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药学复习资料绪论概念生药:天然、未加工或简单加工的药材。生药学:以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生药的质量和变化规律,探讨其资源和可持续利用的科学。本草著作1.神农本草经最早;载药365种;汉代以前,药物知识总结。分上、中、下三品。2、本草经集注 作者:陶弘景 年代: 梁代 (502-536年) 载药:730种 内容:对药物产地、采收、形态、鉴别等有所论述,记载了火烧试验、对光照视的鉴别方法。3、新修本草 (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药典。4、本草拾遗 年代:唐 ( 741年) 特点:各药记有性味、功效、生长环境、形态、产地和混淆品种考证等。5、证类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
2、草是今天研究宋代以前本草发展的最完备的参考书。6、本草纲目 为自然分类的先驱生药的记载大纲:1、名称2、基原(来源)3、植(动)物形态4、采制5、产地6、性状 7、显微特征8、化学成分 9、理化鉴定 10. 检查11、含量测定12、药理作用13、功效14、附注生药拉丁名生药拉丁名的类型:、药用部位名原植(动)物的属名 2、药用部位名原植(动)物的种加词3. 药用部位名原植(动)物的种名 4.药用部位名原植(动)物属名其他附加词 5、直接以属名或种名或俗名命名 6、矿物类药材一般采用矿物所含化学成分性状鉴定的内容(十要素):形状、大小、颜色、表面、质地、断面、气、味、水试、火试。显微鉴别定义:利
3、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内含物,进行真实性鉴定的方法显微鉴别内容包括:组织鉴定、粉末鉴定、显微化学反应各类药材的显微鉴别要点:1、根类:组织特征,粉末特征 2、根茎类:组织构造,粉末特征生药中各类成分黄酮类:盐酸镁粉反应:醇黄酮醇、二氢黄酮醇及二氢黄酮多呈红紫红色,黄酮类呈橙色,异黄酮和查耳酮无变化。 蒽醌类:升华性 与碱反应:溶于碱呈红、紫红色,加酸后消失。生物碱类:一般在酸性溶液中进行:碘化铋钾:桔红色或红棕色沉淀,灵敏重金属和有害元素检测方法:重金属总量测定: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显色反应比色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农药残留的主要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GC)生药质量影响因素:1、物
4、种与生药质量。2. 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特性对生药质量的影响。3、环境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4、采制或炮制对生药质量的影响。中药炮制目的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适应病情的需要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5、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纯净,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1、黄酮类(2)鉴别盐酸-镁粉还原反应(见下篇)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2、蒽醌类(2)鉴别Borntragers反应(碱显色反应)、醋酸镁反应(见下篇)3、皂苷类(2)鉴别1. 泡沫试验:所产生的泡沫多少与pH有关。两
5、管所形成的泡沫高度相同,则含三萜皂苷;如碱管泡沫较酸管泡沫高数倍,则含甾体皂苷。2. 溶血试验:三萜皂苷强于甾体皂苷。3.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醋酸-硫酸反应,见下篇)4、生物碱类(2)鉴别 生物碱类化合物能与生物碱沉淀剂和显色剂发生反应。常用沉淀剂包括碘化复盐如碘化铋钾试剂、碘-碘化钾试剂,和大分子酸如苦味酸试剂等。常用显色剂如甲醛-浓硫酸试剂、钒酸铵-浓硫酸试剂等。5、强心苷类(2)鉴别1. 甾体母核的显色反应Liebermann-Burchard反应(与皂苷类相同)2. 不饱和内酯环的显色反应甲型(活性次甲基)Legal 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深红色Kedd
6、e 反应(3,5-二硝基苯甲酸):红紫色3. -去氧糖的显色反应Keller-Kiliani反应(K-K反应)5、香豆素类(2)鉴别1. 异羟肟酸铁反应:香豆素具有内酯环,能与异羟肟酸铁反应,呈紫红色。2. FeCl3反应:蓝黑色。6、环烯醚萜类(2)鉴别Shear 显色反应(浓盐酸-苯胺)8、挥发油(2)鉴别 物理常数测定:相对密度、比旋光度、折光率、凝固点 。化学常数测定:酸值、酯值、皂化值9、木脂素(2)鉴别依具体情况而定。10、有机酸(2)鉴别1. pH试纸检查2. 溴酚兰试液:喷洒蓝色背景黄色斑点3. 薄层层析检查11、鞣质(2)鉴别 与FeCl3反应生成蓝黑色沉淀。12、糖类(2)
7、鉴别1. Fehling试验2. Molish试验下篇冬虫夏草 【来源】: 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蝙蝠蛾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体。【性状】:虫体似蚕,表面土黄色,有环纹2030环,足8对(头3,中4, 尾1),中部4对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表面深棕色,上部稍膨大,有不孕顶端,质柔韧,断面纤维状,气微腥,味微苦。【化学成分】:核苷类,虫草素;氨基酸、肽及蛋白质类;多糖和醇类;甾体类;脂肪酸类灵 芝 【来源】: 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子实体茯 苓 【来源】: 多孔菌科茯苓的菌核。绵马贯众 【来源:绵马贯众鳞毛蕨科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
8、及叶柄残基。【化学成分】:主含间苯三酚衍生物:绵马精【性状:叶柄基部切面:类圆形,分体中柱513个,排列呈马蹄形。银杏叶【来源】: 银杏科植物银杏的干燥叶。 【化学成分】:1、黄酮类 银杏双黄酮等 2、内酯类 如白果苦内酯(或银杏内酯)等红豆杉【来源】红豆杉科植物东北红豆杉或红豆杉的干燥树皮和枝叶【化学成分】:二萜类:主要有紫杉醇,为紫杉烷类二萜成分。麻黄【来源】麻黄科草麻黄、木贼麻黄、中麻黄的草质茎。 【性状】的共同点:细长圆柱形。淡绿至黄绿色,具细纵棱。节明显,节上生膜质鳞叶,基部筒状,上部裂片三角形。断面略纤维性,髓部红棕色。味涩、微苦。三种麻黄性状的区别点【显微特征】:表皮细胞含颗粒状
9、晶体。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电话筒形。纤维胞腔不明显,与砂晶及小方晶成嵌晶纤维。红棕色色素块。螺纹、具缘纹孔导管可见,导管分子端壁有麻黄式穿孔板。【化学成分:主含麻黄碱,不得少于0.80%。有机胺类生物碱【理化】粉末微量升华,得细小针状或颗粒状的结晶杜仲【来源】: 为杜仲科植物杜仲干燥树皮。【性状】:板片状。外表面灰棕色,皱纹或纵裂槽纹明显,皮孔可见,斜方形。内表面暗紫色,平滑。折断面具细密银白色富有弹性的胶丝相连。嚼之有胶状感。气微、味稍苦【化学成分】:木脂素及其苷类、环烯醚萜类何首乌【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 的干燥块根。【性状】
10、: 团块状或纺缍形。表面红棕色,有纵沟和横长皮孔。断面淡红棕色,粉性,中心有较大的木心状环纹,皮部有如云朵状花纹环绕“云锦花纹”,质坚实而重,气微,味微苦而甘涩。【粉末特征】:棕色,草酸钙簇晶多,棕色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含淀粉粒,淀粉粒多,单粒类球形,脐点常呈星状,三叉状,复粒由2-9分粒组成,木纤维多数,导管、木栓细胞、棕色块可见。【含量】含卵磷脂(lecithin)约37,蒽醌衍生物约11,主要为大黄酚、大黄素;葡萄糖苷+乙醇作对照品,葡萄糖苷不得少于1.0%大黄【来源】: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的根及根茎。 【性状】根茎形状:圆柱形,马蹄行、圆锥形或块片状。表面:黄棕至红棕色,
11、除掉外皮者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 -“锦纹”。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颗粒状。皮部极狭,根茎髓部大,环列或散在, 中央髓部有多数异形维管束形成的“星点”。质坚实气清香,味苦微涩,嚼之有沙粒感,唾液染成黄色粉末1草酸钙簇晶众多,棱角大多短钝。2导管多为网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3淀粉粒大多圆球形,脐点常呈星状,十字状。复粒由27分粒组成。【化学成分】:结合性蒽醌衍生物、游离蒽醌成分【理化】微量升华,可见棱形针状晶体或羽状晶体。与正品大黄的识别:混淆品均含土大黄苷,其断面在紫外光下显亮蓝紫色荧光,而易于正品大黄区别牛膝【来源】苋科牛膝的根。 川牛膝【来源】苋科川牛膝的根厚朴【来源】为木兰科厚朴及凹叶厚
12、朴的干燥干皮、枝皮和根皮。 【性状】 干皮:卷筒状或双卷筒状,习称“简朴”;近根部干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习称“靴筒朴”;内表面紫棕色,平滑,划之有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根皮:呈单筒状或不规则片状,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质硬,较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枝皮(枝朴)单筒状,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断面:颗粒性,可见多数小亮晶。气味:气香,味辛辣,微苦涩。 【化学成份】:木脂素类、挥发油、生物碱 【显微】有的石细胞成分枝状,油细胞椭圆形,壁木化,内含油状物。薄壁细胞稀含细小草酸钙方晶,并含淀粉粒【粉末】:石细胞不规则分枝状,类方形,类多角形。纤维成束,壁极厚,木化。油细胞椭圆形或
13、类圆形。五 味 子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 【化学成分】:木脂素肉 桂【来源】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将树皮和枝皮剥下来,晒干卷成筒状,阴干成“官桂”。剥取10余年生干皮,两端削平。夹在木制凹凸版内,晒干成“企边桂”、3040年干皮,同企边桂制法至九成干,纵横堆叠,加压,干燥得“板桂”、桂皮加工过程留下来的边条,去掉外皮晒干成“桂心”;加工过程留下来的碎片成“桂碎”【性状】 “企边桂”浅槽状,“官桂”多呈筒状,外表面灰棕色,稍粗糙,内表面红紫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油痕,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内外层间有1条黄棕色纹线。【显微】最内层木栓细胞外壁增厚,木
14、化。皮层较宽,有石细胞,油细胞及粘液细胞;中柱鞘有石细胞群排列成环,韧皮部含细小草酸钙针晶;油细胞和黏液细胞随处可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粉末】 石细胞:类方形,类圆形,三面增厚一 面薄。纤维:长梭状,壁极厚,木化。油细胞:众多,类圆形。草酸钙针晶:细小,散在射线细胞中。木栓细胞:多角形,含红棕色物质。【化学成分】:挥发油川乌、附子【性状】表面灰棕色,周围有多个瘤状隆起的支根,习称“钉角”;断面灰白色,粉性,多角形的形成层环纹【来源】:川乌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主(母)根。 附子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子(侧)根。“盐附子”:表面灰黑色,附有盐霜,具有潮润性。“黑顺片”切片状,剖面有呈类圆锥形纹理的
15、形成层环,质硬。“白顺片”与黑顺片相似,无棕黑色外皮【化学成分】 生物碱:乌头碱黄连【来源】 毛茛科黄连、三角叶黄连、云南黄连的根茎【显微】石细胞鲜黄色,单个散在或数个成群。维管束环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2三角叶黄连: 皮层、髓部均有石细胞。3云连:皮层、中柱鞘及髓部均无石细胞【性状】差别【显微】粉末粉末棕黄色,味极苦1石细胞黄色,壁厚,孔沟明显,常见层纹。2韧皮纤维鲜黄色,长梭形,壁厚,具纹孔3木纤维众多,鲜黄色,壁具纹孔。4导管为孔纹与螺纹导管。5可见木薄壁细胞,壁 连珠状鳞叶表皮细胞长方形,草酸钙方晶等。【化学成分】 : 主含多种异喹啉类生物碱,以小檗碱含量最高。白芍【来源】:毛茛科芍药的干燥根。【粉末】 薄壁细胞含糊化淀粉粒。簇晶多,含晶细胞纵向连接,簇晶排列成行。木纤维主要为纤维管胞,长梭形,壁厚。具缘纹孔或网纹导管可见。【化学成份】:主含芍药苷、牡丹酚淫羊藿【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