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读《暗时间》的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187947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读《暗时间》的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读《暗时间》的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读《暗时间》的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读《暗时间》的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读《暗时间》的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3年读《暗时间》的心得体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读暗时间的心得体会 暗时间是本偏重心理学的时间管理类书籍,从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来印证更有效的思考方式。文中有谈到一些我非常认同的好习惯和好方法,使我迫不及待的想分享给大家。喜欢看书的朋友可以考虑读一读,一定会有物有所值的感觉。 书的logo就是一个简单的沙漏,在其第一页这么写道。“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沙漏,里面装的沙子总量大致相当,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较细,有的沙漏颈部较粗。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粒时间之沙,即使沙子总量一样,也能拥有更长的生命。 以下的每个主题都是书中我认为非常精华的局部。当然每个人对自己的定位和认识不一样, 所以读书的感受也不一样。还是那句话,好书值得拥有。 暗时间是

2、什么。暗时间(darktime)是书中的第一章第一节,作者用了四页文字来告诉读者暗时间的意义。其中的举例说的非常形象,如下: 如果你有一台计算机,你装了一个系统之后就整天把它搁置在那里,你觉得这台计算机被实际使用了吗。没有。因为cpu整天运行的就是空闲进程。运行空闲进程也是一天,运行大数据量计算的程序也是一天,对于cpu来说同样的一天,价值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专业,你使用自己所投入的天数来衡量,很容易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投入了不少时间,然而其实,“投入时间这个说法本身就是荒唐的,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 看完上面这段再理解作者的暗时间就简单了,作者所指的暗时间就是:走路

3、、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那么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这段时间看起来微缺乏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 作者对“专注这两字体会非常的清晰、明确。“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习惯。 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总会面对各种邮件,各种会议,各种打断,那么如何在这种任务切换的状态下保持良好的效率。这里就引出了一个高效的好习惯 抗干扰。习惯都是在生活中养成的,作者就常在车上看书提高自己扛干扰的能力,看到这里突然就不自觉的匹配到自己,好习惯得继续发

4、扬。 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 设计自己进度条的理念就在于。“如果你把任务分割了,你就有了进度条,你就知道,事情在不断的进展,你总会完成任务或到达你的目标,你会有一个时间估计,反之如果没有这个分割,整个任务或目标对你来说就只有两种状态“完成和“未完成。 不知道看这篇文章的有多少人知道或者感受过敏捷开发这种开发模式。在我看来作者所说的设计自己的进度条和敏捷开发的感觉非常类似,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故事,每个分割后的小进度条就是一个时间节点,每一个故事结束就是一个大的进展。通过这种下意识的心里暗示,我们就清楚的知道自己还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到达目的,就不会让我们过早的放弃;更能清楚的把握自己的方向,不要在工作、

5、生活、时间的腐蚀中忘记自己的目标。 刚刚说的过早放弃作者有一个更形象的句子。“不要过早退出循环。 我们在尝试新的事物的时候,总是会越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同的人会在碰壁不同的次数之后退出。用程序员喜欢的话来说就是,我们都在for循环,区别在于你是什么情况下break的。有的人退出阈值高,这是能坚持的一类人;有的人退出阈值低,这类人很可能遇到一些障碍就退出了。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 首先得有自己的目标(目标应较现实),再到把目标分割成成一个个的进度条(每个进度条的最好是可量化的),然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的去实践、去坚持。其实人生与梦想想简单一些无非就是这样,只是生活中太多的选择和困难,所以也就造

6、成了各不相同的人生。 在随意而安中也有这么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人生就是这样,一个岔路口就决定了一生。所说的背景大概就是孟非(非诚勿扰节目主持人)因为老师的“照顾而没有被分配到文科班,最终没能考上大学,对他来说考上大学他的人生应该就是另一番光景了。 我想说的就是我们总是需要面对各种选择,可是人生只有一次,你需要为你的选择买单。 靠专业技能的成功是最具可复制性的 它需要的只是你在一个领域坚持不解的专注下去,只需要选择一个不算太不靠谱的方向,然后专心致志地钻下去,最后必然能成为高手或绝顶高手。世上有很多成功带有偶然因素和运气成分或出身环境,但至少这一样,被无数人复制了无数遍,否那么就不会存在学校和

7、教育了。 这句话其实就只有一个关键词。专注。 当然每个人对待成功的又不相同,对某些人来说家庭和睦、家人健康就是成功,可对某些人来说要有个成千上万的资产才叫成功,人生每个阶段对成功的定义又不相同。百度百科这么解释成功的:成功其实是一种感觉,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感觉,它是每个人到达自己理想之后一种自信的状态和一种满足的感觉。总之,我们每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是各不相同的。而到达成功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先得学会付出常人所不能付出的东西。 未来是不确定的。个人因素往往只是成功的一个既非充分又非必要的条件,所谓某事在人,成事在天就是这个意思,可是有一点非常明确,有准备的人成功的几率会大得多。 如何有效地记忆

8、与学习 书中先从记忆的机制出发,解释了为什么会有死读书的记忆法,怎么去防止死读书。有关这种提高记忆质量的方法在网上有非常多的讨论,关键就是让记忆有迹可循。“缺乏线索的记忆就像记忆海洋中的孤岛,虽然在那里,但是难以访问。而富含线索的记忆那么是罗马,条条大路通罗马。 那么如何在生活中更有效的总结知识,书中提到的方法就非常中肯了。 1、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忆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 2、创造回忆的时机。a.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讲给别人听;b.整理笔记;c.书写 3、设身处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 4、抽象和推广。 下面列举了作者自己的一些学习习惯,确实非常到位。而且对于思考和选择书方面作者都有清楚的认

9、识,很值得我们学习: 1、遇到问题的第一件事,googlebaidu; 2、看书挑剔,只看经典。在选择书籍的时候做足功课是对我们自己的时间负责; 3、做读书笔记; 4、关于思考的习惯我就没有那么认同了,不过每个人适合的方式都有其区别,可能这个方式会适合你: 1.利用走路和吃饭的时候思考; 2.睡觉前必须弄个问题在脑子里面,在思考中入睡 5、多看心理学与思维的书,因为它们是跨学科的; 6、学习一项知识,必须问自己三个重要的问题。 1.它的本质是什么; 2.它的第一原那么是什么; 3.它的知识结构是怎样的。 7、学习和思考过程中常问自己的问题。如。目的是什么。收获是什么。设想做自己将东西讲给别人听

10、等。 读书写书为了更好的思考 记笔记和写体会是我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在上一段“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中提到记忆机制的概念也同样支持这类方式。 为什么记下的东西总是容易忘记。因为你给记忆力提供的资源太少了,我的体会就是好的记忆方法就是让记忆有迹可寻,那么记笔记和写体会不就是非常好的方式么。 当然文档写的好还有不少隐藏价值,比方表达了自身对工作的专业程度和认知程度;写的好也是能力的表达。 作者非常鼓励用博客的形式来记录下自己的成长和有价值的思考,有一小节整个都是讲解经 营博客的种种好处,如下: 1、能够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2、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3、“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一件事情你不能讲清楚,十

11、有八九你还没用完全理解 4、讨论是绝佳的反思 5、鼓励你去持续学习和思考 6、学会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件 7、一个长期的有价值博客是很好的简历 用博客的来记录下成长,这本身就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而且只会带来很多好处,却没有明显的害处。习惯了多思考,就会有总结,就会有东西写,然后又会在总结中进一步思考,好习惯成就一生。 在文中已出现过的很多文字都是我认为很有营养的、可以放大思考的,其实书中还有很多有意义的句子,请大家慢慢品味: 1、如果你遇到困难,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孤单,你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遇到过,你踩过的坑里尽是前人的脚印。 2、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3、生活中的选择远

12、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4、反思是让人得以改进自己的最重要的思维品质。 5、如果你有一些钱不知道花在a还是b上,你先不作决定,没问题,因为钱还是你的,但是你有一些时间,不知道花在a上还是b上,不行,因为过了这段时间,这段时间就不是你的了。 6、一生的知识积累,自学的起码占90%。 7、趁着对一件事件有热情的时候,一股脑儿把万事开头那个最难的阶段熬过去。利用时间碎片:任何一点时间都可以用于阅读。 小小总结 成功的人的原因各不相同,失败的人的原因却大都一样。 书中有提到非常多好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可是相信所有看过此书的人都可以从中领悟到一些作者的精神从而得到收获。 还是以书中开篇的第一句话结尾吧,与大家共勉。每个人的生命就像沙漏,里面装的沙子总量大致相当,不同的是,有的沙漏颈部较细,有的沙漏颈部较粗。颈部较细的沙漏能够抓住每一 粒时间之沙,即使沙子总量一样,也能拥有更长的生命。 第8页 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