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教育的重建》读后感.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02710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教育的重建》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教育的重建》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教育的重建》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教育的重建》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教育的重建》读后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3年《教育的重建》读后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育的重建读后感 教育的重建一书精选了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近年来的教育演讲。作者联系实际,从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围绕应试竞争、家庭教育、生活教育、大学精神、高考制度改革、教育的历史文化传统、教育变革的路径和动力等不同问题,探讨现代教育的价值,答复什么是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其清晰的思想、清新的风格和深入浅出的表达具有独特的魅力。 一、这个世界会好吗。 几十年来,我国教育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制约教育开展的瓶颈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个世界会好吗,是梁启超到梁漱溟等知识分子,在社会、教育等领域理论与实践屡战屡败之后留下的喟叹。一本书、几篇文章真的能够改变什么吗

2、。改变传统、现实、体制谈何容易。然而,社会正是在这些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努力中慢慢改变的。这个世界会好吗的喟叹什么时候才能谢幕。书中给予了积极的答复。 1 教育观念的瓶颈 十年苦读只为金榜题名,坚持学而优那么仕的教育传统始终没有突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教育接受了前苏联的教育思想,强调树立典型、竞争和选拔、培养少数尖子生、优秀生,与学而优那么仕的教育观念一脉相承。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权利和个性开展,但现实并不令人乐观。今天全世界已经进入了全民教育、群众化、互联网的新时代,然而,我国教育的主流依然是名校崇拜、培养尖子和精英、面向少数人的教育。 2 应试教育的瓶颈 违背教育规

3、律的现实在许多学校愈来愈猖獗,导致全社会教育价值观的扭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触目惊心。陶行知先生将死读书、读死书,培养少爷、小姐、书呆子的科举教育的传统称之为是大规模消灭民族生存力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在今天依然非常普遍,而且愈演愈烈。现实生活中学生因为不堪忍受学习的压力而自杀的现象,在整个教育开展的历史上都非常罕见。 3 教育公平的瓶颈 教育公平得不到有效落实,使得人民群众对教育越来越不满,对优质教育有着越来越多的期盼。一些所谓的名校,积聚了大量的政策资源和教育资源,利用自己特有的招生政策、师资调配的政策等做文章,导致了同城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的巨大差异,城乡学校办学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穷人和富

4、人在入学时机上的巨大差距,精英和普通学生在接受教育方面的巨大差距,等等。这种筛子现象不仅带来了教育领域的等级划分,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公,给许多未成年人的心灵从小就蒙上了负面的阴影,也是很多社会矛盾的根源所在。 二、教育之道:让人成为人 书中有不少的文章,重点阐述了教育之道在让人成为人。行动改变生存,教育变革是各种合力的结果,而公众参与,校长、老师、家长的价值观和行为的改变,对教育变革具有实质性的影响。我们身边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微改革、微创新、微公益,从影响一个老师、一间教室、一个孩子开始,在改变陈旧传统、学校教学和教育体制。 1 消除大班大校让人成为人 书中用大量的篇幅对超级中学、大班大校现

5、象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讨论。集中力量办大规模的学校,少的几千人,多的有一万多名学生。大规模必然意味着教育品质的变异,不仅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而且一举一动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校长别说认识学生了,连教师都认识不清楚,能够认识的,就是几个管理层的干部。为了确保学生在校期间不出事,学校会细化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一言一行进行标准。要让学生不对这些规章制度表示反感,又必须做各种各样的文章提高升学率,让学生感到在这个学校里苦读有奔头,连篇累牍的作业和练习,不给他们创设互动交流的时机。书中一针见血的指出,造就超级中学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应试竞争,也不是教师、校长,而是地方政府对高考升学率这一教育政绩的追

6、求。 2 消除功利主义的教育制度让人成为人 在功利主义的教育制度下,学生的所有努力都不是为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来的,是冲着今后的名和利去的。政府需要的是升学率,学校需要的是比其他学校更高的升入高一层名校的百分比,家长需要的是孩子考入一所名校来为家族争光hellip;hellip;很少有人关心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最好的开展趋向。在这样功利的环境里,孩子自然也能嗅得出这铜臭的气息,并慢慢地让其成为自己喜欢的味道,以便和这个社会相适应。 3 消除教育制度设计口号让人成为人 从上到下在教育制度的设计方面,关注内在品质的改善远远不够,口号太多,折腾太多。社会、家长、少数领导绑架教育的现象并不孤立。消除这类

7、现象,一是教育要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放在主体地位。二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依据制度依法办学、自主开展。三是改变相对封闭的办学环境,重视社会、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用学校文化来指导教育改革的方向了。 三、它山之玉 1 芬兰之玉 芬兰教育在全球有很高的知名度,有几个特点支撑了芬兰先进的教育体系: 一是教师准入机制。设立高门槛让真心喜欢教育且具有相当专业素养的人才来做教师; 二是确保小班小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教师的精心照顾; 三是减少甚至取消统一的考试。给教师实施教学的专业自主权,保障孩子在安全无忧的环境里快乐地成长。 在芬兰,一所小学的学生总数只有60人左右,一所初中的学生总数也就在150人左

8、右。教师面对的学生人数少,才能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背景与日常生活,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做朋友,帮助、引导学生走向未来宽广的路途。芬兰的教育在全球领先,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 2 台湾之玉 书中着重例举了台湾教育重建的方式方法: 一是落实小班小校。认知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通道容量,说的是人的大脑在一定时间内所能接受和传递信息的有限性或极限性,其中最为有趣的自然极限应该属社会通道容量。脑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变大,是由于要应付更大的交往圈子。研究人员计算说明,智人(现代人)的新大脑皮质比率数值为147.8,约等于150,这个数字似乎代表了我们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将一所学校的师

9、生总数控制在150人左右,是有科学依据的。 二是广设高中大学。大学为什么一定要四年读完。大学为什么一定要通过分数线显示自己的地位。如果能够注册入学,让人们想读几年就读几年,升学还会像现在这样困难吗。只要学生能够完成自己的学分,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大学的文凭,有了这样的制度,孩子们还会为高考而拼杀吗。国家应该创立三种类型的大学,分别是:学术性大学、公民大学和社区大学,同时还应开放民间办大学。当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大学的学习获得一个文凭的时候,社会对文凭的倚重也会发生改变。 三是推动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不是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它所触及的是精神与制度。 教育现代化的精神是。尊重个人的自由与创造,强调个体开

10、展,重视各族群与弱势阶级的主体性教育,并由此开展多文化教育策略;教育的主要课题不是将人分类,把人分等,把人分级,而是健全教育环境,提供教育资源,尽量让每个人都能透过其自由选择,求取最大的内在开展。 四是制订教育根本法。台湾教育根本法包含三点。理性自由主义,其核心是自由、平等、中立及崇尚理性与真理;现代教育精神;自主分权主义,提倡教育要自主参与与小规模经营,反对中央集权。 教育重建的目标,说到底就在于让人成为人,让学生在学校里不是人与人争,师生都陷入痛苦和扭曲之中,而是人与事争,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心力投入文明的创造活动,自由地开展他自己,教师的努力可以获得真正的喜悦和成就感,真正实现理想的学校,实现正常的教育。 第7页 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