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有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03389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有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有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有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有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有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3年有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有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底工程。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以此为契机,我们应该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合力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开展。 一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他还强调:“要稳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气,稳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根底。这些论述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科学开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

3、的理论根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还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科学的价值判断标准。有了这种价值导向和判断标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会更加彰显魅力,社会主义荣辱观就会更加深入人心,成为亿万人民的精神动力。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中的集中表达。共同的理想是一个民族团结奋斗的目标和追求,没有理想和追求,就没有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摆脱贫穷落后和挨打的局面,走向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

4、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开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要表达在民族实践和活动中,表达为不同的时代精神。当前,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突出表达在改革和创新的时代精神上。中华民族勇于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是实现全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5、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思想源泉,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精神动力,也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导精神。因此,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主旋律。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底。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根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使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

6、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明风气,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 从以上论述可知,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主要内容,因而作为思想道德建设重要组成局部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不可或缺的一局部。 二、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来自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家庭与社会的影响。现阶段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教育方式不健康。青少年人生的成功和失败与家庭特别是父母的言行、教育方法、责任等密切相关。但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父母无原那么的溺爱、迁就子女,

7、使其从小就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他们在生活中稍不如意,便采取各种极端方式进行抵抗对抗,严重者甚至离家出走,使极少数未成年人养成极端 自私自利的性格,无法与别人交往、无法和社会沟通,这些孩子不懂得爱的艰辛,对于被爱似乎很麻木,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更别说关心社会了。同时,一些家长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其在教育方法上简单粗暴,缺乏与子女的沟通,或者由于当代社会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许多父母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等现象,所有这些不健康的家庭 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感恩意识的萌生,也阻碍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的良性开展。 (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软弱乏力。目前存在的社会不净、家庭

8、不管、学校不力的状况,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软弱的主要原因。担负着重要职责的中小学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同样显得无助和乏力。一方面,学校自身存在教育偏位德育与智育失衡的问题。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不得不把抓教学质量摆在突出的位置,使思想道德教育课的课时经常被其他课程所挤占,而且也忽略了传统美德课,造成孩子们对我国优秀传统的不了解。另一方面,学校重视德育的理论灌输,轻视道德的实践教育;重视道德标准教育,无视道德信仰教育。由于道德教育的理论、内容只有通过实践内化为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才能推动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而道德实践活动恰恰是我国青少年所缺乏的。 (三)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青

9、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除了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父母不良言行的影响外,现实社会中的腐败现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因素也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思想,导致青少年思想行为功利化现象明显。社会是青少年最好的老师,上述现象对青少年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教育和现实的落差,不但导致青少年信仰的失落,而且也是青少年极端自私行为、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形成的现实根源。当前,局部青少年对社会以及人生缺乏理想与信念;爱国主义精神缺失,民族精神淡薄;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荣耀历史知之甚少;对民族英雄、模范人物缺乏仰慕之心 和应有的敬重,而更多的是对现代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与追逐,出现了价值观念错位的现象。 三、加强青少

10、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求全社会一起来关心、支持,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的道德合力,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心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发动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一)发挥家庭道德教育的基地作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青少年人性和理想的养育所,因此,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言谈举止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都在塑造着孩子的心灵。孩子们对是非美丑善恶的最初判断,常

11、常是从父母那里获得的。那些为人正派、积极进取、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父母,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人生典范。相反,那些消极度日、自私自利、愚昧无知的父母,只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关爱而不溺爱,父母的爱应该给孩子温馨的感觉、做人的真谛、自我锻炼的环境、克服困难的勇气、正直高尚的人生观来表达。同时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经常沟通感情,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父母亲应与孩子共同欣赏积极健康的文艺作品,提高孩子的审美和区分能力,懂得一个人的美不在外表而在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充实的知识、健康的体态,文明的举止言谈。这样的爱才能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开展。 (二)坚持学校教育的导向作用。如

12、果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么学校那么是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关键场所。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要把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摆在首位,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力军,教师的言行不仅反映教师自身道德水平的上下,而且时刻对学生具有潜在的影响力,这就是所谓的“身正为范的教育影响力,广阔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都要自觉地把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行和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同时,紧紧围绕着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老实守信和为人民效劳的重点,不断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要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

13、方法,使学校的德育课程成为广阔青少年学生喜爱的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渠道。学校必须保证德育课程的课时与质量,严格按照教学方案安排德育课程,定期检查该课程的进展以及效能。因此,要尽量在其他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并将之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使其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三)净化社会的道德教育环境。社会环境的净化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学校育人的“小环境必然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为此,一是要加强研究社会环境的开展变化,尤其是群众传媒和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

14、日益增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尤其是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网络由于其快捷和便利的特征,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创造了条件。但是,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等特征,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如果管理不好,一些有害信息就会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有的青少年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何深入分析和研究网络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牢牢掌握网络教育的主动权,已经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二是要加强社区教育。社区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养育的主要土壤,青少年生活的社区应对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提供全面关心。它不仅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完善的社区环境和充分的活动设施,而且对家庭、学校的教育进行监督。社区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我们要整合各种资源,精心搭建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活动平台,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互衔接。因此,要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方法,着力营造培养孩子良好心态、健全人格和道德修养的育人环境。 有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第8页 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