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德育工作参考方案范文 (2)德育工作打算范文:我校全体师生,通过上一学期的努力,在德育工作方面获得了打破性的进展。学生们95以上成绩优秀,品德优秀。为将这一好的作用接着发扬,新的学期特制定出了详细的中学德育工作打算: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立的假设干意见精神,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究更适宜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更适宜社会开展规律的新举措,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标准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加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
2、、实效性,构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方式,力争使德育工作构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目的 1、强化学生行为适应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治理才能。 2、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做真人。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队伍建立,利用区级骨干班主任资源对班主任队伍进展有针对性的二期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治理水平。 2、常规治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标准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立。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开展学科德育观摩活动。利用班校会时间上好方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政教处将接着采取“推门听课的方式抽查各班班会情况。 3、接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通过主
3、题班会、演讲、播送、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体育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认识。 4、通过方式不同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互相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利用社区资源对学生进展教育,办好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构成教育的合力。 四、详细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立,营建全员育人气氛。 1、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立。要花大力气建立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本学期将接着实行值班领导、值班老师和值周学生的检查制度,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展教育。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立。 树立责任认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4、年级组长是年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班主任、年级组长、年级负责人之间的联络。本学期接着实行班主任培训制,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鼓舞机制,坚持从方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舞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工作。注重发挥区级骨干班主任的示范作用。开好每月两次的班主任例会,针对存在的咨询题和获得的成绩及时提出批判或表扬。本学期将开展班级治理经历交流会,到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目的。 3充分发挥团队工作的作用,扩大班干部的阻碍。团员、班干部在学生中的阻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该是同学的典范。要定期对团员、班干部进展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
5、一起进步。 二常规教育常抓不懈 1、抓好行为标准教育。开学第一个月,各班要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中学生守那么、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德育处将利用不同方式进展检查。通过对学生集中进展行为标准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治理的才能。通过详细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治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如此做转变为“我应该如此做,使良好的行为适应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注重良好学习适应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以德育处、年级、班级治理为一体,构成一个良好的校风。加强值班领导、值班老师和值周学生常规检查反响、催促作用,使常规治理到达精细化。 三抓好文明礼仪教育、爱国
6、主义教育、感恩教育。 1、以校园礼仪为重点,广泛深化开展“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上好“文明礼仪第一课。通过举行校园礼仪风采展示、手拉手、一帮一等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标准教育,注重发挥区级、校级、班级三级文明礼仪标兵的示范作用。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适应,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本学期学校将接着坚持文明礼仪先进班集体的月评比制度。 2、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进一步标准学校升降旗制度,建立新学年开学典礼上好“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制度,并结合红军长征成功73周年等严重节日对学生进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3、感恩教育工作打算。本学期接着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感恩确实是要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周围的人开场,对给予本人关心和协助过的人应抱有感谢之心。通过主题班会等方式对学生进展教育,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四依照学生年龄特点,抓好各年级学生治理。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依照学生的特点,抓好学生不同阶段的治理和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开展。因而,本学期要求各年级要依照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制定按部就班的德育养成程序,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及诚信自立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