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员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4篇 细观鉴史问廉我们深深懂得了读史可以知兴替,一个朝代的兴起,往往是因为清正廉明所致,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是奢侈腐败所致。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党员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 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我于xx月xx日至xx日,观看了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看完之后,历史的一幕一幕开始在我脑海中清晰的展现出来,同时廉洁从政的钟声也不断在我耳边响起,可谓感慨颇多、教育颇深。 鉴史问廉是由中央电视台、中国共产党XX省纪律检查委员会、XX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联合摄制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该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
2、衰之道中探寻廉政文化的力量,为盛世鸣警钟,为时代举镜鉴。 鉴史问廉是一部回望历史、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作品。众所周知,廉政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可谓源远流长。在先秦典籍周礼中,古人提出了六廉的概念,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根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千百年来,百姓对清明政治和清官廉吏的呼唤,几乎贯穿了一部中华文明史。它站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在历史的兴衰沉浮之中挖掘中华廉政文化的优秀遗产,全方位展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精华。鉴史问廉主题鲜明,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在强势反腐深入人心的当下,此片的问世更具现实意
3、义。 一、抓廉政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该片的第一集从西晋王朝讲起,历述了唐宋的兴衰,官员腐败、当政者昏庸直接导致了一个个朝代的灭亡与更替。然而也应该看到开元盛世、贞观之治等国之兴盛时期,多数又是政治清明、官员清廉的时期,两相比较可以发现,腐败是导致朝代灭亡的根本内因,而清廉那么是一个朝代兴盛兴旺的重要因素。历朝历代,当权者都将反腐败、廉政建设当成主要工作来抓,时至今日,党的以来,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也掀起了反腐风暴,并且逐渐将其推向了高潮。随着周永康、令方案等一批高官的落马,让我们感觉震惊,震惊的是落马者官位之高,建国以来尚属首次;震惊的是落马者贪腐之深,收受巨额贿赂;震惊的是党和国家决心之大,
4、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深入推进反腐败工作的开展。党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让我们看到了党中央整治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从古至今,反腐败一直没有停止过,相信我们现阶段的反腐败斗争也绝对不会是一阵风,一定不会虎头蛇尾一扫而过,而是会不断继续深入的开展下去,因为反腐败、抓廉政应该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要有腐败现象的存在、只要有贪腐行为的发生,我们都要坚持一反到底、坚持一抓到底,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将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高潮。 二、抓廉政要以史为鉴要古为今用 鉴史问廉第二集清官之念里演
5、到包公是中国清官廉吏的符号,青天文化在中国的形成和延续,反映了在君主专制时代底层民众对清明政治的期待和对主持正义、为民伸冤的清官的祈盼。中国青天文化的根本内涵是以儒家的民本思想和封建道统为核心,清官廉臣虽有缓和社会矛盾,为稳固帝制效劳的一面,但他们刚正不阿、惩恶扬善的道德人格却有超越时代的价值。清官情结和青天文化对现实社会仍具有启示价值,清官之念将通过对中国人清官情结的解读,探寻青天文化对于历史和当下的意义。现阶段,不乏有上访人员遇到真正处理问题的官员都会说到我是碰到青天大老爷了,这句话既是对遇到清廉官员的期待,又是对我们党政领导干部的一种鞭策,为什么要说碰到青天大老爷了,如果我们的党政领导干
6、部个个都象包拯那样秉公执法、铁面无私,那老百姓还能碰到吗。包拯的例子在古代乃至现世都广为传唱,但是现世象包拯一样的官员又有多少。我相信现在在我们党的领导下,包拯的数量一定比以前要多的多,但仍有不是包拯的人影响了我们的党的整体形象,正是这局部人的存在而导致了我们的人民对我们执政党中间的个别官员提出了抗议,影响了我们执政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这点是必须要引起我党高度重视的方面。所以,我个人觉得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对当今社会的社会治理、党情民心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认真面对。 三、抓廉政要强调制度要突出惩治 运用法律手段惩治贪污腐败,贯穿在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之中,见证
7、着一个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在惩治贪污腐败方面都出现过科学标准的廉政立法,制定过行之有效的廉政法令,出现过许多典型的人物和事例。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在不断地完善惩治贪污的法律条文,从秦汉到明清,法律对贪污腐败的惩罚越来越严厉;而越来越严密系统的法律,也成为惩治贪腐的有力武器。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研究和借鉴历史经验的珍贵财富。廉政制度建设是政治制度的根底工程,对反腐惩贪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如何遏制腐败和滥用权力,历朝历代在制度建设上作出了大量有效的尝试和努力。纵观历代王朝,在选任以廉、考核以廉、依法监察(官吏选举任用、官吏考核管理、官吏监察监督)三方面
8、都出现过科学标准的廉政立法,一些行之有效的廉政法令制度,对于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廉政制度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善了古代政治道德环境,造就了一大批为官公正廉洁、为人刚直不阿的清官廉吏,他们廉洁清正、奉法循理、刚直无私、勤政爱民的政治品质与操守作风,不但深受后世为政者的推崇和民众的爱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现阶段,把权利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是新时期对权利约束的具体表达,因为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只有不断加大反腐惩治力度,才能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良好局面,才能推动我们中国梦的实现。 以上即是我个人观看纪录片鉴史问廉的一些感受,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真正做到以
9、史为鉴、克己奉公、忠于职守、廉洁自律,争做一名新时期的廉官、清官。 篇二:党员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 近日。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廉政教育记录片鉴史问廉。坐下来观看了一集清浊之辨,感触颇深。 在看完这集影片之后,沉思良久,清浊之辨的标准是什么。孟子说君为轻,民为重,社稷次之。我觉得这应该是明辨清与浊的标准。君,古时候应该理解为国君,但是拿到今天来理解,应该解释为为官之人;民,古代指下层的百姓,今天应该解释为人民群众吧。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人就清楚的指出了为官之道是要看轻自己,把人民群众看得很重,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为官清廉。由此,我又想起了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10、他还活着。hellip;hellip;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其实这就是诗人总结的清与浊的结果。也告诉了我们,对清与浊的评价,不是决定于我们自己或者某一个人,决定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心中有一杆秤,这杆秤是最公平的。为官者必须认识这杆秤,知道这杆秤的标准,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效劳。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对为官者清廉的写照。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
11、清白在人间。这是对为官者提出的要求。文天祥,于谦这脍炙人口的诗句道出了人们的心声,也是他们本人真实的写照。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戴,得到社会的认可。 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李世民的清正,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正是因为李隆基对清廉的正确的认识,才出现了大唐的开元盛世。也正是因为对清正廉洁的正确的认识。历史上才出现了包公,狄仁杰,魏征等这样一批为人民所讴歌的清正廉洁的人物。人民的爱与憎是清楚的。他们所给予的评价是公正的,合理的。无论你是一个七品芝麻官,还是权倾朝野的将相。就算你是统领天下的帝王,他们也会给你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大明的魏忠贤,满清帝国的和珅,尤其是和
12、珅,其财富恐怕拥有了大清的半壁江山。但是史册上留下的是什么。是骂名,是臭名。还有陈后主,一曲后庭花唱出了家破国亡的悲剧。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道出了南宋王朝灭亡的根本。尽管他们是将相,他们是帝王,但是他们都无法来改变人民对他们的评判。 细观鉴史问廉我们深深懂得了读史可以知兴替,一个朝代的兴起,往往是因为清正廉明所致,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是奢侈腐败所致。我们要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常怀居安思危之心,警钟长鸣。让廉政之花常开,拒腐败之风与千里之外。只有如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廉如幽兰,其形虽然朴实无华,其馨久而不灭。腐败之风假设罂栗之花,虽艳丽无比,
13、仅是一时之艳。 鉴史问廉的主题应该是。人廉品馨,世廉永恒吧。 篇三:党员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和浊常常成为忠与奸、正与邪、廉与贪以及君子与小人的代名词。清浊之辨通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展示在历史上的转折点上清官能臣和贪官乱臣不同的人生轨迹,剖析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选择,向观众讲述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价值追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观看了清浊之辨,感触颇深。通过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是清,什么是浊,在清与浊、正与邪之间到底该作出什么样的抉择。 清和浊常常形容忠与奸、正与邪、廉与贪以及君子与小人。邪不压正,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中,腐败从来都是被唾弃和否认的对象。 国
14、家的兴衰、吏治的清廉与否,不仅仅决定于高居庙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级官吏,而是需要全体国人共同的努力。 要想做到政治清明、清廉、干部清正,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干部清正守住自己的节操。同时加强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样才能到达政治清明、国家安宁、和谐向上的治国目的。 看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屡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
15、人心弦的正气歌。 做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内容是平凡的、普通的,我们既是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直接发动和组织广阔党员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基层工作做得好不好,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每天我们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需要我们为群众办事公正、公平,以铜为镜,可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篇四:党员看鉴史问廉心得体会 近日,我观看了鉴史问廉大型文化纪录片。使我深受教育,深受启发。该片纵览中华五千年朝代的演进,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视野,以廉为核心,以清、勤、慎为主题,从历史的兴衰之道中探寻文化的力量,探寻廉政建设与社会及文明
16、兴衰的关系,可谓是盛世鸣警钟、时代举镜鉴呀。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荀子也提到:君者,民之原也,原清那么流清,原浊那么流浊。治国如此,反腐倡廉同样如此。 纵观纪录片,不难发现,历史上但凡国力比较强盛的时期,大都有一位比较开明的君主,有一帮可倚重的忠臣。如贞观之治,有了从善如流的李世民,才成全了魏征、狄仁杰的直谏美名。李世民让魏征成为了一代谏官,魏征让李世民变成了一个敢听实话的君主,很难说他们彼此多欣赏,感情多真挚,但是正是因为李世民的清明,才有了魏征的直言敢谏,才让大唐的政治变得明朗。因此有个廉明的君主,人人才敢讲真话,人人才能参与反腐,那么我们就拥有了无数个魏征,当反腐成为全民的反腐时,廉政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