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情况.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1041071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3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3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3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3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3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情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情况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魏礼群 2023年第3期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我们党从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局出发、科学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开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作出的战略决策。正确把握和全面贯彻落实这一重大决策,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推动科学开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重大奉献,就是明确提出“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科学开展,并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开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开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

2、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内在要求和集中表达,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展规律认识的新升华。 实现科学开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和途径,就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指党委和政府以及其他社会主体,运用法律、法规、政策、道德、价值等社会标准体系,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不同领域和各个环节进行效劳、协调、组织、监控的过程和活动,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核心目的是维系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主要任务是标准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

3、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控制社会冲突,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社会生存和开展环境。社会管理的内涵、目的、任务,规定了它对科学开展的重要作用。科学开展和社会管理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社会管理就没有科学开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科学开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科学开展的重要保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开展,才能落实以人为本的开展思想;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更好地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

4、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根底相协调,增强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协调性,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统筹经济和社会开展,统筹城乡开展,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才能落实科学开展的统筹兼顾的要求;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总之,只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开展环境。 二、社会管理,一要加强

5、,二要创新 社会管理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根本要求。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开展阶段,进行社会管理的要求有所不同。这次中央建议明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在准确把握我国开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我国现代化事业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所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开展,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我国社会经济开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由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于开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人民内部各种矛盾难以防止地经常地、大量地表现出来。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深

6、刻变革,一方面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开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管理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繁重,社会管理也随之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从社会管理的现状看,虽然近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社会管理,但由于多种原因,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经济建设“一手硬、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一手软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社会管理工作薄弱,社会管理法制欠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缺乏。问题还在于,由于传统的社会管理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还没有完全改变,社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陈旧、单一,以致社会管理效果不佳,甚至有的事与愿违。

7、以上这些情况说明,在新的情况下,社会管理既要加强,更要创新。 加强社会管理,关键是要从思想上、工作布局上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彻底克服轻视、放松社会管理的思想和做法。必须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全面提高社会管理和效劳水平。一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加快社会管理领域的立法工作,依靠法律来标准个人、组织的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进一步制定完善有关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健全社会标准体系,弥补社会政策的缺乏;加快建立和完善个人行为的标准体系,探索建立公民个人信用制度,健全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那么的惩戒制度。二要加强公共平安体系建设。健全对事故灾难、公

8、共卫生事件、食品平安事件、社会平安事件的预防预警体系建设;加强流动人口效劳管理,做好对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效劳工作;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和长效机制,提高效率和水平;实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加大公共平安投入力度。三要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通过集中培训和基层实践锻炼等途径,切实加强各级政府和社会领域其他组织的社会管理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政府社会管理决策能力、处理社会纠纷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有效开展群众工作和激发创造社会活力的能力;加强社会管理基层根底建设,健全基层管理和效劳体系,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的社会管理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基

9、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效劳、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加强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健全社会舆情聚集和分析机制,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快速反响力。四要加强社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对社会管理人才的培养,强化对社会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为社会管理提供人才保证;积极营造尊重、支持社会管理人才工作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他们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工作潜能;搞好社会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引进,多渠道、多方位选拔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好的人员,充实加强社会管理队伍。 创新社会管理,首先是创新管理理念。要坚持以科学开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

10、动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的变化,自觉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坚决改变那些片面地认为社会管理就是单纯“管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创新管理理念,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效劳优先,把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寓管理于效劳之中,实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和常态化,努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效劳更到位、管理更有序、社会更和谐。要按照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从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

11、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同时,要创新管理主体,创新管理方式,创新管理环节,创新管理手段,创新管理制度。一是在管理主体上创新。要从单纯重视政府作用向社会共同治理转变,既发挥党委、政府的领导和主导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管理,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从传统的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二是在管理方式上创新。要从偏重管制控制向更加重视效劳、重视协商协调转变,坚持更多地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效劳的方式,教育、协商、疏导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三是在管理环节上创新。要从偏重事后处置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使社会管理关口前

12、移。四是在管理手段上创新。要从偏重行政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在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同时,更多地运用法制标准、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并加强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五是在社会管理制度上创新。要坚持加强源头治理体系建设、强化动态协调机制建设、推进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构建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标准、机制和制度体系。 总之,创新社会管理就是要实现从以政府单一主体、以单位管理为主要载体、以行政方法为主要手段、以管制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模式,转向政府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管理良性互动、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有机结合,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管理与效劳融合、有序和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

13、、共建共享的新模式,使社会管理与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以及与建设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健全社会管理格局 中央建议提出,要“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关键,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根底,四位一体,有机联系,不可分割。这是对我国多年来社会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具有中国特色,表达时代特征。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切实加以遵循。 党委领导,就是要发挥党委在社会管理格局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

14、、政策和工作部署,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引导各种社会组织、群众组织、自治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合理配置党政部门社会管理职责权限,切实解决多头管理、分散管理、难以形成有效合力的问题。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要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发挥政治优势,善于舆论引导,充分发挥各种媒体作用,不断提高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政府负责,就是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做到职能到位,既不越位,也不缺位。但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行业和中介组织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不干预。该由政府管理的事项应当管住管好。国家要通过制定法律法

15、规、完善社会政策、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培育和管好社会组织、畅通公民参与渠道等,来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要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考核机制,研究制定科学的社会管理考核指标,把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奖惩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社会协同,就是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基层单位是社会协同管理的根底。要加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根底建设,在基层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会管理体系,切实把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解决在基层。各类社会组织是社会协同管理的重要力量,要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推动包括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团体等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开展壮大,坚持鼓励开展和监管引导

16、,提高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能力。要标准开展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和效劳体系建设,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效劳、反映诉求、标准行为的作用。企业事业单位负有社会管理的重要责任。要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责任,鼓励和支持它们继续承担有关社会管理和社会效劳的责任,包括发挥好各类所有制企业在社区建设、平安生产、处理劳资关系、开展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的作用。 公民参与,就是要充分发挥人民国家人民管理的作用,引导公民依法理性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大力培育公民参与意识,履行公民义务,探索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和途径,拓宽公民参与渠道,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造条件。要提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效劳、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在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同时,加快组建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大力开展信息员、保安员、协管员、巡防队等多种形式的群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