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XX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点》.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116006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XX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XX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XX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XX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XX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3年《XX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XX年XX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点 xx市xx区监察局文件 绵游监发【2023】1号 xx市xx区监察局 关于印发2023年xx区行政效能监察 工作要点的通知 经济试验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级各部门,市区共管部门: 现将2023年xx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点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xx市xx区监察局 二一年四月二日 2023年xx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点 2023年,是xx区决胜“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也是“三年重建任务两年根本完成的最后一年,xx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业强区、城乡统筹、城市宜居XX县区、和谐游仙四大战略和重大工作部

2、署,加大行政效能监察力度,促进依法行政,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政务效劳水平,优化开展环境,为加快游仙经济强区建设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一、完善监察制度,建立行政效能监督约束的长效机制 (一)完善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制度。拓展行政效能投诉网络系统,不断完善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制度,优化投诉流程,积极探索建立以行政效能投诉中心为枢纽、各地各部门纪检组织为延伸的,分级负责、上下联动的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快速反响机制。 (二)完善电子监察制度。优化电子监察流程,标准操作程序,增强操作性,使电子监察标准化、常态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充分发挥电子监察优势,有效进行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网上直接问责等监督措施。 (三

3、)探索行政审批效能的评价机制。建立一套行政审批后效果评价体系,包括对审批的合理性、时效性、作用、效率的评价,积极探索建立行政审批纠错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审批中可能发生的错误,建立行政审批纠错和补救机制。 (四)拓宽监督渠道,强化民主监督。注重发挥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一是加强民主监督。在社会各界聘请效能监督员,组织民主评议、明察暗访等;二是搞好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报刊、播送、电视等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效能监察知识、工作动态,曝光不作为、乱作为的行为;三是调动广阔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让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保

4、证办事依法、公开、公平和公正。 二、加强对行政审批的监察 (一)深入开展行政审批清理工作监察。催促行政审批部门查漏补缺,完善行政审批相关制度,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 (二)加强行政审批执行情况的监察。对不按政府公布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效劳事项目录及要求实施审批和开展公共效劳的,擅自增减审批和公共效劳前置条件或程序的,对在行政审批和公共效劳环节“吃、拿、卡、要、“门难进、脸难看及不认真履行职责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行政效率、贻误公共效劳的,不仅要对直接责任人,还要对单位主要负责人予以严格问责。 (三)加强对行政审批过程的监督检查。按照xx市xx区行政审批过错责任追究方法(试行)的相关

5、规定切实履行效能监察职责,对在行政审批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造成行政审批过错行为的责任单位和人员予以效能问责。 (四)继续加强行政审批后续监管。对取消、调整后的行政审批事项定期监察,防止行政不作为或利用备案、核准等形式搞变相审批的行为发生,稳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 (五)深入推进并联审批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工商企业注册并联审批机制。对工商、质监、国税、地税、公安等加大责任分工和协调机制的监察,不断完善“一口受理、抄告相关、并联审批、当日办结的办理方式,促进工商企业注册并联审批工作上新台阶。二是敦促和协调市直管部门进驻区政务效劳中心,确保我区重点投资项目

6、并联审批的完整性,真正实现并联审批的“统一受理、提前介入、同步审查、信息共享、限时办结的运行机制,提升投资项目审批效率。三是积极探索政府投资项目并联审批机制,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快速推进。 三、强化对“两集中、两到位的监察 (一)加大“两集中、两到位督查力度。对照政府公示的行政审批目录,全面清查进驻政务效劳中心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效劳事项,严查行政审批事项“回流的行为,重点督查“只挂号,不看病现象,严厉追究违反规定的部门和单位的领导责任。对招投标、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社会保险、法律援助等事项实行公开承诺、限时办结,切实做好后续跟踪监管。 (二)进一步标准行政审批

7、授权工作。督查部门领导的行政审批授权上是否存在“明授暗收现象,对授权不充分或不彻底,影响行政审批和公共效劳办结效率的,要严肃追究部门和单位的领导责任。 (三)切实提高行政审批和公共效劳办理效率。要确保区政务效劳中心实现现场办结率不低于95%,按时办结率不低于100%,力争实现“双百目标。 四、加强行政效能专项监察 (一)加强城乡居民住房重建专项监察。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切实加强对各地城乡居民住房重建的效能监察,确保重建任务全面完成。 (二)加强公共根底设施重建专项监察。继续开展对学校、医院、敬老院、交通、水利、党政机关、村(居)委会等的效能监察,全面实行“顺排工序、倒排工期、责任倒查的工作机

8、制,对项目建设的前期准备、项目审批、建设管理、后续评估进行全过程监管。 (三)继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项监察。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畅通诉求渠道,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政令不畅、执行不力、行动缓慢、效率低下的相关单位和人员,要依据相关规定严肃查处,严格问责。 (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专项监察。一是要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效劳大局的意识;二是认真落实“三项制度,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三是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凡发现上班时间玩游戏、上网炒股、看网上娱乐视频、串岗聊天、不请假擅自脱岗甚至打麻将等,

9、一经查实,严肃处理。 (五)加强政务公开工作专项监察。严格按照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和标准,对政务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公开方式等实施监察,将实地查验和网上督查相结合,标准固定政务公开栏,及时更新政务公开网页内容,对应公开的未公开或不及时公开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并将结果纳入行政效能年终目标予以考核,确保政务公开取得实效。 五、加大行政效能投诉的查办和问责力度 (一)认真办理行政效能投诉。要进一步拓宽投诉渠道,倾听群众诉求,严格按照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方法和流程办理投诉案件。对线索清晰、可查性强的效能投诉件,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工作时效和工作责任,及时进行查办或转交相关部门办理。实行以行政首长为重点

10、的行政问责制,把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等行为作为问责重点,对不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查处。 (二)坚决查办行政效能案件。要深入到基层和群众中去,主动巡查、跟踪回访行政效能开展情况,及时发现群众评价满意率不高、意见较大、带有普遍性的领域和问题,及早对相关领域的岗位和环节实施有针对性地重点监察,对执行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阳奉阴违,在经济效劳和社会管理事务上人为设置障碍、吃拿卡要,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作风粗暴、漠视群众、造成群众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要主动介入,一查到底,从严问责。 (三)强化行政效能典型案件警示教育。充分利用行政

11、效能典型案件开展警示教育,对严重违反行政效能规定的典型案件,通过新闻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等进行公开曝光,通过曝光一批典型案件,到达“问责一人,教育一片的效果。通过查办案件,找出在行政审批、政务效劳等行政行为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健全工作制度,强化工作措施。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催促相关单位建立针对性的长效机制。 六、拓展延伸政务效劳和效能监察 在新桥镇试点的根底上,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将政务效劳和行政效能监察同步向基层延伸,积极构建省、市、区、乡(镇)、村(社区)五级政务效劳网络和效能监察体系,逐步拓宽电子监察领域和范围,将电子审批网络系统延伸至乡镇,充分发挥电子监察和视频监控全程双重监督的优势,有效地运行了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网上投诉等监督措施,提高对基层政务效劳的整体监督效力。 七、加强调研和交流,营造良好的舆论气氛 一是充分利用绵阳电视台游仙新闻、今日游仙杂志和游仙政务网等媒体,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曝光典型案件,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气氛。二是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有效性。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纪检监察机构每月至少要向区纪委行政效能监察室报送一条行政效能监察信息,半年上报一篇调研或经验文章。 主题词:行政事务效能监察通知 中共xx市xx区纪委办公室2023年4月2日印 (共印22份) 第8页 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