不标准、不理想的
6、情况,有待加强。全面育人的思想,就是要构建“整体育人的根底平台。全员育人,我的理解就是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的管理者、班主任、学科教师、效劳性工作人员、学生都参与到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来。根据工作性质和内容,明确相应的育人任务和职责,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效劳育人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坚持改革开展,构建科学创新校园 学校各项改革在不断推进,充满生机和活力,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学校的各项事业在不断开展,教学的条件不断改善、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的效率不断增强。 科学开展观就是要强调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内在统一。正确处理好规模与结构、数量与质量、当前与长远的
7、关系,释放新的教育潜能,这是实现高等教育新跨越的重要前提。高等教育的大开展、大改革、大调整,不仅要看眼前,更要讲后劲;不仅要看规模,更要讲质量。眼前有增长并不等于有后劲,规模大并不代表结构优,速度快并不一定代表质量高。没有根本的质量要求,数量的扩张毫无意义,只有质量才是高等教育的第一生命力。 高等教育的结构是复杂的,各种类型的高校都有自己的广阔天地,都应该有自己的特点,都应该有、也都可以有自己的一流,而不能盲目攀比,摇摆不定,徘徊错位,甚至于丧失开展的机遇,甚至丧失自我。高校规模不是越大越好,重要的是突出办学特色,注重品牌影响,根据学校开展定位、人才培养规格和特色定位,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和特色
8、意识,对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进行整体规划,精心设计,重点建设。对相关根底专业进行人力扶植,保证开展的持续性。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类推进,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通过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科学创新体系,建立科学标准的教育管理体系,形成标准管理的运行机制。一是确定目标,落实任务,分年级管理;二是面向全体、着眼中间、抓差扶优、分类推进;三是改良教法、指导学法,不仅使学生学会,而且会学;四是推行“快节奏、勤反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五是把科学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和现代教学理念结合起来,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群体差异确定不同学习段的培养目标,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六是组
9、织师生进行科技创新,创出好的作品,特别是数学和电子方面,突出重点。 从根本上讲,高校开展创出特色,提高水平,不在于学校的规模有多大,设备有多好,楼房有多高,关键在于学科和师资水平,在于培养学生的质量。其中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根本的,是高校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最重要的标准。学科专业不必样样都强,但必须始终把为经济和社会开展效劳摆在重要位置,使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和质量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切实提高教育对现代化建设的奉献力度,使学校获得更大的开展空间。 三、坚持求真务实,构建积极进取校园有先进的理论、先进文化作根底,有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精神作动力,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0、、尊重劳动。公平竞争的环境、丰富的文化生活、文明的生活方式、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积极进取校园的标志。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者,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要把师生员工看作是学校生活的主人,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只有把主体性与主导性统一起来,才能调动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参与建设中受到良好熏陶和教育。 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实质是超功利主义的,其出发点是人的开展,它以文化为载体,着眼于精神建设,直接效劳于人的全面开展。校园文化的这种作用是大学培养全面开展的人的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式,把它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不再局限于只是实现管理和思想政
11、治教育甚至包括娱乐的狭隘认识。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使师生员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但更重要的是,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员工一种文化意识和文化底蕴,这可以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来实现。所以,在进行校园规划、道路命名、雕塑构思;确定校训、校歌、校徽、校标时,就要最大限度地征求师生群体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底蕴。构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时,营造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忌搞形式,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符合育人为本的精神,校园文化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开展;要有助于让师生员工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时,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要有于优化学校的育人气氛,做好环境育人工作;要有于
12、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 网络文化也应当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局部。网络文化是以INTERNET为平台的现代开放性文化,网络文化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开展提供了崭新的广阔的舞台,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网络文化的进步性和时代性为大学校园观念文化的更新创造了条件,加快了知识创新的进程,给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精神、协作精神创造了良好环境;网络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网络文化功能的多样性,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方式、手段的创新创造了条件。总之,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要求它始终站在时代和科技开展的前沿,对于体现现代科技水平的网络,不仅不应
13、使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空白,而且应使其成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有效载体,应该是积极的、进取的、有益的网络平台。信息化部门也同样担负着弘扬主旋律、构建有特色的网络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 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档次。构建和繁荣以人文、科学、学术为内涵的校园文化。认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创新文化建设。继续推进“创立文明校园,做文明师生活动的深入开展,尽快实现从文体娱乐向人文科技学术型转化;举办经常性的报告会、讲座等活动;加强学生学术训练,提高学生文化活动的科技含量,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学术作品大赛;积极推进党建、文化、科技、安全进学生公寓活动的展开。 四、坚持人文教育,构建诚信友爱校园 随
14、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了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倾向,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以诚信、友爱为核心的道德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和挑战。在大学校园里,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大学生借、贷款不能如期归还甚至不予归还,以及为达个人目的不惜考试作弊、为获得更好的就业时机而不惜损害同学利益等不良行为。这些现象和行为的出现,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教育成果,更重要的是它对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修养等方面产生的负面效应,我们的学校教育一定要密切关注学生思想、观念上出现的这些不良倾向,要大力加强诚信教育,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诚信机制的根底上,教育学生遵守诚信这一根本道德准那么,营造
15、诚信自觉、崇尚诚信的道德气氛。同时,我们还要通过深入的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在剧烈的竞争中树立与人为善、关爱他人的思想,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个性修养水平。 诚信友爱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道德根底。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使学校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增加学校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甚至激发生命的创造力。首先,诚信友爱需要约束机制。需要的是标准和制度的约束。高校构建和谐校园也必须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约束机
16、制的建立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学校现在开展的诚信教育系列活动中,其中建立诚信档案是帮助大学生讲诚信的有效途径。诚信档案用一种写实式的纪录,对学生的各方面有一个全面的描述。从而引导大学生完善自身素质。同时,大学生是未来经济社会中最活泼的消费群体,诚信档案的建立,将为大学生信用形象提供了一个社会化的展示平台,与整个社会的“个人资信制度相衔接。制度纪律的约束,在学生诚信教育中必不可少。其次,诚信友爱需要文化的感召。诚信友爱教育与大学文化相结合,用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来提高人的素质,使之开展更加全面。积极推进大学文化建设,进一步发挥大学的人文优势,大力弘扬并开展“大学精神,对学生的诚信友爱教育必将起到感召作用。第三,诚信友爱需要教育引导。大学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