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心得.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01816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3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心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心得.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关于学习的根本理论,我们已经学习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现在我们要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开展,建构主义是继认知主义后学习理论的又一场变革。它对当前的教学改革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建构主义者喜欢讲这样的一个童话故事。“鱼的故事。鱼心目中出现的是“鱼化了的鸟、牛和人。鱼只能依据自己的经验,建构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虽然这是一那么夸张化得寓言,但是冷静的反思一下现实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寓言的影子。 这个故事形象的向我们揭示了建构主义的思想。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对世界赋予的意义,却是

2、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们以自己的经验来理解世界,建构主义者关心的是如何以自己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根底来建构知识。 什么是建构。建构一词本用于建筑加工中,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把已有的零件、材料制成某种结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引入“建构的概念,把学学习过程比拟成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加工和处理,把新知识和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加以联系,建构成认知的结构。 建构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在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根底,但不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而是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 1 下面,

3、我们就从建构主义对知识的看法、对学习的看法、对学生的看法、对教师的看法、对教学的看法来全面认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什么是知识呢。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成果。我们首先会想到数学知识、语文知识、历史知识等不同学科的知识。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作为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成果,通常以书本等各种载体的形式存在,并为人类所共同拥有。当一个人通过各种载体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贮存于头脑中时,知识便为个人所拥有,成为个体的知识。建构主义是如何看待知识的呢。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纯客观反映。知识不等于与绝对真理。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设,它并非绝对真理,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生变化,随

4、着人类认识程度的深入,会出现新的假设。 2、知识并不能精确概括世界法那么,需要具体情景对知识再创造。意思是知识并非绝对真理、万能的,能解决任何问题。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能够变通。例如:1+1=2。在某些情况下不成立。如一群羊+一群羊=。;一块橡皮泥+一块橡皮泥=。一桶水+一桶水=。 3、知识具有个体意义。虽然可以以文字符号把知识表达出来,但是不同的学习者对同一知识形式有不同理解,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100个人眼中有1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经验不同、每个人对自己的经验理解也不同,对外部知识的理解也就不同。 建构主义的这种知识观虽然过于激进

5、,但是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挑战,值得我们深思。课本知识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比拟正确的解释而已,并非绝对正确。也不要把课本知识看成绝对权威。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 2 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借助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自己的建构而获得的。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 二、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完全否认心灵白板说,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1、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不是嗷嗷待哺的小鸟,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经验和认知结构在学习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衣食住行,到达宇宙星体的运行,

6、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即使有些问题他们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是当问题一旦呈现在眼前,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推理和判断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在学生的学习中,学生的经验和认知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我们原有的灌输式的教学的一个理论假设就是学生是无知者,教师是传道者,学生接受老师的知识就是学习,有这样的认识必然导致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有自己的知识经验,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必然造成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尽相同。 2、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先前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

7、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陶行知:接知如接枝。) 例如小学六年级“负数的认识。它把小学阶段数的概念从自然数、小数、分数范围扩大到了有理数范围。负数的应用在生活中比拟常见,但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甚至是很抽象的。在教学时紧密联系生活,找到学生生活经验中负数概念的生长点。比方学生熟悉的:天气的温度,冬天室内0上15度,室外0下10度。到做生意的盈利500元用正数表述;亏损500元用负数表示;到海平面以上多 3 少米如何表示和海平面以下多少米如何表示。从而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让学生体悟到负数产生的原因,明白用正负数可以表示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与事物的理解,学

8、生有自己的知识经验,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学生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可能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必然造成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不尽相同。 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于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学生的看法,洞察学生的想法的由来,为什么会有这些想法,以此为依据,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需要多交流彼此的想法,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萧伯纳:“苹果相互交流还是苹果,思想相互交流,就会更加丰富。提倡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相互补充。 三、学习观 与以往的学习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学习观体现出三个根本特点: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

9、老师或书本现成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根底,主动构建知识意义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得到改造。 举例。学生以前学习的数字都正数。现在学了负数,理解了负数的含义。原来对数的认识是有局限的就要拓宽,原有的认知结构就要重新调整。 因此,一方面,学习不仅是理解和记忆新知识,而且还要分析其合理性,从而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另一方面,学习不仅是新的知识经验的获得,同时还意味着对原有的知识经验的改造。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4 传统观点把学习看做是每个学生单独在头脑中进行的活动,无视学习活动应该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建构主义者认为,因为不同的学习者

10、会从自身的经验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对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因此需要交流彼此的想法,在交流中丰富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正所谓,“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 基于建构主义的这种学习理念,在中小学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提倡“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过于强调学生之间竞争,不仅不利于学生在学习上的相互促进,还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如今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习者在小组中通过分工协作、沟通交流、相互影响

11、,共同进步。 这个过程需要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学习共同体(learningcommunity),是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形成了一定的标准和文化。 学习共同体与传统的“班级有很大差异,它具有以下关键优势:1)强调共同体成员具有的多元化的知识、技能优势,这可以使得每个人都能为团体目标做出奉献。2)共同体有共同的目标,围绕共同关注的问题推动集体性知识的开展,而不只是个人的知识技能的获得;3)学习过程中成员的知识技能共享,学习资

12、源共享;4)强调共同体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管理,而不是教师控制。 共同体的协商、互动和协作对于知识的建构具有具有的意义。作用:1)智慧的分布和共享;2)认知整合和思想改进;3)思维的外显化和精致化。 5 3、学习的情境性。 传统的教学认为抽象的概念化的知识是学习的核心内容。这些知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来,让学生脱离具体物理情境和社会情境进行学习,而概括化的知识可以自然的迁移到各种具体的情境中。但是情境是具体千变万化的,抽象的概念和规那么的学习无法灵活适应具体情境的变化,因此,学生常常难以灵活运用学校里获得的知识解释现实世界的问题,难以有效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建构主义提出了情境性认知,认为知识不可能

13、脱离具体活动情境而抽象的存在,知识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被人真正的理解,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在中小学增设了一门新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其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参与各种不同的活动,培养学生在活动情境中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师观 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什么作用呢。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的联系的线索。举例:物理中学习功的含义、用途,学习功=力乘以距离 问题情境是寺院维修,盖宝塔

14、。胖和尚和瘦和尚往上搬运木头。胖和尚往上共搬了300斤重的木头,搬5米高;瘦和尚共搬200斤重的木头,搬10米高。两个和尚谁的功绩大,怎么来论功行赏呢。 3、组织合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小组讨论怎样来论功行赏合理呢。)引导学生对问题思考和讨论。利用现有的条件。肯定不能考虑一种因素。不能只考虑所 6 搬木头的重量、也不能只考虑做搬木头的高度,要综合考虑重量和距离。怎么来把这两个要素联系起来呢。数学中的运算无非加减乘除。相加好似不太合理,相乘呢。大家一致同意用相乘的方式。老师揭示功的含义和大家的想法不谋而合。 从这里,学生理解了物理学中功的概念的真正含义和它的用途所在。人们就这样给它下的定义,所以功是一个定义性的概念。功只是人们给它起的一个名字。 五、教学观 教育目的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或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进行合作建构学习的能力,然给学生意识到自身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 教学方式。教师向学生提供问题情境,让学生有时机解决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理解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一个问题并非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第9页 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