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原那么和方略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这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全体人民的富裕安康,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李巷村地处张家港市杨舍镇最南端,与江阴市顾山镇接壤。在上世纪80年代末,李巷村还是一个相比照拟贫穷落后的小村,经过近20年来的发奋图强、加快开展,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突飞猛进,村级财力有了巨大增长,先后和周边的黄旗、刘市二个村进行了合并,形成了目前有23个自然村庄,48个生产组、1450余户、5100
2、多常住人口和2022多外来新市民的大村。全村目前共有各类私营企业112家、年工业销售超过6亿元,村级可用财力突破500万元。村党委从2023年底开始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认真结合本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了全新的思考,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的根本内涵是“五个建设,即:新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以党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目标要求是: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内涵和目标要求,在李巷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贵在新、重在建。一 、当前农村现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标准的差距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提
3、出了“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李巷村和张家港的大局部农村一样,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先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经过不断的深化改革,开展迅速,农村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那么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李巷村还有许多地方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一是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开展能力还不强,人均集体经济总量还不是很大,开展不平衡,集体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相比还相当薄弱,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和提高。 2023年,李巷村集体净资产为1540万元,其中绝大部份是经营性资产
4、,人均集体资产缺乏3000元,可支配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还太少;农民还不够宽裕,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能力有限。二是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就业在私营企业,收入相对固定,但各种负担较重。目前,李巷村大局部农村劳动力通过在周边私营企业工作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而许多老年人在家务农,农产品单一,农业效益较底,整个家庭收入增长缓慢。但是在农村中的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负担却比较重,且近年生活必须品的物价大幅上涨,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不快。三是新农村建设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李巷村是边缘行政村,有23个自然村48个生产组,全部在城镇规划之外。近几年,村里通过对道路、环卫设施、中心卫生室的改造,农村的道路交通、医疗保健
5、、环境卫生有了较大的改观。但对照新农村建设要求,如搞农村集中居住点,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启动资金,条件还不够成熟;如在原有自然村进行改造,容易造成土地浪费和重复建设,再现以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不良景象,因此在制订规划和目前执行上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四是村容不够整洁,大局部村庄谈不上环境优美。作为省级卫生村,李巷村对农村大环境一直比较重视,成立了专职卫生工作队伍,统一管理和考核,较好的保持了对环境卫生的动态管理,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垃圾回收和集中处理设施,垃圾无法处理和科学填埋,只能定点堆放,造成了对居民生产和生活的一定影响。同时,由于近年来村级工业经济的飞速开展,引进了大量的私营企业,不少私营企
6、业主法律意识不强,噪音、“三废的随意排放对周边村民的健康带来了隐患。同时,外来民工的大量涌入,使全村在开展房东经济的同时,挤占了有限的农村公共设施,破坏了农村环境平衡,突显了农村公共设施的缺乏,增加了社会负担,影响了整个农村的居住环境。五是农村精神文明、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开展。在李巷村,村民的生活水平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倾向,婚丧喜事大操办、铺张浪费等陋习没有根治。六是农村干部带着村民建设新农村的方法不多,思路不广。经过三个多月来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村党组织对解决村民最关心、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道路、看病、弱势群体照顾等实际情况都进行了深入研究,逐步落实解决。可是,对于如何结合本村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却思路不广、方法不多,需要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村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