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政办节约型科技体系建设意见 为加快我市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循环经济开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部署要求,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开展目标,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通过建设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研发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技中介机构为主体的技术效劳体系,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和循环生产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建设一批节约型社会科技示范工程,推广普及一批成熟配套技术,为开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加强
2、重点领域的技术研发与示范 (一)节能技术。加强流程工业能源综合利用、重大节能机电产品、建筑节能、绿色再制造、能源节约和替代、能量梯级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以及节能监测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大力支持高新节能技术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煤炭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废弃物能源资源化等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加强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开展有关生物质燃料的研究与开发,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程度。加强秸秆、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和垃圾、工矿业废气、废渣等工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搞好示范带动,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 (二)节水技术。围绕节水型社
3、会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废水资源回收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水资源替代技术等开展攻关研究。筛选和推广农业高效用水、节水、雨水利用、旱地水肥优化利用与调控、污水净化利用等节水技术和设备,在城市用水中大力推广节水技术与器具,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电力、造纸、钢铁、化工、纺织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开展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研究利用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超采区地下水的智能管理。研究水污染防治技术,缓解水质性缺水。加强多种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优化配置技术研究,特别对劣质水、海水、废污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更好地节约淡水资源。 (三)节
4、材技术。加强原材料消耗大、利用率低的重点行业的产品生态设计技术、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关键技术、提高材料强度和使用寿命关键技术、再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拆解技术、木材综合利用及节约替代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引进、推广一批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等关键技术与装备。加强再生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和生活垃圾、污泥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加强以节肥、节药、节种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节本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四)节地技术。加强耕地保护特别是根本农田保护,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搞好土地集约利用、耕地资源替代、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产业布局、城镇
5、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等重大、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组织开发和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立体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等模式和技术。大力研发、筛选和推广一批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设施、设备和技术,包括果蔬、园艺花卉林木、畜禽、水产等高效设施栽培、种植、养殖、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及自动控制设施、设备及技术。加强农田、林草地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利用技术的推广。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塌陷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恢复模式与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加强城市及农村节地建设规划和建筑设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五)节矿技术。积极引进和研究开发采、选、冶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有效降低采矿贫化率,不断提高采矿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加
6、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研发,重点研究开发二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无尾矿及少尾矿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开展矿山“三废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努力做到矿山尾矿、废水的“资源化和“无害化。 (六)循环生产技术。以钢铁、造纸、化工、纺织、建材、电力、食品发酵等行业的资源依赖型企业和现代制造企业为重点,合理设计产业链,实现企业、行业、园区内外结合相互承接的资源循环利用,形成生态工业链网。重点研究、引进化工、电力、造纸、医药、食品、机械与装备制造业等工业循环经济中的关键技术、各行业间循环产业链接的关键技术、绿色化工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 研究推广生物降解、过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
7、技术及设备,脱硫、除尘、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环保监测设备、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等清洁生产技术和成套设备。 研究推广非木材纤维资源的应用以及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技术。应用新型耐磨材料、高速轴承和自控技术,开发新型机器。应用低能耗、少污染染整技术和服装cad技术,对现有纺织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重点推广新型农用塑料、工程塑料、塑料建材等新型塑料材料的利用和更新换代。改造现有化肥生产装置,研究、引进、推广关键科技成果,开展生物肥、高浓度复合肥等新型肥料,加强重要有机中间体清洁工艺技术的引进推广。 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开展新型生态化养
8、殖模式,减少污染,提高对养殖业生产废弃物中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率,改变“饲料与环境资源畜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线形模式,建立“饲料与环境资源清洁化生产畜产品再生资源生产模式,实现养殖生产过程中能源与物质的低投入和高效利用,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产生与排放,实现清洁化、资源化生产。 三、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创新与效劳体系 (一)加大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的研究开发投入。在市科技开展方案中,设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专项,支持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和循环生产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研发与科技工程示范。引导各企业根据可持续开展的需要,进一步增加投
9、入,加强对节约型技术的研发;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投放结构,将资金更多地向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工程倾斜,在全社会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统筹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为开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形成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各县市区(开发区)要设立相应的应用技术开发专项或奖励经费,为当地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 (二)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重点行业选择一批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将节约型社会技术创新作为其主要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为企业开展资源节约技术创新活
10、动创造良好环境,鼓励企业加大对资源节约技术的开发投入,支持企业加强同国内外、省内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联系和合作,联合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市里重点抓好以下机构的建设:以柴动力、中微光电子、北汽福田、赛普电气、华特磁电等为重点的节能产品及装备研发机构,以海化、钢铁、晨鸣纸业、景芝酒业、奥宝化工等企业为重点的节约生产和循环生产技术研发机构,以天元光电、宏力空调、中云机器等为重点的新能源技术研发机构,以发电厂、热力公司等为重点的节煤和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机构。各县市区(开发区)也要根据各自实际建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三)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创新
11、效劳体系。整合全市科技资源,借助国内外科研机构、院校的科研力量,在工业、农业、社会开展等领域建立资源节约研发机构和可持续开展中心,使其成为全市资源节约科技研发的重要平台。建立资源节约型科技中介效劳机构,鼓励市内外的科研机构、院校和科技人员在我市创办和领办资源节约型技术推广和中介效劳机构,鼓励资源节约型科技力量向有条件的开发区聚集,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在有条件的开发区建立资源节约技术孵化器,推动园区资源节约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 (四)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科技示范体系。 1.建立资源节约型科技示范企业。在冶金、化工、煤炭、造纸、机械、建材等行业,选择能源消耗较大的企业,以节能降耗为核心,以企业为
12、主体,进行技术改造与技术集成示范,形成一批先进适用的节约生产技术模式,集成和示范一批在行业内具有推广价值的节能降耗技术。 2.建立资源节约型科技示范园区。以市属开发区和国家、省、市级农业科技园区以及大型企业(集团)园区为重点,选择具有一定技术根底和产业特点的园区,开展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和循环经济的科技示范工程,总结推广成熟的资源节约生产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产业链接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与技术,在园区内从点、线、面三个方面构筑资源节约示范网络体系,更好地发挥示范与带动作用,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 3.创立节约型社会示范区县(市、区)、示范乡镇。以县(市、区)域、镇(乡)域经济为根本单位
13、,制定政策措施,进行整体规划,统筹运作,围绕节能、减排、节水和垃圾处理,进行技术集成与示范,为建设节约型城乡提供科技支撑。对现有企业,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减少废水排放量、减少废气排放量、节约原材料和节能为目标,制定清洁生产方案和节约生产方案,建立清洁与节约生产审计制度,逐步做到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大力开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技术与产业替代。开展乡村农业循环技术的应用推广示范,在有关乡镇建立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基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开展,全面提升县(市、区)域、镇域经济中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利用综合技术创新能力,为全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成套技术与示范。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