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区营造设计的总体实践社区营造设计的总体实践 摘 要:本研究以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社区为研究对象,主张促进居民社区意识的觉醒,让在地居民能够透过学习合作,觉察和构建自己地方的文化资源和学习资源培养地方认同感与光荣感,建立自主性的社区机制,满足自身需求。采用质性研究,如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观察法、田野访谈等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发现长安镇社区现状与问题,并结合理想模型,分析其在地营造的可能性。关键词:社区营造 社区意识 社区大學 一、研究议题与平台 本研究设定议题为“社区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文化资源建构”以及“社区大学的可行性及如何建设社区大学”,其研究平台是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二、文献回顾 1
2、.社区文化资源理论分析 城市靠钱来流通、支撑和驱动,但是更靠情,靠情理、情义、情趣、情怀来维持。没有文化,地方就缺少风土人情,城市只是一堆没有生机的水泥森林。现代城市规划理念中最缺的就是“人”和“情”。在台湾有一家废弃的制糖厂溪湖糖厂被活化成了光音文化园区、文化记忆园及老火车博物馆,不仅带动了周边街市的发展,更拉紧了园区内老员工的距离,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木下齐主张行政机关与民间必须在紧绷的关系下合作,才能让民间力量与智慧得以发挥并活用在地方建设上。因此,社区文化资源活用需要民间与政治机关的双重协作。2.社区大学理论分析 台湾在当代一直走在社区总体营造的前沿,发现社区带来的问题,在 199
3、4 年提出社区总体营造概念与计划后,并提出社区大学概念,指在正规教育体制外,由直辖市、县(市)主管机关自行或委托办理,提供社区居民终身学习活动之教育机构,培养有生活知能及人文素养的现代社会公民。并在发起以解放知识、改造社会为宗旨的社区大学建设号召后,台湾的社区教育便开启新纪元,社区成为育人场所的意识骤然觉醒。社区营造的目的在于“造人”,而教育目的也在于“造人”;社区的教育是为启迪居民如何与社区共生发展。社区大学既可为居民提供福祉,又可推进社区总体营造。居民透过学习活动,在多种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又培养其思考、创造批判能力,以发展并活络社区。社区大学肩负着社区营造、学习诉求、人格塑造、文化创新与
4、公民社会等议题。三、长安镇文化学堂与社区大学对比 文化学堂仅停留在精神文化享受的层次,与社区大学不同,由于最主要的体制相反,导致两者往相反方向发展。根据社区大学的文献理论以及文化学堂实地调查发现两者区别,如表所示:长安镇文化学堂是在地自我发展的学习尝试,但它是在政府管理下运行,如施玉娟所述易受政权因素钳制,导致民间力量完全无法发挥。体制的差别是导致两者不同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并牵制着资金来源、资源的运作。开办的社区大学,是社区自治的模式,政府便不适合戴着领导者光环,而是由它在社区资本下自行运作,配合社区需求提供政府支持。四、结论 在地居民习惯于制式教育,但课本理论已与生活经验脱节,社区生活脉络
5、难以与学校相结合;当居民意识到终身学习观念,并对自我的生涯发展、社区环境发展堪忧时,却缺少适合居民学习的机构。社区大学概念在台湾、欧美、日本提出时,当地的居民便活用社区内的学习资源,兼顾社区营造,向终身学习的目标靠近,因而满足各种学习需求,达到在社区发展之中的理想效果。前后两者的对比说明:中国大陆的社区大学的建设刻不容缓。尽管长安已有在地学习案例,但无法像社区大学既兼顾社区发展、关注社区问题,又能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融入终身学习理念。社区大学必然要以居民为核心,满足多数居民多重学习需求;要立足于社区,贯穿社区生活脉络,又要取材于社区,充分利用社区的学习资源,通过嵌合与对焦的手段,将社区内的学习资源分配到居民所需、有助于社区发展的学习课程中。参考文献:1Richard Register,1977,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页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杨敏芝,2011,文化旅行,页 14,台中: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3木下齐,2017,地方创生,页 193,新北:不二家出版社 4依据台湾 2002 年(民国九十一年)总统公布的终身学习法对社区大学的定义 5该概念为黄武雄教授在号召社区大学建设时所提出的宗旨。6施玉娟,2002,成人参与社区大学学习动机,国立中正大学:硕士论文 作者简介:刘锦灵(1995-),女,广东揭阳人,东莞理工学院本科(在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