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玉米病害大全.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01020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3.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米病害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玉米病害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玉米病害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玉米病害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玉米病害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玉米病害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玉米病害大全玉米大斑病简 介英文名Corn northern leaf blight异名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病原大斑凸脐蠕孢Exserohilum turcicum (Pass.) Leonard et Suggs,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玉米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 (Luttr.) Leonard & Suggs,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有性态。寄主玉米。危害为害较重的玉米病害。分布世界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详 细 资 料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步向上扩展,严重时能遍及全株。发病叶片初现水渍状青灰色或灰绿色小斑点,扩

2、展后为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者灰色的棱形或长纺锤形大斑,长510厘米,宽1.01.5厘米,潮湿时病斑上有明显的黑褐色霉层。严重时病斑融合纵裂,叶片枯死。病原物(1)形态: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3根束生,从气孔抽出,不分枝,褐色,正直或膝曲状,基细胞较大,具28个隔膜,顶生色较淡,大小(35160)微米(611)微米。分生孢子。梭形或长梭形,榄褐色,顶细胞钝圆,基细胞尖锥形,具27个隔膜,大小(45126)微米(1524)微米,脐点明显,突出于基细胞外部。(2)特性:本病菌与高粱大斑病病菌是同1个种1个不同的生理专化型。高粱专化型不侵染玉米,但玉米专化型能侵染高粱。侵染循环病原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

3、在随病残体越冬,成为第2年发病的初侵染来源。而埋在地下10厘米深的病叶上的菌丝体越冬后全部死亡。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飞溅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感病品种上,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14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发生因素品种抗病性是影响大斑病流行的重要因素。玉米连茬地及离村庄近的地块,由于越冬菌源量多,初侵染发生的早而多,再侵染频繁,易造成流行。(1)环境:气候条件也是病害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对孢子形成、

4、萌发、侵染有利,所以中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利于大斑病流行。在北方玉米产区,67月降雨量均超过80毫米,雨日较多,加之8月份雨量适中,病情发展严重。(2)栽培:玉米孕穗、出穗期间氮肥不足发病较重。单种玉米因其前期光照条件好,个体健壮,对大斑病的抵抗能力明显高于套种玉米。连作地、排水不良的低洼地,以及田间密度高、郁闭、通风不良的田块,发病重。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搭配种植抗病品种,合理布局。在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混合发生区,应选用能兼抗几种病害的多抗性品种。玉米秸杆不要堆放田头,提倡高温堆肥,并进行深翻冬灌。轮作倒茬,避免重茬,减少病菌在田间积累。适当早播,培育壮苗,注意肥水管理,氮磷搭配使用,增

5、强植株抗病能力。早期摘除下部病叶,也可减轻发病。玉米收获以后,彻底清除田内外病残组织,消灭侵染来源。(2)药剂防治: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或发病初期50%好速净WP 1 000倍液,或80%速克净WP 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WP 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WP 600倍液,或75%百菌清WP 300倍液,或25%苯菌灵EC 800倍液,或40%克瘟散EC 8001 0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续23次。玉米小斑病简 介英文名Corn southern leaf blight异名玉米斑点病。病原玉蜀黍平脐蠕孢Bipolaris maydis (Nisikado et Miyake) Sh

6、oem.,属半知菌亚门。有性态为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Drechsler) Drechsler。寄主玉米。危害玉米上主要病害。夏玉米区发生较重,大流行的年份可造成产量的重大损失。分布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 详 细 资 料为害症状 玉米整个生育期内都可发生,但以抽雄、灌浆期发病重。主要为害叶片,但叶鞘、苞叶和果穗也能受害。叶片: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叶片上病斑小,但病斑数量多。初为水浸状,以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椭圆形、圆形或长圆形,大小(510)毫米(34)毫米,病斑密集时常互相连接成片,形成较大型枯斑。多雨潮湿天气,有时在病斑上可看到黑褐

7、色霉层,但一般不易见到,可采用保湿法诱发产孢,具体方法与大斑病相同。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蔓延、扩展。叶片病斑形状,因品种抗性不同,有3种类型:不规则椭圆形病斑,或受叶脉限制表现为近长方形,有较明显的紫褐色或深褐色边缘。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感病病斑型。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病斑较大,灰褐色或黄褐色,无明显、深色边缘,病斑上有时出现轮纹。也属感病病斑型。黄褐色坏死小斑点,基本不扩大,周围有明显的黄绿色晕圈,此为抗性病斑。高温潮湿天气,前两种病斑周围或两端可出现暗绿色浸润区,幼苗上尤其明显,病叶萎蔫枯死快,叫“萎蔫性病斑”;后一种病斑,当数量多时也连接成片,使病叶变黄枯死,但不表

8、现萎蔫状,叫“坏死性病斑”T型雄性不育系玉米被小斑病菌T小种侵染后,叶片、叶鞘、苞叶上均可受害,病斑较大,叶片上的病斑大小(1020)毫米(510)毫米,苞叶上为直径2厘米的大型圆斑、黄褐色、边缘红褐色,周围有明显的中毒圈,病斑上霉层较明显。病原物 形态:分生孢子梗。褐色,单生或23根束生,直或呈膝状曲折,基部细胞大,顶端略细色较浅,下部色深较粗,具隔膜313个,多数为68个,大小(80.3155)微米(510)微米。分生孢子。柱形或长椭圆形,中间或中间稍下处最宽,褐色或深褐色,具隔膜115个,大小(13.81140)微米(522)微米,脐点明显。子囊壳近球形,黑色,直径0.40.6毫米。子囊

9、顶端圆形,基部有短柄,大小(124.6183.3)微米(22.928.5)微米,内含4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丝状,平行排列,有69隔膜,大小(146.6327.3)微米(6.38.8)微米,萌发时每个细胞均长出芽管。(2)特性:玉米小斑病菌株有多个生理小种。孔令晓对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在鉴定的年度范围内,玉米小斑病菌T小种、C小种、S生理型与O小种的分离频率在地区间和年度间存在显著差异,O小种的平均分离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小种,是河北省玉米小斑病菌的优势小种。在年度间,C小种的分离频率也存在显著差异,T小种、S生理型、O小种的分离频率无显著差异。O小种具有不同致病力,强致病力菌

10、株和中等致病力菌株的出现频率较弱致病力菌株高,强致病力菌株主要分布在河北省的东部和南部,弱致病力菌株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北部。病菌产生分生孢子的最适温度为2325,最低为15,最高为33。分生孢子在24室温下经1小时即可萌发,4小时后萌发率为90%;适于田间发病的日平均温度为25.728.3。侵染循环 (1)菌源:病原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内外越冬。在地面上能存活12年。存放在室内、树上、作篱笆和地面上的病株残体,只要不腐烂均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所以,堆放在村舍的玉米秸垛、遗留在田间的病叶、苞叶、秸秆等,都是第2年发病的初侵染主要菌源。病菌的子囊孢子也能成为初侵染来源,带菌种子也可引起幼苗发病

11、,但都属于次要侵染来源,对田间的发病与流行关系不大。(2)传播:越冬病菌在第2年遇到适宜温湿度条件,即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到田间玉米叶片上。如遇田间湿度较大或重雾,叶面上结有游离水滴存在时,分生孢子48小时即萌发产生芽管侵入到叶表皮细胞里,34日即可形成病斑。以后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重复侵染。玉米收获后病菌又随病株残体进入越冬阶段。发生因素 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流行,除与发病的夏玉米品种有关外,病菌的越冬菌源及在玉米生育期间菌量积累的速度也是重要的因素。(1)环境:发病适宜温度2629。遇充足水分或高湿条件,病情迅速扩展。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湿度高,容易造成

12、小斑病的流行。(2)栽培:低洼地、过于密植荫蔽地、连作田发病较重。夏玉米比春玉米发病重。防治方法 玉米小斑病的防治应采用以抗病品种为主,结合栽培技术防病和综合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是防病增产的重要措施,各地可因地制宜地选用。适时播种,使抽穗期避开多雨天气。施足底肥,适期、适量合理追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特别是必须保证拔节至开花期的营养供应。发病制种基地实行大面积轮作,把病原基数压到最低限度,减少初侵染来源。集中清理底部病叶,带出田外处理,可以压低田间菌量,改变田间小气候,从而减轻病害程度。收获后清除地面病株残体,把带菌残体充分腐熟,最好不用于玉米制种田。病田应实行秋翻,使病株残

13、体埋入地下10厘米以下。(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50%好速净WP 1 000倍液,或80%速克净WP 1 000倍液,或75%百菌清WP 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WP 600倍液,或25%苯菌灵EC 800倍液,或50%多菌灵WP 6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玉米弯孢霉叶斑病简 介英文名 Curvularia leaf spot of corn病原弯孢霉Curvularia lunata (Walker) Boed.,属半知菌亚门。危害玉米。危害玉米上为害严重的叶部病害。分布主要玉米产区普遍发生。 详 细 资 料为害症状 发生在玉米成株期,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叶鞘和苞叶

14、。初生退绿小斑点,逐渐扩展为圆形至椭圆形退绿透明斑,中间枯白色至黄褐色,边缘暗褐色晕圈,成熟病斑一般长25毫米,宽12毫米,大的可达7毫米3毫米。湿度大时,病斑正反两面有灰黑色霉状物。该病症状变异较大,在一些自交系和杂交种上,有的只生一些白色或褐色小点,病斑分3种类型:抗病型、中间型和感病型。病原物 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平展,菌丝放射状,气生菌丝绒絮状,初灰白色,后期褐色,菌落背面墨绿色。分生孢子梗褐色至深褐色,单生或簇生,直或弯曲,上部常呈膝状。分生孢子淡褐色,直或弯曲,多为3隔,从基部起第3个细胞较大,广梭形、棍棒形或近椭圆形,少数Y形(三角形)。李晓宇对画眉草弯孢、新月弯孢、棒状

15、弯孢和中隔弯孢4种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明确了它们在分生孢子形态、大小、产孢量以及对温度、pH值、光照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总的看来,这4种弯孢霉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0,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是2535,最适pH范围为67,最适碳源为葡萄糖,碳源浓度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光照能促进菌丝的生长。侵染循环 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玉米秸垛、田间地表的病残体是病菌的主要初侵染源。发生因素 (1)寄主抗性:品种间抗病性差异明显。(2)环境:78月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流行,涝洼地、连作田发病较重。(3)栽培:播种晚、土壤贫瘠,发病重。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