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摆脱贫困心得5篇 【篇一】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摆脱贫困一书,这本书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局部讲话和文章,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主线,以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为出发点,立足闽东实际,通过提倡弱鸟先飞、密切联系群众、发扬滴水穿石精神,高瞻远瞩、意切言尽、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等一系列极富创造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思想深刻,对我们这些基层干部深有启发。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说说我的感受。 一是观念先富。乡镇村居经济开展不平衡,悬殊较大,许多村居都想摆脱贫困现状,过上百
2、姓富,生态美的生活,但是,我们要认清自己所处的形势,要有摆脱贫困的信念。在书中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如他所言,摆脱贫困,“其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说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我认为政府在观念上要带着群众先富,在政策上要扶持群众开展,在创业上要发动全民参与。 二是方向找准。各地区开展经济条件不同,开展经济不能跟风而上,要结合实际,要摆脱贫困不是政府要富是群众要富。我们要有
3、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定位,解放我们的思想,这样工作起来才能知道方向。要有不畏艰难的精神,力戒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真正把心贴在人民身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的开展靠什么。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只有两条: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阔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要摆脱贫困,需要全社会参与,作为政府的工作人员,我们要密切联系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想群众所想,才能解群众所忧,把群众的利益摆在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有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效劳群众的理念,特别要注重对贫困家庭的关心和帮助,“纵使思忖千百度,不如
4、亲手下地锄,务实就是要“亲手下地锄,用实干精神栽种希望的果实。 三是信念坚决。我们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因为事物的开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在我们推进乡镇村居经济开展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基层群体由于受狭隘的空间地域等限制,使干部、群众长期处于一种固定的生存状况,要彻底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只有秉持“滴水穿石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乡镇经济落后情况。就像习总书记“一滴滴水对准一块石头,目标一致,矢志不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工作从一点一滴做起,经验一点一滴积。 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要进一步
5、转变思路,扎实工作,加强开展意识,争做开拓创新的表率,努力增强效劳开展大局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深入研究适应新常态下开展形势的新方法、新举措,带头转变观念,带头开拓创新,重在敬业、奉献、求实、开拓、创新上做文章,克服求稳和保守思想,奋力乡镇村居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创新开展。 【篇二】 )摆脱贫困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开展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理念、观点和方法,如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先飞的意识,“四下基层的工作作风等,深刻答复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开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解决贫困问题不能只“输血不“造血,推进经济社会的整体变革是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这是
6、本书深入论述的一个重要理念。在书中,习近平同志一再说明,摆脱贫困不仅仅是增加人民收入,也不仅仅是硬件设施建设,而是一场深刻的、全面的、系统的经济社会变革。一方面,经济增长需要有相关的社会条件支撑;另一方面,只有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协同开展,才能为摆脱贫困打下扎实的根底,创造真正美好的社会生活。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最为根本的是要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处理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书中屡次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要协调统一。在部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时,习近平同志高度强调引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提倡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脱贫致富的必要
7、条件我们切不可物质上脱贫了,精神上却愚昧了。因此,在大力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开展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开展时,习近平同志特别重视优先开展科技和教育,指出“经济的不兴旺,决不能成为不办科技教育的理由,“我们不能等经济开展了再来办教育。 作者在突出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自觉和价值重塑,“我们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很明确:一方面把开展商品生产,建设社会主义经济作为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来抓,另一方面把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一项战略目标予以重视。作者还前瞻性地强调,脱贫致富既意味着大力开展经济,把人民从物质匮乏约束中解放出来,也意味着要牢牢把
8、握文化领导权,推动价值重塑,把人们从物质的崇拜中解放出来,在双重意义上克服人的物化现象。 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三个概念,并对这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而为摆脱贫困找到了思路和路径。 “贫困的首要含义是指物质财富的匮乏。但是,在习近平同志看来,不能陷入就经济谈经济的形而上学立场,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在思想和精神层面来寻找物质贫困的根源。在他看来,物质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长期的物质贫困而导致人们“头脑中的贫困,即精神贫困。而对精神贫困,他又具体区分了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 “思想贫困,就是指缺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武器
9、,因而缺乏摆脱物质贫困的有效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导致要么安贫乐道穷自在,要么怨天尤人等靠要,而没有积极行动起来想方法找出路。“信念贫困,就是指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缺乏行动的意义和价值目标,缺乏向上的志气和行动的勇气,“见人矮一截,提不起精神,由自卑感而产生贫困县意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信念贫困三者互为因果并相互强化。摆脱贫困一书就是从这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入手,提出摆脱物质贫困必先摆脱精神贫困,摆脱思想贫困必先摆脱信念贫困。 在习近平同志看来,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开展,还必须有高度开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
10、。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开展使我们摆脱了物质贫困,但有些人却自觉不自觉中再次陷入了“头脑中的贫困。尤其是西方历史终结论变成了新教条,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如何再一次解放思想,承担起中华文明复兴的使命,都需要从摆脱贫困一书中汲取营养。 【篇三】 最近,第五十七督导组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著的摆脱贫困一书,该书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习近平同志在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即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讲话、文章共29篇。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加快开展这一主题,提出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四下基层、“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开展的六个关系
11、等许多富有创见的理念、观点和方法,深刻答复了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开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今天读起这些讲话和文章来,都深受启发。 习近平总书记和他的“一班人,在宁德近两年的工作中,带头“四下基层,对宁德的特点和历史作了仔细调研和认真思考,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开展思路和设想。比方在1989年1月写的一篇文章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中提到:“闽东属于老、少、边、岛、贫困山区,有913公里海岸线,300多个岛屿,至今经济仍然相当落后。怎么办。从现实出发,发挥沿海优势,抓住机遇,组织实施沿海经济开展战略,不攀比,不消极,不蛮干,紧中求活,活中求开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下的第一步要抓那些近期能做到的工作,这就是
12、我们所遵循的路。这篇文章深刻揭示,必须对一个地区经济等各方面开展具有足够深刻的认识,才能提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要有比较明确的脱贫手段,无论是种植、养殖还是加工业,都要推广“一村一品,即每个村都要抓一种有特色的产品。 在1990年4月扶贫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一文中,总书记写到:“我强烈地感到,在扶贫中,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实力,否那么,整个扶贫工作将缺少根本的保障和失去强大的动力,已经取得扶贫成果也就有丧失的危险。这篇文章反映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要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习近平同志曾经在一
13、个乡政府的墙壁上看到琳琅满目的各种锦旗,墙上什么锦旗都有,唯独看不见经济建设这面锦旗。他认为能得锦旗当然是件好事,但决不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主次不分,抓不住中心。他主张集中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宁德的山海优势,来个经济“大合唱,而不可另立第二个中心,更不能搞多中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根本点的路线,什么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在今天,习总书记又提出:“坚持在开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开展是民生改善的物质根底。离开经济开展谈改善民生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开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开展。如果开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开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要坚持不懈抓开展,不断
14、扩大经济总量,让改革开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阔人民群众。 五十七督导组到XX县区大榆树乡开展脱贫攻坚督导工作已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全乡上下及各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的共同努力,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在开展集体经济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按照上级关于村集体经济“清零达标要求,截止2023年底,全乡1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实现清零目标,其中1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到达5万元以上。但全乡16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工程中,仅4个村有实体产业工程,其他12个行政村均为短期资产租赁或一次性补偿收入,集体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缺乏。今年,大榆树乡重点加强行政村集体经济工程落地。光伏扶
15、贫方面,争取到分散光伏集体经济工程3个,涉及芦草沟、大南沟和狮子沟行政村。京蒙对口帮扶方面,目前大南沟、大榆树、孔督营、阳坡子、羊圈湾和后房子等6个行政村已与北京有关帮扶单位对接,工程扶持正在进一步落实。其中XX省XX县区管庄乡对口帮扶大榆树乡西壕堑村委会,已到位资金20230万元,用于扩建野生保健黄金茶加工厂,新厂房正在建设中,预计11底建成,该工程扩建投产后年产值可达80万元,利润大约在30万元左右,可帮助西壕堑、孔督营两个村的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北京弘朝伟业公司对口帮扶大榆树乡芦草沟村委会,已投入帮扶资金35.8万元,种植黄花150亩,目前成活率达90%以上;北京昆泰房地产公司对口帮扶狮子沟村委会,投入帮扶资金49万元,购置大型农机具2台,已投入今年的农耕效劳,开展养殖根底母猪35头,目前已开展到80多头。 习近平同志著的摆脱贫困一书约12万字,论及的问题却是方方面面,主旨只有一个,即经济建设。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 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到2023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一定能够实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篇四】 摆脱贫困一书是习近平同志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