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培养受众环境意识思考 极端灾害天气的出现,与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变化有关。传播学培养理论认为,新闻媒体具有培养受众的功能,它是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的,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因此,媒体对极端灾害天气的报道承担着培养受众环境意识的功能。 媒体重视灾情及抗灾报道,无视对受众环境意识的培养 从新闻价值角度而言,极端灾害天气事件属于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近几年来,我国媒体十分重视对极端灾害天气事件的报道。从报道的时间顺序来说,对极端灾害天气有预警报道、灾中报道、灾后报道;从报道内容来说,有灾情报道、抗灾报道。 当前,国内媒体普遍重视灾情报道。受灾人数、受灾面积、灾民生活、经济损失等灾情,受到
2、媒体的高度关注。灾情发生后,媒体运用各种报道方式,从声音、图片到文字,全方位展现灾情,并突出重点。 再就是重视抗灾报道。抗灾报道包括受灾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采取的救灾措施、全国各地的支持、救灾的行为、涌现出的救灾英雄人物等。如2023年人民日报的报道风雪抢险铸忠魂追记国家电网公司三位抗灾烈士、众志成城不负众望贵州抗凝冻保通路、保供电、保民生纪实等,这些报道歌颂了战胜灾害的英雄人物,鼓舞人们战胜自然灾害的士气。 但媒体对极端灾害天气报道无视了对受众环境意识的培养。消息、通讯、评论、深度报道等新闻体裁,就灾情报道灾情、就抗灾报道抗灾的多,传递灾害与人类的生存环境关系恶化的新闻少,引导受众进一步深入
3、思考环境问题的少。新闻媒体为什么要通过新闻报道培养受众的环境意识呢。因为,极端灾害天气与人类活动有关,通过新闻报道能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护大气环境、生态环境,而且传媒具有培养受众的功能,能通过新闻潜移默化地培养受众的环境意识。 媒体报道如何增强受众环境意识 媒体可以通过设置议程、采用环境报道视角、贴近受众、创新报道形式等手法来增强极端灾害天气报道效果,培养受众环境意识。 一是设置议程,报道灾害,积极引导主流舆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可以发挥各自媒体的传播特点,设置报道议程。播送电视媒体可以做常规节目、特别节目;报纸可以在版面设置专题,运用版面语言增大报道强势;网络媒体
4、也可设置栏目滚动报道; 电视、 报可以每日报道灾害。通过全方位、多角度、集中、持续地报道灾情,使受众在灾情发生、持续、结束、灾后建设这段时间内,了解了灾害的危害,认识到人们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的现实。 二是采用环境报道视角,培养受众环境意识。新闻具有不同的报道视角,站在什么角度报道新闻、选择事实,表达了新闻的倾向性,反映了特定的主题。极端灾害天气事件发生后,新闻报道的角度有:可以选择“是什么、“怎么样的报道角度,具体平面地报道灾害新闻;也可以选择“为什么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关系层面深入挖掘、思考灾害为什么会发生、人类应怎样注意环境问题等。如,2023年3月22日人民日报的罕见暖冬,警钟为谁而鸣,报
5、道了气候变暖的意识和危机感。2023年关于南方雪灾的报道,国内媒体中以南方周末为代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报道,如从雪灾延伸到环境的报道这是全球变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反思灾情原因的报道暴雪冻雨为何频现南方等对雪灾以及抗灾进行深度反思。传播学培养理论的主流效果理论认为,受众多样化的价值观,因接触电视而变得与电视所呈现的主流意见相似。群众传播媒介,代表并引导社会主流舆论,从而使公众意见趋于一致。主流效果理论说明,从保护环境的视角报道灾害性天气事件,到达了积极引导主流舆论的目的。 三是报道要贴近受众,提高受众环境意识。传播学培养理论中的回响效果理论认为,当电视世界的经验与个人经验趋于一致时,培养效果会如同空谷回音一样显著扩大。这一理论要求新闻媒介的报道与宣传竭力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这样才能使媒介效果到达最大。所以,传媒要让受众认识到,重视环境保护不仅是全球的事情、国家的事情,更是每个受众的事情。受众既是一个群体,也是一个个的个体。灾害性天气所造成的危害对每一个受众而言都是具体的、实际的。媒体可以创新报道形式,与受众互动,以生动活泼的报道形式与受众互动,使受众参与进来,使报道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对此,媒体报道可以从受众的日常生活入手,报道灾害对于人类的影响,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维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